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抹煞(shā) 遒劲(jìn) 脊骨(jǐ) 妄自菲薄(fěi)
B.犄角(jī) 倔强(jué) 给予(gǐ) 引吭高歌(háng)
C.啮噬(niè) 怪癖(pǐ) 干瘪(biē) 汗流浃背(jiā)
D.爪牙(zhuǎ) 甄别(zhēn) 纤巧(xiān) 四肢百骸(hài)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医生。诚然,人们在追求便捷,享受便捷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身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思: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
请以“不该丢失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先补充完整题目。
②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个人看法、抒发感情等。
③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鹰击长空, , 。(《沁园春·长沙》)
2.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劝学》)
3.驾一叶之扁舟, 。 ,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
4.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6.苟利国家生死以,________________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给下面画线处断句,用“/”表示:(3分)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响矣。(《荀子·劝学篇》)
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后面题目。(24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1.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同“性”,性格) 而绝江河(横渡)
B.声非加疾也(快、速,引申为“洪亮”) 其出人也远矣(超出一般人)
C.则耻师焉,惑矣(疑惑) 士大夫之族(类)
D.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今之众人(许多人)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蚓无爪牙之利
B.其可怪也欤 其皆出于此乎
C.吾尝终日而思矣 则群聚而笑之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善假于物也
3.下列各项中不全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耻学于师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吾从而师之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D.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其曲中规
4.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是岁,元和四年也
5.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认为圣人与愚人分野的关键就在于他们能不能尊师重道,虚心学习。
B.荀子认为,君子之所以能超越一般人,除了他先天素质高之外,还在于他善于利用后天的学习提高自己。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善于借助外部条件学习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法分析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6.翻译下列文言句子。(9分)
①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②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③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阅读下面现代诗歌,完成后面题目。(7分)
求乞的女孩,阳光跪在你面前
张烨
淡黄的长发披散着
宛如玉蜀黍的缨穗遮掩
珍珠般的脸盘
为着小小的愿望
你低垂着稚嫩的脖颈
默默地跪在阳光下
你是否觉得阳光也跪在你面前
就像树跪在落叶的苦难面前
1.指出“阳光”这一意象的内涵。(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为什么说“阳光也跪在你面前”?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