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阅读(6分)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上灰。 ...

古代诗歌阅读(6)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上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3)

 

1.比喻,用“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聘千里的豪情”来说自己是仍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的热情永不消灭。 2.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第一问容易回答,运用的比喻手法显而易见,只是回答时应指出本体和喻体,同时指出其作用。在此基础上再分析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对于作者人生态度的分析,应抓住适中的关键语句。此诗中,最能表达作者人生态度的句子当属“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两句。结合全诗,不难知道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天命的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万贞文先生传               []全祖望

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鄞[yín] 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顽,闭之空室中。先生窃视架上有明史料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论。一日伯兄期年家课,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何知?”先生答曰:“观诸兄所造,亦易与耳。”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因杂出经义目试之,汗浸千言,俄顷而就。伯兄大惊,持之而泣,以告户部曰:“几失吾弟。”户部亦愕然曰:“几失吾子。”是日始为先生新衣履,送入塾读书。逾年,遣请业于梨洲先生,则置之绛帐中高坐。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然尝守先儒之戒,以为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无所不读,而识其大者。

康熙戊午,诏征博学鸿儒,浙江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明年,开局修《明史》,昆山徐学士元文延先生往,时史局中征士许以七品俸,称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总裁许之。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覆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取某书某卷某页某事,当参校。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而要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先生之初至京也,时议意其专长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学居忧,先生与之语《丧礼》,乃知先生之深于经,侍郎因请先生遍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当时京师才彦雾会,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闇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而先生与人还往,其自署只曰“布衣万斯同”,未有尝他称也。

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馆于督少为宽假,先生历数其罪以告之。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钱忠介公嗣子困甚,先生为之营一衿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尝倦也。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归之。不衿意气,不事声援,尤喜奖引后进,唯恐失之,于讲会中惓惓三致意焉,盖躬行君子也。卒后门人私谥曰贞文。

(选自钱仪吉纂《碑传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先生欲豫焉                   豫:参与

B.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           援:引用

C.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爽:差错

D.先生赎而归之                 归:归还

2.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万贞文为人“和平大雅”的一组是(3)(     )

①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          ②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

③浙江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    ④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闇淡

⑤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⑥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万斯同小时候十分顽劣,可聪颖异常,过目不忘,常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又经名师指点,终成大器。

B.万斯同受邀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不计名利,担当修订审核重任;他学识渊博,目光敏锐,态度严谨,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工作。

C.万斯同对经学有精深的研究,应邀编纂礼学之书,贡献很大;他为人也很低调,从不像别人那样炫耀自己,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敬重。

D.万斯同严词拒绝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不遗余力地为困顿者奔走,对失去人身自由者竭力相助,表现出刚正不阿、看重情义的君子之风。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3分)

2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3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句式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例句】何以解忧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B.举酒属客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何为其然也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  (     )

A.乌鹊南飞

B.列坐其次

C白露横江

D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例句: 榆柳后檐

A.死生亦

B西望夏口

C. 天下心情

D.由山以五六里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

A.契阔谈

  B.亦将有感于斯文

  C.山川相缪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