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纯粹”觅得“好声音”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纯粹觅得好声音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困局。一是打造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越来越难。这既是近年来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问题所致,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接近,观众的印象模糊,难以脱颖而出,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又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造成了选秀节目的瓶颈。倒是《中国达人秀》才艺无门槛,感人的故事是其最独特之处,通过故事和才艺表演的充分结合,提供感动观众的情感空间,成为一个有益的突破。

而《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90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节目具有魅力的地方。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也要求电视节目应该有更严格的自律,使得出现在屏幕上的选手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是对纯粹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87

1.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与众不同,它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不靠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纯粹的音乐的本质。

B.《中国好声音》能对青年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进行具体的指点,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

C.《中国好声音》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

D.《中国好声音》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的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选秀节目对“80“90青年一代的焦虑未加具体的指点,《中国好声音》却展现了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

B.刘欢、那英这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可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选择导师,进入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C.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因此《中国好声音》中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因不够真实就引发了一些争议。

D.中国的选秀文化在经过第一波高潮之后进入困局的原因是歌手的形象风格接近,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标题中的纯粹一词在这篇文章中有两个意义指向:一是《中国好声音》寻求音乐的本质;二是选手们的真实、诚信。

B.选手们的经历更加真实,他们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只要这样,《中国好声音》这个优秀的节目就能赢得更多的观众。

C.今天的青年一代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这是他们焦虑的原因。

D.《中国好声音》的出现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公众的这些争议值得反思,引起争议之处需要改进。

 

1.A 2.D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A对应的原文“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选项“力图回到纯粹的音乐的本质”,丢了“尽可能”,混淆逻辑范围。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选项D对应的原文“一是打造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越来越难”“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又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造成了选秀节目的瓶颈。”选项“歌手的形象风格接近,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是第一个原因的原因,选项混淆逻辑范围。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选项对应的原文是“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选项把“只有”“才”变为“只要”“就”,把必要条件变为充分条件,混淆逻辑范围。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我言秋日胜春朝》为题,注意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写一篇散文。

 

查看答案

以《课余趣事》为题,注意运用描写人物的手法,写一篇记叙文。

 

查看答案

散文阅读(26分)

雨    韵

从维熙

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这个简单的汉字,包容着人生四季。

按照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H2O的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腆;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淅淅沥沥不绝于耳,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走到了生命暮年。

步入老年,我更加喜欢雨了,尤其偏爱在雨天散步。我惬意地打着一把雨伞,在雨中踽踽而行时,倾听着人生四季中的各种音韵旋律;少年时无拘无束的童真,青年时的学海苦渡,中年时在老君炉中之修炼,花甲之后的心若静水……在雨中回眸人生的苦乐酸甜,与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后者,因为缺少了雨作衬托,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不仅可以升华记忆的色彩,雨在此刻还能转化为助燃之剂,让记忆铭刻上雷鸣与电闪的音韵,成为浪漫的抒情和感伤的咏叹。

记得在一个雨天,我看见一个老者领着一个娃儿----身后还有一条小狗,一起来到公园的湖边。那条小狗对于雨天出游,表现出了无限惊喜,它一会儿蹿到老人和娃儿前面,一会儿又溜到一老一小身后。但是那个男娃儿,与那条小狗的欢快相反----虽然老人为它打着雨伞,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老人说你看那荷叶上的水珠儿,多好看!孩子仍然撅着他那张小嘴,向湖里乜斜了一眼,但无动于衷。孩子似乎并不喜欢雨中的静物世界,他在百般无聊之际,把那条小狗招呼到脚下,喊了一、二、三之后,在雨中与那条小狗开始了赛跑。老人出于心疼孩子,拼命想阻拦这场人与狗的雨中嬉戏,但他刚刚张开胳膊,那男娃儿和那条狗已然跑进了雨幕之中。老人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坐在我身旁的长椅上,对我说:您看……”我立刻截断他要说的话,对这位老人说:孩子难得有在雨中撒欢的时机,这会写进他的生命记忆,到你我的年纪都忘却不了。多好!果不其然,待那娃儿与狗环湖赛跑回来,虽然人和狗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那个男娃和那条狗,一个开心地笑个不住,一个欢喜的对天狂吠起来……那老人阴沉的脸,终于渐渐还阳了,终于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多好!这真是一幅难觅的雨中写意画面。

看着这个充满动感的雨中画卷,我情不自禁想起自己的童年。虽然儿时我的雨中寻觅,与这男娃儿在雨中的动态进击,完全属于两个世界的东西,但我们都在雨中感受到了快乐。因而,在我眼里,雨是有灵性的东西,它不仅能洗涤人的肉体污秽,安抚人的伤痛灵魂,它还给各种人以向往,以各种不同的满足。雨丝,从其造形上看去,像是连接了天和地之间的条条琴弦;每个雨滴,是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天空和大地,是它演出的无边无垠的舞台;它演出的,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美丽的乐章。

1.文章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4)

2.根据文意,四季之雨分别象征了人生哪几个阶段?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4分)

3.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

(2)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4.文中老人和娃儿在雨天各有什么不同的意趣?老人为什么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4分)

5.找出第二自然段划线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请分析其各自的表达效果。(4分)

6.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相关试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试分析颔联与颈联分别给我们描绘出了什么样的画面,并指出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6分)

2.《楚辞招隐士》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并请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塞上长城空自许,                  。(陆游《书愤》)

2.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

3.星垂平野阔,                  。 (杜甫《旅夜书怀》)

4.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5.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6.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7.江流宛转绕芳甸,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9.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0.                 ,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将进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