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烈妇传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①,既又将盗陈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杨烈妇传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飞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

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   

(·李翱《杨烈妇传》,有删节)

【注释】李希烈陷汴州:唐德宗建中三年,淮南节度史李希烈拥兵割据,自称建兴王,第二年攻陷汴州(现河南开封)等地,自称楚帝。不久为刘洽所败,后来被部将毒死。  俘累:抓获捆绑。累,通,用绳索捆绑。 徇:宣布命令。  爨:(cuàn)烧火煮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既又将陈州            盗:偷盗

B.仓廪皆其也             积:积聚的粮食

C.县令,主也           诚:诚然、确实

D.君不在,则人谁肯矣!   固:坚持

2.以下几句话,全都直接表现杨氏大智大勇的一组是(   )(3分)

力不足,死焉,职也。    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亲为之爨以食之。   

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杨氏至兹犹存。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当叛军将要攻城之初、大敌来临之前,在妻子的劝说之下,县令李侃决定和妻子杨氏英勇抗争,同仇敌忾,誓与城共殉。终于用保全了项城。

B.当李侃不知所为时,杨氏劝夫带头守城,身先士卒。文章对杨氏给予高度赞扬,认为其行为当合于孔子的仁者必有勇

C.杨氏多方发动城民,晓之以理,许之以利,并且亲临战地为军士做饭,激励士卒斗志。大家众志成城,击败了叛军。

D.叛军作鸟兽散,败走的原因除项城城民和吏卒军士勇守城池外,还应该由于刚开始交战损失主帅,六军无主,失势而逃。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兵与财皆无,将若何?(3分)

2)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3分)

3)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3分)

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1.A 2.C 3.B 4. (1)军队和财物都没有,你准备怎么防守呢? (3分。关键词“兵” 1分,“若何” 1分,全句通顺1分 (2))用优厚的奖赏来使令不怕牺牲的勇士,看来一定能成功。 (3分。“死士”1分,“济”1分,句意1分) (3)攻城的贼兵有气吞项城的傲慢心理,于是敌将率领部下准备越过城墙把城攻下来。 (关键词“吞” 1分,“徒” 1分,句意1分) 5.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参考译文:我很惭愧,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因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到了壮年可以出游时,四面八方战火纷飞,没有落脚的地方。及至当今,圣明天子兴起天下安定,远到海边,合为一家,而我已经年龄更加老大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盗:侵袭。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⑤是说敌兵逃散的情况;⑥只是杨氏的现状。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开始时,“李侃不知所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此类断句题目在断句时一定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能段破句子的意思。所以,一定要在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以及这个句子的意思来思考断句,尤其是要抓住关键词(介词、语气助词、连词等等)。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唐德宗建中四年,李希烈攻陷汴州,不久又准备劫掠陈州,分出几千人的兵力,抵达项城县,准备抢夺那里的财物,虏掠那里的百姓,然后到陈州集中。 县令李侃不知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你,是一县之长,敌人来了就应当防守;力量不足,战死在这里,也就尽了自己的职分。你如果逃跑,那么谁来守城呢?”李侃说:“军队和财物都没有,你准备怎么防守呢?”杨氏说:“如果不防守,项城就被敌人占领了!那样,仓库里的粮食都成了他们的积蓄,府库里的钱财都成了他们的钱财,百姓也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和家还有什么呢?如果夺取敌人的财物,吃敌人抢夺的粮食,用重赏的办法让百姓成为敢于拼死的勇士,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于是在县衙院子里召集属吏和百姓开会。杨氏说:“县令,的确是这里的长官,虽然如此,任期满后就要离职而去,不像县衙差吏和百姓那样。县衙差吏和百姓都是本地人,祖辈的坟墓都在这里,你们应该一起拼死防守自己的城池,怎能让自己失身成为敌人的人呢?”大家都流泪答应他。于是宣布命令:“用瓦石击中敌人的,赏一千钱;用刀箭兵刃一类武器击中敌人的,赏一万钱。”招募到几百人,李侃率领他们登城防守。 杨氏亲自为他们烧火做饭,无论老幼,一定一视同仁。杨氏让李侃向敌人喊话:“项城的父老,坚持正义不做叛贼,都会全力守城直到死去。你们即使占了我们的城池,也不值得显耀威风,不如赶快离开,白白受损失,不会有什么好处的!”敌人都耻笑他。有一支飞箭射中李侃的手,李侃受伤回到家中。杨氏责备他说:“你不在,那么哪个人愿意坚守城池呢!和他们在城上英勇战死,就不如躲在家里养伤吗?”于是李侃忍住疼痛,又登临城上的矮墙。 项城是个小城,没有长戟劲弩一类精良武器,也没有高城深沟这样坚固的防御设施。敌人气焰嚣张,有一下子吞没项城之势。于是敌将率领部下准备越过城墙把城攻下来。这时,城上有人拿弱弓射击敌人,射中敌帅,敌帅从马上掉下来死去。敌帅是李希烈的女婿。敌人失去了先前的气势,于是一起逃散。项城百姓没有受到伤害。刺史向朝廷呈报李侃的功劳,皇帝下诏升李侃为绛州太平县令。杨氏本人到现在还活着。 孔子说:“仁义的人一定很勇敢。”杨氏当得起这句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纯粹觅得好声音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困局。一是打造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越来越难。这既是近年来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问题所致,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接近,观众的印象模糊,难以脱颖而出,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又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造成了选秀节目的瓶颈。倒是《中国达人秀》才艺无门槛,感人的故事是其最独特之处,通过故事和才艺表演的充分结合,提供感动观众的情感空间,成为一个有益的突破。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90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其他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积极的价值观。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节目具有魅力的地方。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也要求电视节目应该有更严格的自律,使得出现在屏幕上的选手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提出了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是对纯粹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87

