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19分)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

文言文阅读(19分)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后汉书乐恢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令闻而之,即解出亲      矜:怜悯      B.诸公其行,连辟之     多:称赞

C.选举不阿,请托无所      容:接受      D.以示天下之           私:偏爱

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乐恢耿介性格的一组是(   )(3分)

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  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                            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感动了县令,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B.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本郡太守犯法被杀,他独奔丧行服:这与他的性格有关。

C.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故人,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3)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                                                                           

 

1.D 2.D 3.C 4.①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从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②螃蟹(虽然有)六只脚和两只蟹钳,(但如果)离开蛇和鳝鱼的洞,它就没有可以寄居存身的地方,因为心思浮躁。③ 因此学生不一定比永远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贤能,(师生的差别只是)听到道理有早有迟,学问和技艺各有各的专长,如此罢了。 【解析】 1. 试题分析:私:个人的。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此句可用语意分析法判断,原文“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译为“国舅不宜干政,来显示天下的偏爱”显然解释不通,应该是“显示出天下是私人的天下”。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先看题干中有没有“直接表现”的字样,然后分析所给文段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人物的所作所为,再分析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性格,用排除法做准确率高还节省时间,此题有“直接”对象是“乐恢”性格特征是为政“耿介”, ④不是直接表明,⑥是自己不得志,请求辞官和“耿介”无关。排除这两项可以得到答案。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故人”无根据,事件错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词语:①数——多次,众——当众(名词作状语),由是——从此,归——归附。②寄托——寄居存身,用——因为。③是故——因此,不必——不一定,贤——贤能,闻——听到道理,如是而已——如此罢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乐恢字伯奇,京城长陵人。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小吏,得罪了县令,(县令)拘禁了他并要把他杀死。乐恢当时十一岁,常常伏在官署门前昼夜不停地放声大哭。县令听到之后,非常同情他,就放出了他的父亲。长大后,乐恢喜好经学,跟随博士焦永学习。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物交往。后来,焦永因事被劾查,其他弟子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立志成为有名的儒生。后来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服丧。回来后,又做了功曹,推选、举荐从不偏袒,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有接受。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从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被征辟到司空牟融的府中,正赶上蜀郡太守第五伦代替牟融做司空,乐恢因为与第五伦是同乡,(乐恢)不肯留下来,在举荐了颍川杜安之后辞去官职。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接连几次征辟他,他都没有答应。 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正赶上车骑将军窦宪要出征匈奴,乐恢多次上书谏争,朝廷称道他的忠心。入朝为尚书仆射。这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和窦宪关系密切,放纵家人胡作非为。乐恢弹劾王调、李阜以及司史校尉。众多指责、荐举(的事实),令(他们)无法回答,无从逃避,显贵的外戚们非常厌恶他。窦宪的弟弟夏阳候窦瑰想要问候乐恢,乐恢谢绝了他,不与他交往。窦宪兄弟两个行为放纵,又愤恨乐恢不依附自己。妻子常常劝谏乐恢说:“古人有用保全自身来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乐恢慨叹地说:“我怎么能够容忍朝廷中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呢?”于是上书劝谏说:“我听说众多帝王的过失,都是由于权利下移造成的。国舅们不应该干预王室的事情,以此显示天下是个人的天下。政治有了过失,如果不加补救,其结果不可预测。当今应该做的,帝王应以大义为重,断绝这种联系,国舅应以谦逊为主自我反思。”上书没有取得效果。此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没有亲政,乐恢因为主张没有能够施行,于是称病回乡。窦宪因为这一缘故,迅速而又严厉地告知各州郡对乐恢进行逼迫、威胁。乐恢最后饮药而死。(死后,)穿丧服哀丧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非常悲痛。后来,窦氏被诛杀,和帝即位,乐恢的门生何融等上书陈述乐恢的忠心、气节,(和帝)赐与乐恢的儿子乐己为郎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简要概括新型混凝土的三个主要优点,不要超过15个字。(5)

人的皮肤被割伤,除非伤势很严重,一般都会自行愈合,因为人体的微脉管系统很快就会给皮肤输送材料。帮助修复伤口。美国工程师研发的新型混凝土拥有与皮肤类似的特性。破碎之后能够自行愈合。工程师们利用特殊的微纤维加固水泥,这种纤维允许混凝土弯曲,即使发生断裂,裂口宽度也只有头发直径那么小。断裂后,这种混凝土吸收周围空气中的湿气而后软化并生长,填补裂缝。自愈合混凝土的造价是传统混凝土的3倍,但由于维护成本降低,足以抵消高出的造价。

 

查看答案

仿写。结合所给语境,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语义连贯的排比句。(4分)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__________                   _________                _         _        ______           _          __________                 _,你却给了我银白的世界。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易》、《春秋》、《乐》六种经书,其中《乐》已失传。

B.韩愈,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有《河东先生集》传世。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汉族,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等,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D.赫尔曼黑塞是瑞士籍德国人,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静静的顿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非异也

B.或师焉,或

C.虽有槁

D能无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