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①天上下着小雨,天气有些冷。 ②温暖的卧室里,浓浓...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上下着小雨,天气有些冷。

温暖的卧室里,浓浓的药味让人窒息。老师脸色惨白,斜靠在床头上,瘦削的脸上满是疲惫,伸出的手上抖抖地握着我们几个同学的本子。

简陋的小院,温馨的气氛,让只有过年才能看到父母的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家的味道。

老师的眼睛中闪着牵挂和关切:现在哪里读书?学习一定很好吧?

根据上面文句提供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创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角度自选,行文有波澜,场景细节生动,不必使用上面的原句。

 

我的老师 不知道为什么心血来潮想写我的老师,可自从上学以来,每一个老师都值得自己回忆,值得自己感谢。他们的言行举止,淳淳的教导,就像漆黑海域的一盏灯塔,明亮着要去的方向。可有一位老师,让我不由得去写起这篇文章,他没有别的老师的古道热肠,却又偏偏平易近人。没有巧嘴像他们一样能说会道,没有丰富的表情像他们一样可以收放自如,也没有他们恼怒时的严厉和平淡时的温和。他没有学富五车的傲慢,可他明明就懂很多。训斥学生不是口如悬河的长篇大论。可偏偏俗气又简而易懂的话语,让人听得更心服口服。 初见他是高一开学报名的时候,可从小学到初中几乎代课的班主任都是女性,或许习惯了女老师的管理。可以更多的放纵,可以利用她们的心慈手软去死缠烂打乞求他们的可怜。可面对眼前的这位40岁左右的男老师,想着即将入座到他的门下。突然脸色暗淡起来,开始怀疑自己的放纵顽固会不会冲击到他,然后换来他的一顿虐待,他会用自己宽大的手掌在自己的脸上留下难以切齿的耳光。不敢往下想,因为盲目的想象把自己的担心和胆怯凝聚成了冰冷的汗珠,悄然的冒出了额头。可是后来的朝夕相处,我才知道原来的猜测竟是猥琐的假象。他没有想象的可怕,可不敢想象的是他比以前的女老师更加的温和,更加的和蔼可亲。 我记忆深刻的老师就是他,他姓丁。 高大的个头,没有同类男性走路时的豪迈奔放,也没有女性走路时的矫柔造作。反而又那样的沉稳,一步一个脚印,走的又那样的稳健,那样的平淡缓和,看上去感觉他没有丝毫的负荷,就像日光普照的地面,唯独他吸收了那份温暖,然后在雨雪覆盖的时候又释放着那份温暖。他高高的鼻梁上挂着宽大的眼镜,可他的眼睛又好小,就像六七十年代的学究,宽大的眼镜是他们学识渊博的见证。也许本来就是的吧,那副平凡的眼镜载着他厚重的却不引以为傲的学问。他就是那样的低调,讲课时也是。不像有的老师把自己的音迈调到无限大,响亮的可以震破天,穿透几堵墙。他没有那样的嗓门,也从没有表露着。反而就是他的那份细腻和温和的课堂讲解,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他眼睛小,却可以放出难以捉摸的光,那道光没有杀伤力,却让人左思右想,难以思量。面对这来意不明的眼光,只好放弃不认真的态度,回到他的解说上。总以为他厚大手指的力量可以板书出很大很劲道的字,可他的字却小而无力,在黑板上林林密密的分布着。甚至近视的同学都埋怨着看不清。可他却面带笑容的去修改,然后还赞扬学生就要细心观察,要乐于指证他的不足。班会课上,他不会婆婆妈妈的重复着做人行事的道理,反而一两句话就表明了他的立场。因为他懂得现在的学生不会竖起耳朵去耐心的听老师的长篇大论。而他的那一两句话的分量,又实实在在的包含着做人的好多道理。 我在班里很特殊,因为我是他最不省心的一个学生。也正是他的性格,我重复着的自己,一个放荡不羁的自己。整天的胡作非为,不务正业。可他没有像别的老师那样面对一个无可救药的学生选择置之不理,每次我犯错他都会一如既往的教诲我,没有尖锐的冷嘲热讽。说话依旧温和,表情依旧慈祥。我看的出他对自己的期待和不放弃。班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羡慕我,也都在笑话着我。因为他们认为我犯了错误却都每每不会被批评,反而有一个像朋友一样的老师去劝说,可他们又怜悯我不知悔改,枉费了老师的用心良苦。只是我不懂,依旧那样的自由主义,那样的无所畏惧。 高一在无知,无惧中悄然的结束了,其实这一年的离去,我不会很后悔。成绩差的一塌糊涂是我咎由自取。可我又偏偏的后悔了,我后悔没有听从丁老师的教诲而一无所知,我后悔挥霍他给我的机会,还一而再再而三的错下去。其实我更后悔成了他的学生,因为我不懂得他对我的信心和别人看不起我时依旧不放弃我的态度。而我的所作所为或许已经让他失望之极了吧。 如今已经离开了那所学校,我不知道在怀念什么?或许有时候睁大眼睛去想的时候,真的会后悔!虽然我没有从丁老师那里学到东西,可是我会带着他的那份坦然,那份细腻,坚强的走下去……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给材料作文。材料中给出了这样一些信息:环境气氛,老师的瘦削疲惫,老师家温馨的气氛,老师的牵挂与关切,围绕这些信息作文可从抒发对老师的深情构思;当然也可以逆向思考,老师问学习一定很好,而我愧对老师,学习不好,抒发自己的愧疚之情。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根据下面的内容,写一则学习报告。要求先进行整理,明确认识,然后再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简明地表述,300字以内。(14分)

