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的题目。 别急,哈尔施塔特 冯骥才 ①不久前,一到维也纳...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的题目。

别急,哈尔施塔特

冯骥才

不久前,一到维也纳就被那里的朋友问道:是你们要在南方原样复制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哈尔施塔特吗?

我听了一怔。本想搪塞过去。不料人家抓着不放,说是这里的电视台正式播报的,还有各种人物出来加以评点。有的说,中国这么大的文化古国有多少好东西,为什么还要复制我们的?”“如果他们复制我们的哈尔施塔特,我们就在阿尔卑斯山里复制一个长城。”“世界文化遗产能复制吗?等等;还有一个哈尔施塔特的居民说,我家的店铺是祖祖辈辈用心设计出来的,他们有权利复制去吗?

我更有兴趣的问题则是:文化遗产能否复制?于是我拉着朋友往位于特劳思湖边的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湖畔小镇的哈尔施塔特跑一趟,看个究竟。

这地方的确很美。波浪般起伏不已的阿尔卑斯山,在奥地利中部创造出一片山重水复、如诗如画的风景。七十多个大大小小的湖泊,明镜般静静地卧在山野深处,奥地利人称这片天赐的风景为湖区。前些年我应萨尔茨堡之邀,为他们写一本书,曾到湖区来过一次。那次的印象湖区就是一个童话世界。铺满绿茵的山峦,透明的溪流,五彩缤纷的花谷,随处或立或卧的肥硕的牛,还有山民特有的两层坡顶的木房子,楼上楼下挂满鲜花……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里的山民对我说的一句话:我们最爱的是大自然,然后才是上帝。

镇里的房屋全是依山而筑,高低错落,而且一楼一式,彼此不同,其形态、材质、色彩,全都听凭房主的性情。这里的房屋,院墙、门洞、阳台、窗台都被房主用自己喜爱的鲜花艳丽五彩地装饰起来。某个楼角缺点什么,有点寂寞,就会把一盆垂着小紫花的绿藤柔情脉脉地吊在那里;可能他们觉得院内小径上的落花太美了,不忍扫去,便让一把竹帚闲倚墙边,任由地上落红一片。对于哈尔施塔特来说,小镇的美不是用行政和资本打造出来的,人们唯美的天性哪能复制!

哈尔施塔特这个词汇与铁器相关。欧洲第一个铁器时代就以哈尔施塔特命名。它对欧洲文明划时代的进步具有标志意义。恐怕这正是它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深层的缘故之一。当然,比铁器时代更早的历史还有凯尔特人留在这里的墓穴。早期人类在这里活动,都与这座小镇储藏极富的山盐有关。数千年的历史使哈尔施塔特成为欧洲最古老的小镇之一,也颇使镇上的人引为自豪。他们把不少珍贵的历史的遗存都精心地放进镇中心一座设施现代的博物馆中。这博物馆叫作时光回忆

在镇内街上偶尔还会碰上一两个身穿民族服装的当地人。阿尔卑斯山的山民,女人穿束腰长裙,男子穿鹿皮短裤,与这里的山水有种谐调的美。他们不像中国的旅游景点,民族服装多成了吸引游人的一种道具。这里的百姓只有逢到节日或贵客光临,才穿上民族服装,如同穿上礼服,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一碰见这样的人,本地的色彩就活了起来。

哈尔施塔特,可别叫复制这个词儿闹昏了!这些年中国不少地方都在仿古、重建、复制,什么唐代宫殿、明代城墙、清代大街,甚至还要复制和重建圆明园,而做这种事时,谁也不会对文化认真。我们自己的古镇还说拆就拆呢,谁会拿你们的古镇当回事。

我想说,别急,哈尔施塔特,这不过是一场商业的游戏罢了。

(选自《环球人文地理》2012年第2期,有改动)

1.文章①②节表现了当地人什么样的心理?(4分)

答:                                                                    

2.请分点概括哈尔施塔特为什么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湖畔小镇。(30字以内)(4分)

答:                                                                    

3.简要分析文章的结构脉络。(6分)

答:                                                                    

 

1.⑴对中国人复制他们的文化遗产的焦急、疑虑、不满⑵对自己文化遗产的热爱。(4分。每点2分) 2.⑴自然环境美⑵居民性情美⑶悠久历史美⑷民俗文化美(4分。每点1分) 3.⑴先由人们的问题引出对古镇的探访⑵再进一步从不同角度考察古镇,思考原因⑶接着转向与中国国内复制热的对比⑷最后表明态度,呼应开头。(6分。答出任三点6分) 【解析】 1.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

3.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

4.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6.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_____

7.未老莫还乡,_________________

8.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李翰自越至

刘长卿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

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

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

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

1.请概括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中包含的诗人的情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赏析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这一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疠,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史记·刺客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女为说己者          容:打扮

B.我故众人之                    报:报告

C.于是襄子乃豫让曰          数:责备

D.子不事范、中行氏乎          尝:曾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3)

去而事智伯            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

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我故国士报之

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            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豫让曾先后侍奉几个主子,智伯很宠信他。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

B.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清扫厕所,想在襄子如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

C.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以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

D.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

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

A.游于赤壁之下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句读之不知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

A.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B.顺流而

C西望夏口

D食埃土,下饮黄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