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以《我言秋日胜春朝》为题,注意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写一篇散文。

以《我言秋日胜春朝》为题,注意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写一篇散文。

 

我言秋日胜春朝 四季轮回,春天的生机勃勃——走了;夏天的火辣奔放——也走了;我们便迎来了这温情脉脉的秋天。今天,我就来的校园里,融入这温情的秋…… 我一走出教学楼的大门,迎面扑来的便是凉爽的秋风和清新的空气。走下台阶,环顾四周,一切在这秋的包融中是那么清亮。沿着马路走,路两旁的落叶也是不尽相同。他们有的是柠檬黄色,有的是金黄色,还有的是黄绿相间的……弯腰拾起一片落叶,轻轻一折,伴随着“啪”的一声脆响,树叶变成了两半。这样的脆响,,不正是秋天特有的声音吗?啊!我爱秋天的落叶! 走着走着,我来到操场上。我情不自禁的坐在草坪上,一抬头看看天空,竟发现秋天的天空是那么的响晴,那么的朗润,高远,不含有一丝杂质,果真是那四个字——秋高气爽!不,不,仅用这四个字还远不够形容秋天的天空!这时候看天,我的眼睛已经可以完全睁开,没有夏天时的那么刺眼,一种十分舒服的阳光渗进我的眼,让我的眼部肌肉得到充分放松。啊~我爱秋天的天空!操场上正踢球的小朋友们,没有像夏天时的大汗淋漓,在秋天里,他们玩的似乎更尽兴了呢! 来到五十九中“观景”,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景点”。没错,那就是学思阁了!秋天的学思阁与鉴池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呢! 就在学思阁前的花坛里,有着另一种不同的秋天的标志——果实。我看到了山楂、柿子……山楂妹妹的脸蛋儿好像抹上了胭脂。我想大概是因为见我们这么多人来看她,脸红了吧! 穿过走廊,来到桥旁,一扭头,便看见了那株紫藤萝,是那株我们夏天看过、观察过、亲近过的紫藤萝。此时它的花儿已经凋谢,留下的是淡黄色的“标本”。有的女同学轻声叹息,并回忆着,烈日骄阳下,拿株挂满紫色“风铃”的的紫藤萝…… 清爽的秋风中,孔老夫子和他的弟子们依然在上课。有的同学顽皮地拍拍“老孔”的脑门,笑着说:“老孔啊,一定要保佑我的月考呀!”老孔身旁不远处就是鉴池水,它也同春、夏不一样了!与其说它是一块碧绿的翡翠,倒不如说它是一块透亮的绿琥珀。鱼儿们也不见了踪影。大概是因为天气凉下来了,鱼儿们不愿在水面受冻了吧!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许多人认为,“秋”是一个悲凉的季节。是因为这时候有许多娇艳的花儿都凋谢了。知否?知否?一批生命的逝去,一定会迎来更新一批的生命的孕育! 全身心投入这温情的秋吧!你就会知道我为什么说秋日胜春朝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写作时要抓住题眼“秋日”胜“春朝”,那就应该写出秋日的特色,为什么胜过春朝,最好不要停留在表面,要写出“秋日”的内涵和境界,让文章有深度。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课余趣事》为题,注意运用描写人物的手法,写一篇记叙文。

 

查看答案

散文阅读(26分)

雨    韵

从维熙

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这个简单的汉字,包容着人生四季。

按照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H2O的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腆;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淅淅沥沥不绝于耳,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走到了生命暮年。

步入老年,我更加喜欢雨了,尤其偏爱在雨天散步。我惬意地打着一把雨伞,在雨中踽踽而行时,倾听着人生四季中的各种音韵旋律;少年时无拘无束的童真,青年时的学海苦渡,中年时在老君炉中之修炼,花甲之后的心若静水……在雨中回眸人生的苦乐酸甜,与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后者,因为缺少了雨作衬托,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不仅可以升华记忆的色彩,雨在此刻还能转化为助燃之剂,让记忆铭刻上雷鸣与电闪的音韵,成为浪漫的抒情和感伤的咏叹。

记得在一个雨天,我看见一个老者领着一个娃儿----身后还有一条小狗,一起来到公园的湖边。那条小狗对于雨天出游,表现出了无限惊喜,它一会儿蹿到老人和娃儿前面,一会儿又溜到一老一小身后。但是那个男娃儿,与那条小狗的欢快相反----虽然老人为它打着雨伞,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老人说你看那荷叶上的水珠儿,多好看!孩子仍然撅着他那张小嘴,向湖里乜斜了一眼,但无动于衷。孩子似乎并不喜欢雨中的静物世界,他在百般无聊之际,把那条小狗招呼到脚下,喊了一、二、三之后,在雨中与那条小狗开始了赛跑。老人出于心疼孩子,拼命想阻拦这场人与狗的雨中嬉戏,但他刚刚张开胳膊,那男娃儿和那条狗已然跑进了雨幕之中。老人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坐在我身旁的长椅上,对我说:您看……”我立刻截断他要说的话,对这位老人说:孩子难得有在雨中撒欢的时机,这会写进他的生命记忆,到你我的年纪都忘却不了。多好!果不其然,待那娃儿与狗环湖赛跑回来,虽然人和狗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那个男娃和那条狗,一个开心地笑个不住,一个欢喜的对天狂吠起来……那老人阴沉的脸,终于渐渐还阳了,终于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多好!这真是一幅难觅的雨中写意画面。

看着这个充满动感的雨中画卷,我情不自禁想起自己的童年。虽然儿时我的雨中寻觅,与这男娃儿在雨中的动态进击,完全属于两个世界的东西,但我们都在雨中感受到了快乐。因而,在我眼里,雨是有灵性的东西,它不仅能洗涤人的肉体污秽,安抚人的伤痛灵魂,它还给各种人以向往,以各种不同的满足。雨丝,从其造形上看去,像是连接了天和地之间的条条琴弦;每个雨滴,是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天空和大地,是它演出的无边无垠的舞台;它演出的,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美丽的乐章。

1.文章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4)

2.根据文意,四季之雨分别象征了人生哪几个阶段?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4分)

3.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

(2)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4.文中老人和娃儿在雨天各有什么不同的意趣?老人为什么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4分)

5.找出第二自然段划线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请分析其各自的表达效果。(4分)

6.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相关试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试分析颔联与颈联分别给我们描绘出了什么样的画面,并指出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6分)

2.《楚辞招隐士》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并请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塞上长城空自许,                  。(陆游《书愤》)

2.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

3.星垂平野阔,                  。 (杜甫《旅夜书怀》)

4.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5.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6.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7.江流宛转绕芳甸,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9.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0.                 ,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将进酒》)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节选自《明史花云传》)

【注】翼:保护。          擢:提拔。   徇:攻击,进攻。       

  堞:城上如齿状的矮墙。   趣:同,急促,急速。 偾军:溃败的军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杖剑太祖于临濠              谒:拜见

B.太祖渡江,云先              济:成功

C.陈友谅以舟师来              寇:侵犯

D.云妻郜祭家庙,三岁儿        挈:带领

2.以下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3分)

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    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后,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B.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知道花云被抓,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先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然后投水而死。

D.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多年后才来到太祖身边。

4.翻译和对联。(15分)

1)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2)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

3)请根据对联的上句,写出下句:(4分)

上联:七尺小屋,承载父母殷切希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