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有关名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三回中的“护官符”写贾、史、王、...

下列有关名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三回中的护官符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富足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反映了中国古代权势者们侵吞民脂民膏、相互勾结的黑暗事实。

B.《红楼梦》判词中可叹停机德,堪叹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一、四句写的是薛宝钗,二、三句写的是林黛玉。

C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玉,两人应结成姻缘;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女娲炼补苍天之余石化成的神瑛侍者。

D.《红楼梦》里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D 【解析】 试题分析:D项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因为林黛玉的前世为西方灵河岸边的绛珠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因为贾宝玉的前世是女娲炼石补天所剩的一块顽石,通灵性后被僧道化成扇坠大小的美玉,由贾宝玉口含入世。四个选项侧重对名篇名著的人物情节识记情况的考查。要完成这些题目,应该熟读相关篇目,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大致的梳理,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情节之间的联系。 考点:考查识记名篇名著的主要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名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此石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得换人形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意欲下凡,指的是贾宝玉。

B.《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刚弃舟登岸,作者就写了她的心理活动: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些描写反映了林黛玉那种寄人篱下的心态。

C.《林黛玉进贾府》从四个方面正面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出场,肖像,见黛玉,回王夫人。黛玉的纳罕,则从侧面表现王熙凤的与众不同。王熙凤的出场显示了她的张扬的性格以及在老祖宗面前受宠的程度、在贾府中的地位。

D.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这是黛玉初见宝玉的心理活动。黛玉应贾政之召来到了荣国府。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此后两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A.于其身也,则师焉

B.上食埃土,饮黄泉

C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D.而乡邻之生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绝:横渡

B.是故圣益圣,益愚                       愚:愚昧

C.顺风而呼,声非加也                     疾:洪亮

D.作《师说》以之                         贻:赠送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本着真诚友好、平等相待、讲求实效、互惠互利以及共同发展的原则与非洲各国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关系。

B.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代表团带来的歌剧《伊戈尔王》将成为中国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的揭幕剧目,同时还将带来三部经典芭蕾舞剧,连续上演十一天。

C.中国尽管经济增长仍然保持着较高的速度,但令人不乐观的世界经济毫无疑问使其下行的风险在增加。

D.该记者没有按照报社领导的要求,如实报道地方政府治理污染不力、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问题,受到了停职处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