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问题。(8分) 寻陆鸿渐①不遇 唐• 皎然 移家虽带郭②...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问题。(8分)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释】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境内),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1.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4分)

2.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一下。(4分)

 

1. 描写了“野径“桑麻”“篱边菊”等意象(2分),以此来表现陆鸿渐家远离尘俗,环境幽静淡雅闲适,从侧面烘托出陆鸿渐崇尚隐逸,不以尘事为念的隐士风韵。(2分) 2. 陆鸿渐是一个远离尘俗、崇尚隐逸、热爱自然、洒脱不羁的高人隐士形象。(2分)这首诗前半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后半写不遇的情况,似都不在陆羽身上着笔,而最终还是为了咏人。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都刻画出陆羽生性疏放不俗。(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 陆羽的新居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沿着野外小径,直走到桑麻丛中才能见到。开始两句,颇有陶渊明“结庐在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风韵。 陆羽住宅外的菊花,大概是迁来以后才种上的,虽到了秋天,还未曾开花。这二句,自然平淡,点出诗人造访的时间是在清爽的秋天。然后,诗人又去敲他的门,不但无人应答,连狗吠的声音都没有。此时的诗人也许有些茫然,立刻就回转去,似有些眷恋不舍,还是问一问西边的邻居吧。邻人回答:陆羽往山中去了,经常要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回来。 这二句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的后二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恰为同趣。“每日斜”的“每”字,活脱地勾画出西邻说话时,对陆羽整天流连山水而迷惑不解和怪异的神态,这就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风度。 这首诗前半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后半写不遇的情况,似都不在陆羽身上着笔,而最终还是为了咏人。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都刻画出陆羽生性疏放不俗。全诗四十字,清空如话,别有隽味。近人俞陛云说:“此诗之萧洒出尘,有在章句外者,非务为高调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诗中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形象。 ①通过前四句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间接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 ②通过最后两句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郭淮字伯济,建安中举孝廉,平原府丞。文帝为五官将,召淮署为门下贼曾,从征汉中。太祖还,留征西将军夏侯渊拒刘备,以淮为渊司马。渊与备战,准时有疾不出。渊遇害,军中扰扰,淮收散卒,推荡寇将军张郃为军主,诸营乃定。其明日,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陈以拒之。淮曰: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后击,备可破也。既陈,备疑不渡,淮遂坚守,示无还心。以状闻,太祖善之,假郃节,复以淮为司马。

黄初元年,奉使贺文帝践阼,而道路得疾,故计远近为稽留。及群臣欢会,帝正色责之曰:昔禹会诸侯涂山,防风后至,便行大戮。今溥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淮对曰:臣闻五帝先教导民以德,夏后政衰,始用刑辟。今臣遭唐、虞之世,是自知免于防风之诛也。帝悦之,擢领雍州刺史。每羌、胡来降,淮辄先使人推问其亲理,男女多少,年岁长幼;及见,一一知款曲,讯问周至,称神明。

太和五年,蜀出卤城。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是时司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逆击之。后数日,亮盛兵西行,诸将皆欲攻西围,淮独以为此见形于西,欲使官兵重应之,必攻阳遂耳。其夜果攻阳遂,有备不得上。

(正始)五年,夏侯玄伐蜀,淮督诸军为前锋。淮势不利,辄拔军出,故不大败。八年,诸羌相结叛乱,攻围城邑,南招蜀兵。讨蜀护军夏侯霸督诸军屯为翅。淮策维必来攻霸,维果攻为翅,会淮军适至,维遁退。进讨叛羌,降服者万余落。

(节选自《三国志·魏志》)

【注释】防风:即防风氏,大禹时期人物,协助大禹治水。唐、虞之世:尧、舜时代。唐,尧之国号,虞,舜之国号。指上古人民康乐、政治清明的理想时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安中举孝廉,平原府丞。           除:任命,授予官位。

B.讯问周至,称神明。                 咸:都,全。

C.诸将皆欲攻西围                谓:以为,认为。

D.淮势不利,辄拔军出,故不大败。     度:度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一一知款曲    孰能讥之乎?

B昔禹会诸侯涂山    嗟鸠兮。

C半济后击    侣鱼虾友麋鹿。

D自知免于防风之诛也    其求思之深而不在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夏侯渊死后,为了稳定军心,郭淮临时推举荡寇将军张郃为军中主将,事后曹操正式授给郭淮主将符节。

B.文帝即位时,郭淮奉命前去祝贺,因路上留迟受到文帝严厉的责备,郭淮巧妙应对,得到太祖曹操的赏识。

C.太和五年,蜀国出兵卤城,为了解决粮食问题,郭淮强迫羌人和胡人家家拿出粮食,避免了从关中运粮的麻烦。

D.羌人叛乱之时,夏侯霸率领大军驻扎在为翅,郭淮估计姜维必来攻打,果然不出所料,不过由于郭淮率兵适时到达,姜维退兵而去。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4分)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4分)

3)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9分)

八路军战士像撕鱿鱼片一样徒手将敌人撕成了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然一笑。八路军女战士被一群日军侮辱后,腾空跃起,数箭连发,几十名鬼子兵接连毙命。绣花针、铁砂掌、鹰爪功、化骨绵掌、太极神功轮番出现,取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一段时间以来,如此种种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已经成为电视荧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事实上,雷人片段层出不穷透露出的是,近来风靡荧屏的抗日题材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抗日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偶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类型元素也统统裹挟进来。乍一看,颇具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大胆想象力!不过,我们实在不能把这种慷先驱之慨的做法称为幽默。尽管没有谁规定抗日题材文艺作品只能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讲述,但毕竟那段切肤之痛的历史相去不远。中国尽管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终胜利,但我们的前辈也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这种代价因为侵略者人性中的恶,也因为中国近代以来在文明上的落伍。我们的胜利是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这是我们认识那段历史的基本理性。