学案:是文言文中最常用的虚词之一。分析下列句中加点的,整理的用法和意义。

1)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2送杜少府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今者有小人言       (4)孤之有孔明,犹鱼有水也。(《隆中对》)

5)项王则受璧,置坐上  (6)宋何罪有?(《公输》)

(7)为奈何            (8)久目似瞑,意暇甚。(《狼》)

9)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10)公输盘为楚为云梯械。(《公输》)

1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2)君将哀而生乎?(《捕蛇者说》)

 

查看答案

进入高中,新的词语也出现在我们的学习里。导学案是引导我们自学课文的方案。借助导学案,语文新课学习的一般流程可以图示为: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请用流畅的语言解说这个自学流程。要求简明、连贯、有条理。150字以内。(6分)

 

查看答案

春联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请你为乡下的老屋写一副春联,在堂屋、厨房、畜栏中任选一处张贴。要求符合对联的规范,横批、楹联齐备,切合农村环境、张贴位置和节气,总字数30字内。(5分)

堂屋:横批       

楹联                              

厨房:横批       

楹联                              

畜栏:横批       

楹联                              

 

查看答案

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请仿照示例从字中任选一个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5分)

【例1】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例2】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

1)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18分)

棋 道

匡莠废

棋村的前身晁村立于何年,为何人所立,其村人自何时始嗜棋,又自何时易的村名,如今既不见有只字记载,也不闻有片言口传,所以无从考证。但有一点完全可以确信,那便是棋村人自嗜棋始,就立有诸多不成文的规矩。如每年届时举行棋赛,夺魁者奉为棋王,且为村长。

是年届赛,夺魁者竟是一十三岁少年。十三岁少年为棋王犹可,做村长则显得过嫩。于是村中的长者们就聚会,议定复赛。而复赛结果,夺魁者还是少年。长者们就又议,曰:事可再,不可三,两次复赛不能,自古立的规矩更不能改,就定少年为村长。但因少年年少,须有人辅佐,就公推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樊二叔为少年佐政。樊二叔几经推诿,终因众愿难违,就应了。

樊二叔就为少年佐政,但他名为佐政,实则大权独览。不过,这不能怪罪他,因为他不是那种专权之人,而是少年无心政事,一心只在棋上。

少年既痴迷于棋,气也盛。村中虽无敌手,但少年偶尔也有棋失一招之时。每逢此时,少年必定死缠住对手不放,宁肯饭不吃,觉不睡,也要与之厮杀。直杀得昏天黑地,杀得对手一败涂地,片甲不余,方肯罢休。

少年杀败村中对手,杀败慕名而来者,就打点行囊,远走他乡,遍寻天下象棋高手。少年即龚根宝。三年后,根宝归来,个子长高了,人老成了,棋艺自不必说,脾性变了,气也不再盛了。具体说,就是无论跟谁下棋,既不输棋,也不赢棋,一码和棋。甚至跟刚学棋步的孩子下棋,也是个和。一码的和,和,和……

村人一头雾水。

其时,村中出一个败类。此人袁姓,名霸,行二,村人叫他袁二。袁二人如其名,刁蛮霸气,棋路子也野,当时是村中棋坛霸主(根宝除外)。根宝回来,下一码的和棋,袁二为探根宝虚实,同根宝下棋时,有意以过头语言激根宝,根宝却不愠不恼,心平气和下棋。袁二看激不了根宝,竟然当众说根宝是臭棋篓子。这话是棋村的大忌。自古以来,棋村人弈棋时谁说了这话,对手必定怒发冲冠,拍案而起,众人也群起而攻之。而根宝听了,像没有听见一般,依然下着和棋。事后,有人问根宝,那天袁二说你那话,你咋不跟他急?

根宝说:棋戏,棋戏。棋者,戏也。

问者如坠五里雾中。

届赛再来,袁二威风四起,一路杀败所有敌手。根宝上台,跟袁二对垒。三局三和。这在棋村也是史无前例。

长者们就又聚会,议定根宝当村长。袁二不服,跟长者们力争。根宝说:别争,我还去遍游天下,领悟棋道。

袁二当上村长。袁二上结权贵,下勾地痞,吃喝贪占,抢男霸女。村人恨之切齿,却也无奈。

又逢届赛,根宝回村。袁二得知消息,趁黑夜潜入根宝家,送雪花银一包。

开赛,袁二雄风再抖,所向披靡。最后,根宝上台。根宝先把雪花银一包丢给袁二。袁二见了,心头一紧,遂与根宝开局。

袁二脸色开始平静,继而绯红,转而涨红,最后紫红。

人们看时,执黑子的袁二,只剩一将;根宝却有一帅一兵,兵已坐袁二大堂。

二局,袁二稍有复原的脸色,由绯红而涨红,由涨红而紫红,最后黑红。

人们看时,袁二只剩一将;根宝却有半城兵马。

三局,袁二的脸色,从涨红到紫红,从紫红到黑红,最后惨白。

人们看时,袁二只剩一将;根宝还有满城兵马。

看袁二,只见他手执银包,口流涎水,头已栽在棋盘上。

(选自2006年第10期《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从根宝下棋的三个阶段,我们分别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或生活态度?请分点概括。(6分)

2.小说安排袁二看激不了根宝,竟然当众说根宝是臭棋篓子这个情节有何作用?试作分析。(6分)

3.有人说,袁二走上绝路,根宝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加以说明。(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