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3分) 钱学森的遗产(节选) 安 然 每一颗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3分)

钱学森的遗产(节选)

安 然

每一颗巨星的陨落,都会让我们伤感一番,都会让我们头顶的星空黯淡些许。然而,似乎很少有一颗巨星之殇,会如钱学森的离去一样,引起从上至下的深切关注。

在中国,很少有一位科学家能取得如此卓越的专业成就,同时其命运与政治、民族、时代有如此紧密的联系,更鲜有一位科学家,能如此涉猎如此广泛的领域。

在中国,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

大多数人从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就认识了他——教学楼的墙壁上总是悬挂着中外科学巨匠们的画像用以激励学生,钱学森就是其中的一位。俊逸的外表、优雅的气质、和蔼的微笑、深邃的眼光、圆阔的额头、稀疏的头发。在无数青年人的脑海里,钱学森定格了一个完美的科学家形象。

在这个国家,对钱学森的尊重,几乎就象征着对知识、对科学的崇尚。

导弹、卫星、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学,钱学森的专业领域虽然并不直接关乎民生,但是,这位科学家的故事却能够被许许多多普通老百姓津津乐道,因为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个爱国者、一名军人;是一种精神、一种骄傲。一个从美国人的软禁中挣脱出来返回祖国的科学英才,他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当这个故事契合了中国人传统中的家国情怀和现实中的政治热情的时候,一个科学英雄就矗立起来了,早已超越了科学技术本身。而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让他的祖国能够发射导弹,把卫星送上天,从一个处在冷战时代的落后国家,到迅速拥有了强大防御能力的国家——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计来说,钱学森的功绩似乎如何解读都不为过。这位中国的导弹之父不仅是一名技术专家,还被认为是一位文、理、工结合型的科学家。

1950年以后,他在美国麦卡锡运动泛滥成灾,自己受到无端指控,行动自由受到美国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而且被吊销了国防部的通行证而无法再继续参与机密军事科技研究的情况下,为了转移美方的注意力,及时调整心态,进入一个新的理论领域,并最终创建了工程控制论。在他回国之后,工程控制论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20世纪80年代初,他提出了由系统工程、系统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等理论组成的系统科学思想。至此这位备受尊崇的科学家似乎找到了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他快速地挣脱了导弹轨迹的束缚,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科学理论的路线,开始了一场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全面解读。

他开始审视中医,他写道:我并不是一个中医,但我认为传统医学是个珍宝,因为它是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钱学森对于中医的论述显然没有他卫星上天的成就那般令世人信服,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不断解读更广泛领域的科学问题。

1958年,钱学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的文章,此文被视为钱学森对建筑与城市研究的肇始。后来钱学森公开提出:要发扬中国园林建筑,特别是皇帝的大规模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大型园林,钱称之为山水城市。在他的倡议下,1993227在北京召开了山水城市座谈会,钱学森在为此次大会寄来的书面发言中说: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山水城市不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吗?

钱学森的系统科学观总能被应用到不同领域而推出新的理论。比如,他和年轻学者张沁文于1980年提出了农业系统工程理论,用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以他从航天技术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科学的方法,去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在这个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尽管让他的同胞最为他自豪的,还是他那些最为宏大的作品——震天动地的导弹、划过苍穹的卫星,但理解钱学森,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有删改)

1.文章的第二段具有怎样的作用? (4)

2.本文题目是钱学森的遗产,钱学森给后人留下了哪些丰厚的遗产?请分条陈述。(7)

3.钱学森是科学家、导弹之父,本文不但介绍了他在航天科学领域的杰出成就,还重点介

绍了他在其他领域的突出贡献。这样写是否会导致详略不得当,重点不突出?请谈谈你的看法。(4)

4.本文为人物评传性文章,文中处处充盈着作者对传主的崇敬赞美之情。文中说:在中国,

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结合原文,探究他诠释了怎样的科学家的内涵。(8)

 

