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被贬到泷(shuāng)州(今广东罗定),因为不适应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在没有得到皇帝赦令的情况下就擅自逃离泷州。在回故乡的路上,经过汉江,写下这首诗。汉江,指湖北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

1.请分析一二句中两字的妙用。(4分)

2.按照常情,三四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而作者却完全出乎常情地写成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你认为这样写合情理吗?为什么?(6分)

 

1. “断”字写出了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苦闷处境和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复”字写出了作者困居贬所时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表达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2.合情理。因为作者贬居岭外,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接近家乡之后,这种矛盾心理变得更加强烈。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 【解析】 1. 试题分析: “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非常悲苦,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草而坐          披:拨开,分开。

B.始指            异:以……为异,感到奇异。意动用法。

C.外与天             际:边,名词。

D.游于是乎始         于是:从此,即从这次西山之游。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与其徒上高山/踞而坐       都是名词用作状语

B回溪/山之高而止            两个都用作动词,走遍”“走尽之意

C.自余为/梦亦同            都用作通假字

D.漫漫/                两个都是表示修饰的连词

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作者游山之乐的是(3分)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3分)

译:             __              __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3分)

译:             __              __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4分)

译:             __              __                         

 

查看答案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字数不超过26个字。(5分)

太阳怨云:你为什么总是匆匆跑掉?云怨风:你为什么吹得我站不住脚?风怨太阳:你为什么总是用灼热的鞭子赶着我跑?

最后,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简要概括我国智能手机存在安全隐患的三点原因,不超过25个字。(4)

当前,我国超过90%的 智能手机使用国外手机操作系统,虽然国内手机生产企业可以对系统进行二次加工,但其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而手机用户下载使用来路不明的软件或盗版软件,则又将会面临病毒感染、信息泄露等更多的风险。同时,在移动互联网安全领域,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对应用软件的安全审查机制,相关的法律条文还很少。因此,我国智能手机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不容小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       ,画上者妙在     ,梦中者妙在         ,胸中者妙在        

位置自如    笔墨淋漓    景象变幻     丘壑深邃

A④③②①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说明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荀子,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倡性善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他《劝学》中的名句。

B.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的《永州八记》之首篇。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