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春联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请你为乡下的老屋写一副春联,在堂屋、厨房、畜...

春联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请你为乡下的老屋写一副春联,在堂屋、厨房、畜栏中任选一处张贴。要求符合对联的规范,横批、楹联齐备,切合农村环境、张贴位置和节气,总字数30字内。(5分)

堂屋:横批       

楹联                              

厨房:横批       

楹联                              

畜栏:横批       

楹联                              

 

示例:(堂屋)春满人间 新年新月新气象,好山好水好风光。(厨房)春满香浓 饭好菜美喜洋洋,家和庭睦暖融融。(畜栏)六畜兴旺 鸡鸭健硕早上市,猪羊肥壮快出栏。 【解析】 试题分析: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和六禁忌。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一般认为,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本题在回答时要注意情景和谐、符合规范、对批皆俱。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请仿照示例从字中任选一个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5分)

【例1】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例2】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

1)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18分)

棋 道

匡莠废

棋村的前身晁村立于何年,为何人所立,其村人自何时始嗜棋,又自何时易的村名,如今既不见有只字记载,也不闻有片言口传,所以无从考证。但有一点完全可以确信,那便是棋村人自嗜棋始,就立有诸多不成文的规矩。如每年届时举行棋赛,夺魁者奉为棋王,且为村长。

是年届赛,夺魁者竟是一十三岁少年。十三岁少年为棋王犹可,做村长则显得过嫩。于是村中的长者们就聚会,议定复赛。而复赛结果,夺魁者还是少年。长者们就又议,曰:事可再,不可三,两次复赛不能,自古立的规矩更不能改,就定少年为村长。但因少年年少,须有人辅佐,就公推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樊二叔为少年佐政。樊二叔几经推诿,终因众愿难违,就应了。

樊二叔就为少年佐政,但他名为佐政,实则大权独览。不过,这不能怪罪他,因为他不是那种专权之人,而是少年无心政事,一心只在棋上。

少年既痴迷于棋,气也盛。村中虽无敌手,但少年偶尔也有棋失一招之时。每逢此时,少年必定死缠住对手不放,宁肯饭不吃,觉不睡,也要与之厮杀。直杀得昏天黑地,杀得对手一败涂地,片甲不余,方肯罢休。

少年杀败村中对手,杀败慕名而来者,就打点行囊,远走他乡,遍寻天下象棋高手。少年即龚根宝。三年后,根宝归来,个子长高了,人老成了,棋艺自不必说,脾性变了,气也不再盛了。具体说,就是无论跟谁下棋,既不输棋,也不赢棋,一码和棋。甚至跟刚学棋步的孩子下棋,也是个和。一码的和,和,和……

村人一头雾水。

其时,村中出一个败类。此人袁姓,名霸,行二,村人叫他袁二。袁二人如其名,刁蛮霸气,棋路子也野,当时是村中棋坛霸主(根宝除外)。根宝回来,下一码的和棋,袁二为探根宝虚实,同根宝下棋时,有意以过头语言激根宝,根宝却不愠不恼,心平气和下棋。袁二看激不了根宝,竟然当众说根宝是臭棋篓子。这话是棋村的大忌。自古以来,棋村人弈棋时谁说了这话,对手必定怒发冲冠,拍案而起,众人也群起而攻之。而根宝听了,像没有听见一般,依然下着和棋。事后,有人问根宝,那天袁二说你那话,你咋不跟他急?

根宝说:棋戏,棋戏。棋者,戏也。

问者如坠五里雾中。

届赛再来,袁二威风四起,一路杀败所有敌手。根宝上台,跟袁二对垒。三局三和。这在棋村也是史无前例。

长者们就又聚会,议定根宝当村长。袁二不服,跟长者们力争。根宝说:别争,我还去遍游天下,领悟棋道。

袁二当上村长。袁二上结权贵,下勾地痞,吃喝贪占,抢男霸女。村人恨之切齿,却也无奈。

又逢届赛,根宝回村。袁二得知消息,趁黑夜潜入根宝家,送雪花银一包。

开赛,袁二雄风再抖,所向披靡。最后,根宝上台。根宝先把雪花银一包丢给袁二。袁二见了,心头一紧,遂与根宝开局。

袁二脸色开始平静,继而绯红,转而涨红,最后紫红。

人们看时,执黑子的袁二,只剩一将;根宝却有一帅一兵,兵已坐袁二大堂。

二局,袁二稍有复原的脸色,由绯红而涨红,由涨红而紫红,最后黑红。

人们看时,袁二只剩一将;根宝却有半城兵马。

三局,袁二的脸色,从涨红到紫红,从紫红到黑红,最后惨白。

人们看时,袁二只剩一将;根宝还有满城兵马。

看袁二,只见他手执银包,口流涎水,头已栽在棋盘上。

(选自2006年第10期《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从根宝下棋的三个阶段,我们分别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或生活态度?请分点概括。(6分)

2.小说安排袁二看激不了根宝,竟然当众说根宝是臭棋篓子这个情节有何作用?试作分析。(6分)

3.有人说,袁二走上绝路,根宝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加以说明。(6分)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判断,正【】错【】。(5分,每小题1分)

A、司马迁的《史记》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我们熟悉的《鸿门宴》就出自该书《项羽本纪》。                                 【    】

B、《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重要的经典,被列为四书之一。          【    】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    】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    】

E、《大卫·科波菲尔》以大卫的成长史为主线,用第一人称叙事的手法让读者在阅读中,从天真无邪的大卫身上换回了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可以说大卫童年的篇章是世界文学中的珍品。《大卫·科波菲尔》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法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              【    】                                                            

 

查看答案

名句填空。(8分,每题1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5.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6.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

7.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8.沙鸥翔集,        。(范仲淹《岳阳楼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习题。(8分)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本词作于一九二九年十月。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他的意见不被多数同志所接受,也未能当选为前委委员,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后,毛泽东先后到上杭等地指导地方工作。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当时的心情在这首词里也有所反映。

1.对上面这首词语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因有情人易老,天因无情天难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

B.岁岁重阳——自然界从不会因为人事变化而改变它的运行规律,年年重阳节都会如期而至。

C.战地黄花分外香——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野花都比以往更芬芳。可见红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诗人。

D.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秋风比春风更强劲,秋景比春景更壮阔;后一句更表现出诗人乐观、开阔的情怀。

2.下片上句刚说不似春光,下句又马上说胜似春光,是不是自相矛盾?请说明理由。(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