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煤屑(xiè) 鸡鸣欲曙 一椽...

下列词语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煤xiè)    鸡鸣欲曙      破屋(chuán)     隽永

B菌(xùn)    涸辙之鲋      管窥测()        磐石

C骨(féi)     卷帙浩烦     躅不前(zhí)       庐冢

D.訾)     备受压榨      呼天地(qiǎng)     肄业

 

A 【解析】 试题分析:B蠡lí,C卷帙浩繁,D抢qiāng。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字形题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形似音异字、音同形异字、音近形似字。字形题的答题方式是先确定如果存在错别字应该是哪个,正确的应该如何去写,然后比较二者的差别,此题字音考核的主要是多音字,字形考核的主要是音同形异字,多音字要据义定音,“蠡”只在地名和人名时读lǐ,其余读lí;“抢” 只有作“触、撞”意是读qiānɡ,其余时候都读qiǎnɡ。“烦”和“繁”可用组词法区分,“烦”组词“麻烦”。“繁”组词 “繁多”显然繁多更合乎词义。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

请以“_________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性作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18

月迹  

贾平凹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得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

月亮进来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进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奶奶说。

什么树呢?

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儿的嫉妒。

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地像水面了。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 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起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女子。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开篇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得满足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天真好奇。

B.文章中奶奶这个人物形象有普天下所有奶奶的共性,对孩子的任何要求总是尽量满足,有些溺爱。

C.作品通过山村儿童追寻月迹的行踪,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中秋夜月的淡雅图画,显示出明月的神秘而又慷慨的性格。

D.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结尾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道出人要知足常乐的主旨。

2.综观全文,孩子们是如何追寻月的足迹的。(4分)

3.开篇写孩子们什么都不觉得满足,结尾写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请分析原因是什么?(4分)

4.结合全文内容和你的理解,谈谈你对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句话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分)(每空1)

1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偭规矩而改错 。

3高余冠之岌岌兮,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5_____________     ,池鱼思故渊。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伤以终老。

7)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8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            

9)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            

10)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庵:圆形草屋   归来,指43岁免官归里   华:花白

1.简要分析上片所写景物的特点及其作用。      3分)

2.下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概述。   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12分)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

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乃召伺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伺胡惶恐,俱服其状。超乃闭伺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

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皆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班超,班固之弟,沟通西域,为发展与西域的政治文化联系作出不朽功绩。

1.下列字与其他各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激怒之曰              B击沛公于坐

    C于今无会              D.独有夜以火攻虏使

2.下列选项中,都能表现班超多谋善断的一项是(     )

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            当与从事议之—   

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        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 

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          从事文属吏,闻此必恐而谋泄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3.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班超从鄯善礼节上的先敬后废,察知有变,便机智诱供鄯善侍者,断然采取相应措施。

B.鄯善佯结汉朝,暗通匈奴,终于被班超发现,得到应有的下场。

C.班超运用激将法,发动官兵,出敌不意,火攻匈奴,一举获胜。

D.班超英勇善战,出使西域又多谋善断,终于取得巨大胜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3分)

(2)死无所名,非壮士也。(3分)

5.翻译句子(课内语句)(6分)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