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以“熟悉”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请以熟悉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参考例文 熟悉 很多事情,很多人,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你是否还记得你当年的模样? ——题记 这片土地是我曾经熟悉的土地,而现却已不是我所熟悉。我们早已不是当年模样。 我记忆中邻居们一起闲聊家常的模样已经不再熟悉,我记忆中那片与小伙伴嬉戏的草地已经不不再熟悉,我记忆中来来往往微笑的人群已经不再熟悉,我记忆中哪家米粉的味道已经不再熟悉……我记忆中的……我记忆中的你我早已不再熟悉,丢失了什么,忘记了什么,我们都已不再是当初熟悉的摸样了!你还记得吗? 时间他是个让人既害怕又期待的东西,面对它我们束手无策,也许你曾经十分憎恨它,也曾经十分喜爱它,它让我们退去青涩,但是也让我们失去纯真。你还记得吗?也许曾经的你会因为得到一颗糖而开心的大笑,曾经的你天真的人想到外太空去,曾经的想做超人拯救地球……这些曾经的自己都忘了吗?时间让我们成熟,但也让我们丢了纯真!那些那么熟悉的模样已经不在了,我们丢了它。 仔细的看看你生活的环境吧!你看看,周围高楼大厦建起来了,如今我们居住的环境已经不会再有邻居向一家一样一样其乐融融的模样了,现在的人们即使都做了很多年的邻居也不知对方姓名,那些曾经可爱的笑脸早已被冷漠代替,你曾经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人已经不再熟悉,你开始忘了,忘了熟悉的点滴。 这个时代让我们变了,环境让我们变了,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变了,我们都曾经试图要记起些什么,却发现早已忘了,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再见了曾经!再见了熟悉的模样!丢了熟悉的曾经,你还会快乐吗?那些一路不停奔跑的人儿们,累了吗?一路奔跑,一路追逐到死亡那天,这就是我们的结局,你对这个结局还满意吗? 生命给了我们太多,而我们却为了生活失去了太多,这样值得吗?或许你会自我安慰到:“没有失去就没有得到,所有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似的,不失去点什么那就不叫成长,不失去点什么我们就会被社会淘汰。可是那些微笑的曾经你舍得吗? 我又来到这片熟悉的土地,而却不再熟悉,而你呢?还熟悉吗?它早已没有当年模样,你还会记得吗?亲爱的,请铭记那份感动与纯真,亲爱的,请记得熟悉的模样。 【解析】 试题分析:命题作文也叫全命题作文,主要标志是有一个完整的题目,考生必须以这个题目为作文题,一个字都不能改动。命题型作文可以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题目;二是提示语,为考生打开写做思路做导引;三是要求,做字数和内容上的规定。那么怎样写好命题作文呢?首先,一个题目拿到手,我们需要明确它的体裁和人称。是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如果是记叙文,在题目中经常出现“记……”、“……的事”、“……的人”等。如果是说明文,题目中经常会出现“介绍……”、“……的自白”、“……的话”等。其次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命题作文审题四法:(1)增补信息法(添枝加叶法)(“组词造句”)。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如果题目中有代词,则指出具体指代的内容、对象。)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2)明确重心法(审题眼)。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3)追问法。“追问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追问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4)化意为象法(化虚为实)。有些命题作文题目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时,我们如果仅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就很难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此法称为“化意为象法”。本题应紧扣“熟悉”,可以写熟悉的人、物、事和景等;也可以谈自己的感想,去说理议论;或去抒发感情,写抒情散文。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下面这段话改写成三个按先后顺序排列的句子,使要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明了。(6分)

学者、专家们通过论证,证明了很多人对水利工程人员提出的关于在长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力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进行论证后得出的不同意见是不科学的。

 

 

查看答案

仿照下列句子,另写一组句子。(6分)

春雨中的村庄异常漂亮。灰蒙蒙的雨雾,隐隐的遮住每一栋房舍,村庄就像披着彩纱、含着几分羞涩的村姑。

 

 

查看答案

下文补写一个简短的结尾,使之成为一则寓言,并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60字以内)7分)

秋天来了,场上堆满金色的谷粒。一只麻雀站在上面,骄傲的夸耀:看我多么富有

 

 

查看答案

填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            。                                                  万类霜天竞自由。  《沁园春·长沙》

2.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 《雨巷》

3.寻梦?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再别康桥》

4.以其无礼于晋,                《烛之武退秦师》

5.晴川历历汉阳树,            。  《黄鹤楼》(崔颢)

6.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杜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水仙子  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释:归梦:梦归故乡。二老:指年老的双亲。

1.题目为夜雨,但全曲却无一个字,那么作者是如何写的?请简要分析。

2.这首曲子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