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举手投足间 外公弥留之际,外婆整夜地陪他低声聊天,或者看着他,仿佛时间也静止了。 小时候,我爱去外公家。外公知道好多趣事、外婆的厨艺精湛。每每听外公眉飞色舞地讲完一段,爷孙俩都饿了。于是外公蹑手蹑脚钻进厨房,趁外婆没在,夹几片刚炸好的鸡排,赶忙回来和我分享。像一个小孩子。有几次外公被外婆“人赃并获”,只得被外婆打手。然后我们乖乖地摆好桌子准备开饭。那个时候,真开心。 有时外婆买菜,用了很长时间。外公就急得坐不住了,在窗边不住张望,希望看到外婆的身影。可是当得知外婆是为了买我们爱吃的玉米,走远路时,外公又喜笑颜开起来。 可是,后来外公,还是去了另一个再也触不到的世界。 后来的第一次没有外公的年饭,是在酒店吃的。外婆来了,却不大高兴。原来为大家准备的餐具,还少了外公的。可是当服务员送来一张椅子时,外婆却拒绝了,并谢了她。 外婆说:“昨晚老头子托梦说了,他也想吃点。他想吃的,你们都孝顺,都记得点了,他该是高兴的。不过,老头子说要和我挤一张椅子坐,就够了……”外婆是个朴实的人,但她的那番话,却让我比什么名著都记得牢。 外公外婆总是散发着某种东西,举手投足之间的,我说不出的,却总想亲近的东西。 所以,就算是高考前的一个清明节,我依然坚持去爬高山,去为外公扫墓,去默默地和他交流。 外婆是细心的,摆出一小桌精巧可口的饭,在外公墓前。这个时候,外婆总是哭了。我知道,外婆听别人说过,另一个世界的人是很想吃供奉的食品的,可是他们的喉,只有针眼大。外婆想到外公那样子,就会很难过吧。而外婆每天叠的纸钱,已经厚的烧不完了。如果那飘飞的灰烬能带上外婆的思念,那么我觉得那些都是最美的情节。 外公与外婆之间的小动作,小对话,让我见证了他们的不离不弃。我的眼角常常湿润,或许因为,久在喧嚣,终于触动了心中长久未拨的一弦。 而我总是努力地去传递些什么,在举手投足之间。是对爱的敬仰,还是为爱而生的感激?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上要抓住关键句,即要抓住“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来立意,又要以“如何对待”为重点来作文。例如,写成“爱护自然”“关爱他人”“严格要求自己”都是可以的;但如果写成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写社会的不良现象,恐怕是和出题者的意图是相悖的。这个题目要写出深度还是有比较大的难度的。爱护自然,关爱他人,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还必须深入生活,才能写成好文章,例如,如果写“真诚地关爱他人”,就比笼统的关爱要好;再如从“对象的不同,对待的方法也不同”这个角度来命意,思维又进了一层;如果写“君子慎独”,那就非常难得了。从文体上看,写记叙文是比较容易的选择,也容易出好文章。选取生活中“关爱他人”的事件加以一定的加工,在细节、语言、情节上下一番工夫,是能够写出一篇较好的文章的。写成议论文、抒情散文也是不错的选择,这需要考生有较强的作文基础。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

泥土的声音

樵 夫

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

匍匐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我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

我抬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此时,天空一尘不染。而遥远处山峦逶逶迤迤,像一幅写意画,线条像被水墨泼着,渗浸无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橙绿,近处的稻穗已是摇摇曳曳。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哦,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然后,头又俯下去,我几乎是贴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无边无垠的橙绿湮没了。我又听到泥土细细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样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

稻穗抽出来了,趋于成熟。我坐起来,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我抚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叶子,我摇了一下,便搅动了一团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虚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

在一轮落日的霞光里两个大叔扛着锄头走过来,他们在不远处停下。我听到他们的对话,他们说,要晒田了,稻要熟了。他们用锄头就给田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见他们用脚还在泥土上跺了跺。他们的裤管高高卷起来,然后拄着锄头在絮说着,他们的对话简洁,交谈中有爽朗的和憨厚的笑,我虽然没有听见他们说什么,但我明白他们的交谈绝对与名利、权力无关,我晓得他们多半说着他们眼前的庄稼。

这是我儿时曾有的记忆。这幅景象越发让我感动,我眼里几乎噙着泪水,这记忆使我于艰难苦涩时嚼之如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头一浪一浪翻开,跳跃着令人心颤的黑亮黑亮的光泽。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我明白,庄稼人只有当他们的脚踩在泥土上时才会弯下他们的腰。他们不仅仅是对土地接触,而是在亲近生命。父亲就对我说,种庄稼的,只有双脚踩在泥土里,心才会踏实。我想,他们才是伟大的哲学家。苦么?苦;累么?累。但父亲即使在两腿粘满泥土时,只要枕着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来。父亲说是泥土给了他生命。

太阳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脚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后扛着锄头走了。此时,夕阳的余辉与天与地合起来。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听到泥土细腻中夹杂着的哔剥声,那是泥土在发酵,那是庄稼在抽节,那声音让人心颤,它让人虚空的心充盈起来。

人,狂躁不安时抑或怨忧难解时,你去亲近土地,聆听泥土的声音吧。那声音像天籁之音,它使人宁静使你的心空一尘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双手捧着一掬泥土,然后,张开掌,泥土顺手心落下,又浸洇开去。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

                                                          (选自2005年第1期《中华散文》)

1.4段中作者说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结合全文看,他的心为什么会狂躁不安此时为什么会完全安顿下来(6)

2.简要分析第6段中加下划线的语句。(4)

  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

3.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结尾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的作用。(4)                                                                                   

4.文章标题叫泥土的声音,以听到泥土的声音起笔、收笔,文中又多次提及,仿佛使人听到了泥土深切的呼唤。那么,怎样理解泥土的声音呢?(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                     ,莫待无花空折枝。

4.                     ,岂因祸福避趋之。

5.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其可怪也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10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 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 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 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 寂寞将何言。

注: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3)

2.第三联写景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作简要分析。(3)

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4)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后汉书乐恢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令闻而之,即解出亲      矜:怜悯      B.诸公其行,连辟之     多:称赞

C.选举不阿,请托无所      容:接受      D.以示天下之           私:偏爱

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乐恢耿介性格的一组是(   )(3分)

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  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                            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感动了县令,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B.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本郡太守犯法被杀,他独奔丧行服:这与他的性格有关。

C.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故人,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3)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简要概括新型混凝土的三个主要优点,不要超过15个字。(5)

人的皮肤被割伤,除非伤势很严重,一般都会自行愈合,因为人体的微脉管系统很快就会给皮肤输送材料。帮助修复伤口。美国工程师研发的新型混凝土拥有与皮肤类似的特性。破碎之后能够自行愈合。工程师们利用特殊的微纤维加固水泥,这种纤维允许混凝土弯曲,即使发生断裂,裂口宽度也只有头发直径那么小。断裂后,这种混凝土吸收周围空气中的湿气而后软化并生长,填补裂缝。自愈合混凝土的造价是传统混凝土的3倍,但由于维护成本降低,足以抵消高出的造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