1.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好声音》不靠评委博出位,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看重音乐的专业性,让好声音成为推荐人才的最重要的标准

B.《中国好声音》在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高潮之后出现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的结果,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结果。

C.《中国好声音》关注了“80”“90青年一代的焦虑,并加以具体的指点,展现了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

D.《中国好声音》并不是一个让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给了选手们一个梦想开始的起点,让他们体味奋斗和梦想所带来的幸福感。

2.选秀节目怎样才能走上赢得公众、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下列说法不符合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选秀节目要想获得公众认可,就必须邀请那些在相关领域中最有声望的权威人士参与到节目中来,以增强节目的公信力和号召力。

B.选秀节目要想赢得公众,就应该关注公众的需求,引导公众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学习努力的过程。

C.选秀节目要想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就应该积极发现并呈现有个性形象风格的选手,在形式、程序上不断创新,避免重复。

D.选秀节目要想经得住质疑和追问,就应该标举脚踏实地,倡导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严格自律,自觉奉行诚信的社会准则。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达人秀》不是只注重单纯的才艺,而是注重以情动人,通过故事和才艺表演的充分结合,提供感动观众的情感空间,成为选秀节目的一个有益的突破。

B.《中国好声音》并非完美无缺,有几位选手对自己经历的描述经不起追问。节目应该要求每位选手有诚信,有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

C.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这些新人并收其为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这是《中国好声音》的一个独特之处。

D.《中国好声音》的出现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体现了公众对选秀节目有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这也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进入困局的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等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

C.《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D.《巴黎圣母院》是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维克多·雨果的作品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辛亥志士后裔、民间爱心人士联合捐资兴建的辛亥首义百年纪念墙,包括纪念广场、英雄名录、首义第一枪、祭扫花台、辛亥志士衣冠冢等组成。

B.两个学校的领导表示此事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但还是希望社会能宽容这些未成年人,尽量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

C.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如果驾驶人注意力集中,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行经交叉路口时减速慢行,那么,抢黄灯和追尾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D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费。

 

查看答案

填入下列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永嘉之山,虽不及五岳之山体高大起伏,但小巧娇秀,静谧     ,脱尽脂粉气,雅气天然,总能引领许多人前来唱酬交往。

千里瀚海、万顷荒原、巍巍高山、茫茫苍穹,这样一些在时间上     、在空间上浩大的景象,往往可以成为与之直接对话的生命之灵。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近处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凡是到过杭州的人,无不为西湖的美景而     忘返。

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工作、劳动之余,漫步在风景如画的绿化环境中,总会有一种      之感。

A.偏僻  悠远  流连  赏心悦目  

B.幽僻  悠远  流连  心旷神怡

C.幽僻  幽远  留恋  美不胜收  

D.偏僻  幽远  留恋  怡然自得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飘渺  急燥  明信片  殒身不恤B苼萧  肖像  下马威  绿草如茵

C.惺忪  辍学  万户候  直截了当D.部署  幽僻  座右铭  沧海桑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