现如今,抗日题材电视剧悄然卸下了宣传教育的包袱,变为纯粹的娱乐品,自是有它的内在逻辑。但这种自我解放也确实够彻底的,连基本的公共理性也置之不顾,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在神剧中已被空洞化和游戏化,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真可算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了。然而编创者又是极其理性的:爱情、暴力、悬疑、时尚、性感……一个都不少,非但不敢突破简单化的观念窠臼,还用离谱的编造强化陋见。在民族大义的包裹下,神剧们实则是精明的商业算计。

电视剧不必是教科书,但一定不能是罔顾公共理性的反面教材。毋庸置疑,在大众文化中,武打、警匪等内容其实是人的攻击、破坏等本能欲求的替代性满足,要引导受众心安理得地疏泄这种欲求,需要在讲述这些内容的同时进行价值观介入,所以正义战胜邪恶好人好报等主题几乎成了所有通俗故事的标准配置。好的故事把欲望与道德这两个死对头如此和谐地编织在一起,既疏泄人们内心的欲求,也再次强化了道德、价值观和公共理性,使人处于心智平衡的状态。但毕竟,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如果故事过于离谱,缺乏基本的公共理性和价值观介入,文艺作品就越接近于赤裸裸的欲求本身。比如,当人们对暴力的依赖被文艺作品过分强化,那么暴力的对象是当年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今天在中国饭店用餐的日本民众,还是日本牌子的中国制造汽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令人痴迷的,是暴力本身。抗日神剧差不多可以接近了。

                           (选自《评抗日神剧:暴力夸张罔顾公共理性》有删改)

1.下列对抗日神剧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抗日神剧之所以称为神剧,在于它们风靡荧屏,成为广大观众的最爱。

B抗日神剧笑谈的方式,不仅将血肉之躯筑就的抗战精神空洞化和游戏化,还将其变成了纯粹的暴力刺激。

C抗日神剧实际上是以抗日故事为包装的武侠剧、偶像剧,充斥着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元素,表现出类型化特点。

D抗日神剧为商业算计而植入爱情、暴力、悬疑、时尚、性感等内容,兼顾了宣传教育的功能,也担起了理应担当的社会责任。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尽管抗日神剧慷先驱之慨的做法不可取,但是,剧中体现出的乐观、无畏的精神和非凡的想象力还是有价值的、可取的。

B.那段抗战历史带给我们中国人切肤之痛,且距今不远,在文艺作品中用非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讲述是完全可以的。

C.认识抗战历史要看到侵略者的恶和近代以来我国的落后导致我们的前辈付出的巨大牺牲,这是抗日题材电视剧应有的基本理性。

D.抗日题材电视剧可以适当植入一些商业算计,突破观念简单化的状况,抛弃编造离谱的做法,真正将民族大义置于正确的位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剧可以不承担教育责任,但绝对不能罔顾公共理性,赤裸裸的宣扬人性中某些本  能欲求。

B.人的本能欲求可以通过电视剧中的情爱、武打、警匪等内容来实现替代性满足,但要实现人的心智平衡,还需要道德、价值观和公共理性的介入。

C.如果文艺作品过分强化人们对暴力的依赖,那么暴力对象是谁就无关紧要了,因为它渲染的是暴力本身。抗日神剧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作品。

D.如果故事不离谱,也有基本的公共理性和价值观的介入,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就不存在内在共通性。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黎圣母院》中穷诗人甘果瓦误入圣迹区将被处以死刑时,爱斯美拉达挺身而出,答应与甘果瓦做四年名义夫妻,救了甘果瓦的命。(《巴黎圣母院》)

B.《家》中,觉新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大胆地和丫头鸣凤恋爱,最后奔赴上海,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家》)

C.大卫·科波菲尔的娃娃妻朵拉是位娇生惯养的小姐,过不了苦日子,在她病逝后,大卫在海外闯荡数年归来后发现:和他一起长大的阿格妮丝才是自己最理想的伴侣。(《大卫·科波菲尔》)

D.《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记载孔子及弟子们的言行。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论语》)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家在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随着湖南卫视明星亲子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走红,在众多80后新手爸妈中掀起一波亲子教育方式的大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如何与孩子沟通,成为守候在电视机前诸多观众共同思考的问题。

C11上午,随着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宣布步步高全国新年登高健身活动开始,来自北京各界的2005名登山爱好者迎着隆冬的寒风向八达岭烽火台出发,拉开了全民健身运动的高潮。

D.凤凰网针对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的调查结果耐人寻味,974%的网民认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父母溺爱,管教无方造成的。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916,北京大兴摔死女童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有人认为犯罪嫌疑人韩某仅因口角之争,怒气一时无处发泄,便将一个无辜的婴儿活活摔死,泯灭人性,罪不容诛

B20134月国际金价大跌,中国大妈首当其冲,疯狂抢金一战成名,她们与资本大鳄的角力被无限放大。

C.国庆当天,杭州天气怡人,西湖边杨柳拂动,湖光点点,而在此散步本是假期一大惬意之事,但在西湖著名景点断桥上,比肩接踵的游人遮住了断桥的秀美,以至于游客惊叹:断桥真要断了吗?

D.近日,由冯小刚导演的贺岁大片《私人订制》在全国各大影院公开上映,一时间,观众对于该影片的评价毁誉参半,既有力捧,也有吐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