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浦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浦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注】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

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前两句诗中的“萧萧”和“淅淅”两个拟声词。(4分)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1.(1)“萧萧”和“淅淅”使用了拟声手法,“萧萧”摹秋雨声,“淅淅”摹溪风声。(2分)凄风苦雨,表现了作者旅途的艰辛,衬托了作者的孤凄悲凉之情。(2分)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2分)因无人可问,所以问新雁,表现了旅途的孤独,孤独使思乡之情倍增。至于“来时还下杜陵无”,则把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把他宦途的感触、羁旅的愁思,委婉深致地表现了出来。(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炼字题型答题模式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有表现手法时点出 或描绘了…的景象(姿态、 ﹕ 神态、氛围、意境) 第四步:作用 或增强了感染力 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题中“萧萧”和“淅淅”都营造出一种凄楚萧瑟的氛围,表现了作者旅途的艰辛,衬托了作者的孤凄悲凉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三、四两句以虚间实,故设一问,陡然地翻起波澜,可谓笔力奇横,妙到毫颠。从构思方面说,它意味着:第一,沿着飞鸿的来路,人们的思想从眼前的实景延伸到遥远的天边,扩展了诗的画面;第二,问及禽鸟,痴作一喻,显见出旅程的孤独与岑寂来;第三,寄情归雁,反衬出诗人有家归不得的流离之苦。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2)携来百侣曾游,                    

3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查看答案

文言文(20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 下列句中加点词中的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A百余骑                          B.数项王

C.以身蔽沛公                      D.请以剑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击沛公于坐                   不如善遇之             

B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杀人如不能

C、臣与将军戮力攻秦             然则将军之仇报,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若属皆且所虏                 何辞

柳庆字更兴。幼聪敏有气量,博涉群书,不为章句,好饮酒,于占对。年十三,因暴书,父僧习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余言,诵之,庆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以本官领雍州别驾。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

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寄人居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主人所窃。郡县询问,主人自诬服。庆疑之。召贾人曰:“卿钥置何处?”对曰:“恒自带之。”庆曰:“颇与人同宿乎?”曰:“无。”“与同饮乎?”“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庆曰:“沙门乃真盗耳。”即遣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金。

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名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牒。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羽。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无私,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二》)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好饮酒,于占对           闲:空闲

B、卿钥置何处               恒:长久

C、昔于公断无私             狱:监狱

D高门以待封               辟:开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或有告盗牛            吾还也

B、盛言孟氏倚权侵虐状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C、庆疑之,召贾人曰      令张良留谢

D、庆贼是乌合            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柳庆“守正明察”的一组是   

1.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2.言毕,令笞杀之

3.每欲出行,常自持管钥       4.沙门乃真盗耳

5.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       6.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A1 2 4       B2 3 5        C4 5 6        D2 4 5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柳庆十三岁时,父亲柳僧习让他从杂赋集中抽出一篇文章,长达一千多字,柳庆读了三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B.广陵王元欣的外甥孟氏横行霸道,偷盗人家的牛,还口出狂言;广陵王也派人为他辩解开脱。柳庆当中宣布了孟氏的罪状,当即下令将他打死。

C.一个商人在京城金子被盗,柳庆经过了解,断定盗贼是一个与商人两次一同喝酒的和尚,后来抓到了畏罪潜逃的和尚,追回全部金子。

D.柳庆用“攻心法”让抢劫胡家的盗贼自己写匿名信,提出先自首者可免罪的要求,并假装表示同意,终于捕获了广陵王家奴,将其党羽一网打尽。

7.翻译选文中划线句子8分)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2分)

2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3分)

3)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3分)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是(    )

A.孔子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他整理的典籍有《诗》《书》等,编辑修改的《春秋》成为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著作。

B.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保姆佩葛蒂和继父默德斯东是狄更斯以他的父母为原型塑造的。

C.大卫的保姆佩葛蒂的哥哥佩葛蒂先生是一位善良的渔民,他收养了两名孤儿分别是外甥女艾米莉和侄儿史蒂尔福斯。艾米莉在结婚前夕被纨绔子弟海姆诱骗私奔。

D.孔子很重视周礼,即周代的礼节仪式、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动荡局势下,他希望社会和个体都能以“礼”为根本。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国的文言文,多孕育于先秦诸子的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因而一开始就密切联系实际,忠实反映现实的现实主义精神。

B.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表示,海试现场指挥部初步决定“蛟龙”号30日进行7000米级海试最后一次下潜试验,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潜水器各项考核项目进行查漏补缺,确保潜水性能和功能万无一失。

C.不能否认的是上市工司将闲置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相对于把钱“趴”在账上而言,倒确实能充分利用资金效率。

D.写人物要凸显个性。梁实秋写梁启超先生谦逊而自负、稳健而潇洒的性格,出众的才华、渊博的学问以及风趣而幽默的演讲风格。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A. 今日,在中央电视台的两会采访中,浙江温州惊现“合适哥”。在面对采访时,“合适哥”称房价在三万元左右是最合适的,遭到了网友的口诛笔伐

B.今年我国许多地方的大旱警示我们,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北京离“水贵如油”的情形指日可待,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C.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D. 那位致力于“诗歌以及海子的研究”的同学,提供给我们的只是飘忽不定、语言苍白的一堆不忍卒读的字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