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仿照下面的示例,再写两组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人生就如...

仿照下面的示例,再写两组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人生就如茶叶一般,只有经过了沸水的冲泡,才能展现出它生命的本色。

答:人生就如                                                          

人生就如 

 

人生就如钻石一般,只有经过了工具的打磨,才能展现出它璀璨的光芒;人生就如青松一般,只有经过了大雪的重压,才能体现出它坚韧的品质。 【解析】 试题分析:仿写有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几种形式,仿写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要求和对例句的分析,例句如是单句主要分析句子结构,如是复句主要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句式和例句一致,仿写题大多数都要考修辞,因此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一定不要忽略。此题是续写式仿写,注意喻体的选用以及喻解和喻体的照应。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人在胡同第几槐

刘心武

五十八年前跟随父母来到北京,从此定居此地再无迁挪。

北京于我,缘分之中,有槐。童年在东四牌楼隆福寺附近一条胡同的四合院里居住。那大院后身,有巨槐。那株巨槐,我仰起头,脖子酸了,还不能望全它那顶冠。巨槐叶茂如伞,网住好大一片阴凉。最喜欢它开花的时候,满树挂满一嘟噜一嘟噜白中带点嫩黄的槐花,于是,就有院里还缠着小脚的老奶奶,指挥她家孙儿,用好长好长的竹竿,去采下一笸箩新鲜的槐花,而我们一群小伙伴,就会集合到他们家厨房附近,先是闻见香气,然后,就会从老奶奶让孙儿捧出的圆形盖帘上,分食到用鸡蛋、蜂蜜、面粉和槐花烘出的槐花香饼……

后来我搬出那四合院了,但依然会在梦里来到巨槐之下,梦境是现实的变形。我会觉得自己在把一根长长的竹竿,吃力地举起——不是采槐花,而是采槐花谢后结出的槐豆——如果槐花意味着甜蜜,那么槐豆就意味着苦涩,过去北京胡同杂院里生活困难的人家,每到槐豆成熟,就会去采集,将它晾干后卖给药房做药材……在梦里,我费尽力气也揪不下槐豆来,而巨槐顶冠仿佛乌云,又化为火烫的铁板,朝我砸了下来,我想喊,喊不出声,想哭,哭不出调……噩梦醒来是清晨,但迷瞪中,也还懂得喟叹:生存自有艰难面,世道难免多诡谲……

除了院子里的槐树,还有更可爱的胡同路边的路槐。槐树有多种,国槐虽气派,若论妩媚,则似乎略输洋槐几分。洋槐开花在春天,一株大洋槐,开出的花能香满整条胡同。

北京胡同四合院树木种类繁多,而最让我有家园之思的,还是槐树。

东四牌楼附近,现在仍保留着若干条齐整的胡同。胡同里,依然还有寿数很高的槐树,有时还会是连续很多株,甚至一大排。不要只对胡同的院墙门楼木门石墩感兴趣,树也很要紧,槐树尤其值得珍视。青年时代,就一直想画这样一幅画,胡同里的大槐树下,一架骡马大车,静静地停在那里,骡马站着打盹,车把式则铺一张凉席,睡在树荫下,车上露出些卖剩的西瓜……这画始终没画出来,现在倘若要画,大槐树依然,画面上却不该有早已禁止入城的牲口大车,而应该画上艳红的私家小轿车……

过去从空中俯瞰北京,中轴线上有半城宫殿半城树一说,倘若单俯瞰东四牌楼或者西四牌楼一带,则青瓦灰墙仿佛起伏的波浪,而其中团团簇簇的树冠,则仿佛绿色的风帆。这是我定居五十八年的古城,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壮年的歌哭悲欢,都融进了胡同院落,融进了槐枝槐叶槐花槐豆之中。

不过,别指望我会在这篇文章里,附和某些高人的高论——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一点都不能拆不能动……城市的改变当然包括着拆旧与建新,拆建毕竟是一种活力的体现,而一个民族在经济起飞期的亢奋、激进乃至幼稚、鲁莽,反映到城市规划与改造中,总会留下一些短期内难以抹平的疤痕。我主张在北京旧城中多划分一些保护区,一旦纳入了保护区就要切实细致地实施保护。在此前提下,对非保护区的拆与建都采取个案分析,该容忍的容忍,该反对的反对。发展中的北京确实有混乱与失误的一面,但北京依然是一只不沉的航空母舰,我对她的挚爱,丝毫没有动摇。

最近我用了半天时间,徜徉在北京安定门内的旧城保护区,走过许多条胡同,亲近了许多株槐树,发小打来手机,问我在哪儿。我说,你该问:岁移小鬼成翁叟,人在胡同第几槐?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开篇就写自己在北京生活了五十八年,其用意是为了强调在北京生活之久,北京与自己一生相伴,密不可分。

B梦境是现实的变形,这一段关于梦中艰难采摘槐豆的情节,作者采用对比手法,为了突出现实生活的美好。

C是平民化文字的象征,胡同是作者生命依恋的空间,也是他心灵悸动的源泉。作者以此抒发对北京的眷恋情怀。

D.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质朴、自然、真挚,却不乏画龙点睛之笔,尤其是文章最后两句诗句很有韵味。

2.文章写了不同时期对那株巨槐的感受,结合全文,简要概括。(2分)

3.作者在文末用两句自创的诗句作结,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4.本文笔墨多集中在槐树上,而倒数第二段却写了作者对北京城改造的内容,你认为这段内容是否可以删去?结合文本,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共10分,每空1分)

1.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

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岂余心之可惩?(《离骚》)

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                。(《涉江采芙蓉》)

4.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               ,心念旧恩。(《短歌行》)

5.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

6.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集序》)

7.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赤壁赋》)

8.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9.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分)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1.诗歌前两句描写杏花采用了哪些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2.联系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借北陂杏花表现出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共8分,每小题2分)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 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轼遂请外,通判杭州。

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宋史苏轼传》

【注】二宫:指后宫的太后及皇后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上元敕府浙灯      市:购买       

B.轼武卫营      诣:到……

C.尾于城                属:隶属       

D知密州        徙:调任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轼庐其上                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B.此不过奉二宫之欢耳       亦足畅叙幽情

C.使御史谢景温论奏过       孰能讥之乎?       

D.朝廷从                   不知东方既白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苏轼关爱百姓的一组是(   )

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              每因法以便民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

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      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上书皇帝说,皇宫在元宵节举办灯会,无法让老百姓家喻户晓,应该撤回诏令。

B.司农擅造律法要处罚没能按时执行新政策的人,苏轼据理力争制止了对百姓的处罚。

C.突发水灾,苏轼誓与城共存亡,稳定民心,始终带领士卒修堤守城,保全了徐州。

D.苏轼因关注百姓的诗被奸臣诬蔑陷害,出狱后被贬黄州,从此自号东坡居士

5.文言文翻译(8分)

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2)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查看答案

下列成语从内部结构关系看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人定胜天    B.脚踏实地    C.马到成功    D.鼠目寸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