1.①结构形式上: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钱学森成就的介绍。②内容上:总括后面的内容。作 者正是从钱学森卓越的专业成就、与国家民族的密切联系和涉猎的其他广泛领域三方面介绍钱学森的成就的。(各2分) 2.①强烈的家国情怀。②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使他的祖国迅速拥有了强大的防御能力。 ③创建的“工程控制论”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④提出了“系统科学”思想。⑤对中医理论有研究。⑥对建筑与城市有研究,提出“山水城市”的设想。⑦他的“系统科学观”常被应用到不同领域而推出新的理论。(各1分) 3.不会。①紧扣标题,中心突出。②更突出表现了钱学森研究领域之广,遗产之丰厚。③ 更加衬托出钱学森的贡献之大。(观点1分,理由各1分) 4.答案要点:①在所从事的科学研究领域能取得卓越的专业成就;②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③将个人命运与政治、民族、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④一位科学家还要涉猎广泛的领域;⑤身后给世人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⑥科学家有国界,科学无国界。(每点2分,答出任意一点都得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①顾名思义,承上启下的意思是承接上面连接下面。在文章中就是能够联系上下文的重要的句子或是段落。往往虽然……但是……的句型有可能成为承上启下的句子。因为虽然部分的可能与上文的联系是总结上文,但是部分引出下文,下文会进一步阐释。②统领下文相当于概括下文。文章第二段从三方面介绍钱学森的成就即专业成就、与国家民族和涉猎其他广泛的领域。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这与阅读中筛选与整合是有一定的关联的。文章的内容,可以 是指某词某概念的意思,也可以是语句的含义,也可以是语段的结构内容或全文结构内容的理解分析或概括,也可以是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本题考查了分条陈述钱学森给后人留下了哪些丰厚的遗产。阅读全文可知,可概括为以下几点:家国情怀、航天事业、创建的“工程控制论”、“系统科学”思想、中医理论、“山水城市”设想和“系统科学观”等。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依据文章的题目,确定写作的重点;依据文章的中心,分主次材料;依据文章的内容,点面结合。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最容易犯两种毛病: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或不写。我们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两种问题的出现。文章这样写不会冲淡主题,反而使内容材料更丰富,人物形象更鲜明,更突出了钱学森研究领域之广,遗产之丰厚以及贡献之大,即多侧面表现人物。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4. 试题分析:研读全文,探究文中诠释了科学家钱学森的内涵,应对内容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可知本文包含了众多令人钦敬和尊重的方面,如,卓越的科学成就,自己命运与国家、民族紧密结合,广泛领域的涉猎,丰厚的精神遗产等等。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这首诗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

2.你认为这首诗最后一句江山此夜寒中哪一个字用得好?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4)

 

查看答案

默写下列名句。

1.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士皆瞋目,              。( 《荆

轲刺秦王》 )

2.惨象,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选择12分,翻译8分,共20分)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齱,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注 握齱:同龌龊,指器量狭小,拘泥于小节。里中:同乡。传舍:古时供往来行人居住的旅舍、客舍。竖儒:骂人的话,指无见识的儒生。竖,竖子,小子。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诸将地过高阳者数十人           徇:攻占,夺取

B.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足下     下:归附

C.郦生曰:言之。”             弟:小弟

D.不宜见长者                     倨:傲慢无礼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沛公言报项王

B郦生深自藏匿

凡三往,

C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

留侯张良

D延郦生上坐,

哙拜,起,立而饮之

3.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郦生的一组是 (  )

然县中贤豪不敢役 郦生乃深自藏匿 郦生入,则长揖不拜 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

倨见长者 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郦食其虽然只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但是陈留高阳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

主要因为他放荡不羁,是一位出了名的狂生

B.郦生虽然穷困潦倒,很不得意,但是他胸怀大志,有着非凡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见解。在遇到

开明的君主沛公后,就自然地得以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C.郦生去见沛公的时候,沛公叉开双腿坐着,以这种姿势见宾客,是一种不礼貌的态度,这个细节体

现出沛公的慢而易人,也和下文礼遇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郦生出语不凡,寥寥数语,就使沛公迅速转变了傲慢的态度,不但道歉,而且主动问计,并立即采

纳了夺取陈留郡的意见,由此也可见刘邦确实是一个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共8分)

(1)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5分)

(2)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3分)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又称曲子词、长短句或诗余。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B.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现代诗人、翻译家。《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

由此他也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战国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照孟子修

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记载历史。

D.《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

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查看答案

将下面几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最连贯的一项是 (  )

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皮鞋,显得很寒素。 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窘迫,几乎无地可容。 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了。 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A③⑤①②④  B①⑤③②④

C⑤②①④③  D①②⑤④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