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某中学对某班46名学生所做的调查,请用一句话归纳出结论。(不超过10个字)...

下面是某中学对某班46名学生所做的调查,请用一句话归纳出结论。(不超过10个字)4分)

①你最值得高兴的事情是什么?18人选答“找到一个朋友”,14人选答“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

②你做大的苦恼是什么?17人选答“没有知心朋友”,15人选答“不被别人理解”。

③你受委屈时向谁诉说?29人选答“朋友”,17人选答“独自忍受”。

④你对家长最大的希望是什么?17人选答“该自己做主的事情自己做主” ,16人选答“感情上的理解”。

 

中学生渴望沟通(友谊、朋友)和独立。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概括内容要点题,可以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归纳出其共性,作出结论。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        ,然而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字而已。简单就是经过选择删芟以后的完美的状态。散文的美,不在乎你能写出多少        的故事穿插,亦不在多少典丽的词句,而在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        地表现出来。散文的美,美在适当。(梁实秋《论散文》)

A气象万千    左右逢源    开门见山

B气象万千    旁征博引    直截了当

C千变万化    旁征博引    开门见山

D千变万化    左右逢源    直截了当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è)     饿(piáo)    (chà)    自怨自(yì)

B (jié)   (shì)    pǐ)    安土(zhònɡ)

C(qiè)   (huái)   (kù)      羽扇(ɡuān)

D.思 (cùn)   (yù)     (yì)     背谈天(p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一种声音,一直在心底萦绕;有一种声音,能穿透历史的烟尘;有一种声音,会带来心灵的震颤与感动;有一种声音,能唤起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

请以有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查看答案

许多城市都用独特的宣传口号作为自己的名片。如:曲阜,孔子故里,东方圣城; 成都,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镇江,一座美得叫人吃醋的城市。请仿照以上示例,为南通拟写一条宣传口号,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20)4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喧嚣文化该退场了

刘心武

近年来,外国人得出的中国游客总是喧嚣的直观印象,虽不免以偏概全,但这仍引发思索——对中国公民开放旅游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中国人真是富起来了,许多中国游客的首选地是欧洲,而且往往都把法国巴黎作为第一站。从巴黎方面传来消息,中国游客太喧嚣,说话声音特别大,像卢浮宫的画廊,中国游客一到,回音轰响,多半是表达惊奇、兴奋与快乐,但其他游客总不免对中国人侧目,管理人员则对此无可奈何。

根据笔者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国人(不是所有,但为数不少)嗓门大,在公众空间里也毫不收敛自己的嗓门,形成大声喧哗的效果,是在起码从上个世纪初以来就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而在上个世纪后半叶的前二十几年,这种文化更加普及,表现出来也就更加强烈,目前通过中国旅游团在外部文化对比下凸显出来的这一喧嚣文化,只不过是其余绪罢了。

在上个世纪前半叶,这种喧嚣文化是伴随着进步的社会革命而生成的,有其宝贵的历史价值。在掀翻三座大山的艰苦卓绝的革命进程里,中国民众的喧嚣呐喊体现出了醒狮的气派,而这醒狮不是单个的人,是一个集体,是革命的阶级。在那样的一种历史进程里,个人的声音是微不足道的,个人总是必须汇聚到集体中,发出共同的呐喊,才算获得了一种正面价值。

在上世纪中后期,不仅阶级斗争是众声喧嚣,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也大体是处于那样的一种声境。比如1958大跃进时的民谣,后来被郭沫若和周扬编选为一本《红旗歌谣》,其中绝大多数都必须吼出而不是吟出。

文革时候,中国人的喧嚣文化达到了本民族历史以来的最巅峰。那时候屋顶、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每天会连续很久地播出声色俱厉的话语。当然,有时候也会播放特大喜讯

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以后,中国的情况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现在常有人用众声喧哗来形容时下的社会话语情势,但那是用来表达对文化现象已趋多元的一个形容。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上面所述的那些喧嚣话语即使还有,也非主流,文学艺术方面的个性化程度已经相当的高,我是自己独立生命个体意识在年轻一代里已经相当普及。但是,残存的喧嚣积习仍在,又增添了商业社会无情(至少是薄情)的竞争中的新喧嚣,这新喧嚣是欲求快速暴富、一夜成名的浮躁嘶喊,也是欲望不能满足甚至还遭致失败沉沦的焦虑嚎叫,浸润到社会上各类人群,则会表现在各个方面。

在刚开始不久的欧洲游中惊动了西方人的游客喧嚣,其实是老喧嚣文化新喧嚣文化嫁接出的怪胎,其中最主要的是两种成分,一种是不懂得尊重他人也忽视了自尊,表现出群嬉中的习惯性放纵;一种则是新富国民炫富心理,认为无论到了世界上什么地方,老子有钱就可以随随便便

1.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各个历史阶段喧嚣文化的表现及作者对此的态度(6分)

答:                                                                    

2.请分别解释老喧嚣文化新喧嚣文化在文本中的涵义。(6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