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纪传体著作...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 的编年体通史,记载了1300多年的历史,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定为《资治通鉴》。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D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A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浩如烟海,而且因为以前没有把它列入考试范围,考生并没有多少有意识的积累,现在它“不期而遇”,考生不应茫然无措,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在备考时考生往往只凭一些简单的复习资料来识记,其结果,往往是基础薄弱,识记模糊,答题时会“关公战秦琼”,张冠李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作为恢复该考点的第一年,想必不会太难,肯定会以课本内容为主。因此,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对单元知识短文及课本后的附录,如《中国文学的鉴赏》《20世纪中国文学概述》《古代小说鉴赏》《现当代戏剧鉴赏》《中国古代文学概述》《鲁迅的生平和创作》《唐诗简介》等等绝不能等闲视之。在熟悉课本上的文学常识后以“重要”为标准,适当向课外拓展。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网络。A项应正确理解为“《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B.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C.燕王拜送于庭。            给贡职如郡县

D.夫晋,何厌之有?           大王来何操?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不完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失其所与,不知

B.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令将军与臣有郤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秦王必说见臣

D.仰天太息流涕               则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与函封之中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君为我呼入,我得事之

B.秦伯说,与郑人

C.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沛公

D.瞋目视项王,头发

 

查看答案

根据学过的课文,判断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如其谐,天下可定也(攻克)  号呼及(没有)     得奔真州(机会)

B予志焉(悲伤)              旌麾南指(军旗)     权以群下(给……看)

C.用兵之(顾虑)              若事之不(成功)   致殷勤之意(恳切慰问)

D.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公婆)      杨氏之矣(相称)   曰:凡人之情(赞扬)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一项是  

A.今太子迟之,请决矣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

B.秦王必喜而善臣             而燕国陵之耻除矣

C.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       北蛮夷之人,未尝见天子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