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6分,每小题3分)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6分,每小题3分)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距关,毋诸侯       内:通,接纳

B.君安与项伯有       故:故事,往事

C.备他端之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指意外的变故

D.旦日不可不自来谢项王   蚤:通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私见张良,具告事    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韩王送沛公      固不如也。且之奈何?

C入,具告沛公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壮也,犹不如人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4分)

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3分)

3)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3分)

 

1.B 2.D 3. (1)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他一向与留候张良交好。 (2)秦朝时他与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 (3)我进入函谷关,丝毫财物不敢据为己有,登记官吏、人民,封好官府库房,来等待您的到来。 【解析】 1. 试题分析:B项“故”意思是“老交情”。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D项中两个“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A项前一个“以”作介词,把;后一个“以”作连词,因为。B项前一个“为”作介词,替;后一个“为”作介词,对。C项前一个“乃”副词,于是,就;后一个“乃”副词,竟然。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本题在解答是应重点关注“素”、“善”、“游”、“活”、“秋毫”、“近”、“籍”等字及判断句的句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习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订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1.对第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惨案发生后,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的怀念刘和珍,可见正义的力量并没有屈服于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诬为暴徒的遇难者。

B.文章开篇以中华民国纪年,之后又提到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剌,所谓民国,竟屠杀自己开办的学校的学生,何以为民国

C我独自在礼堂外徘徊是因为作者内心脆弱,无力承受礼堂内那种悲凉的气氛,所以在外徘徊,思索,借以排遣心中的悲愤。

D.正告:郑重地告诉。因为刘和珍生前非常喜爱鲁迅的文章,即强烈地追求进步、渴求真理,所以程君认为鲁迅先生应忍住悲愤写文章来纪念她。

2.对第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编辑的期刊,由于其进步性、革命性强,常常受到反动当局的查禁和销毁,往往有始无终指的就是这种情形。

B这样的生活艰难指刘和珍生活比较拮据,但为追求真理,她仍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

C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的,说明程君的想法作者自己一样有;而则表明想法由来已久,并不是因程君的提醒才有。

D.两次写只能如此而已,既抒发作者对敌人白色恐怖的愤慨之情,也表达了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纪念烈士的理智、坚定和勇敢。

3.下列各项对文章第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是因为反动派制造流血惨案,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的阴险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和愤怒已经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了。

B浓黑的悲凉浓黑这一形容色彩的词语来形容悲凉,让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仿佛悲凉可视可触可感,而且是极度的悲凉和冰冷。

C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它们是指几个所谓的学者文人

D.鲜血洋溢在自己的周围,以至艰于呼吸视听,这都是可以感觉到的,这样,就不仅把青年流血之多,自己郁闷、悲痛之深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而且把非人间的令人窒息的特点,活生生地具体化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洪灾过后,医院里腹泻患者明显增加,主要是因为这些患者吃了一些因天气炎热而迅速变质的食物和饮用了被污染的水造成的。

B.刚进入高中时,许多同学都不适应,感到时间和内容比初中紧了许多,深奥了许多。

C.虽然无家可归的人数众多,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艰苦努力,使边远地区的灾民也全部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

D.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莫言的作品开始被众人喜爱,一场莫言热正在我们周围掀起。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     ,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隔壁人家的一动一静,我们听得        ,从篱笆缝里也看得见一些情况。

穿着肥大的长袍,     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A气概   明明白白   步伐B.气势   清清楚楚   步伐

C.气势   明明白白   步履D气概   清清楚楚   步履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寂莫      喋血      厮杀      凋敝      绿草如茵

B.沧桑      苍茫      殴打      缄默      山清水秀

C.朗诵      文彩      缜密      祷告      川流不息

D.嬉笑      踌躇      怄气      震慑      貌和神离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团劲(qiúxìng身不恤(sǔn

B.百zhāi长歌哭(dàng

C.整chì刻(qǐng然神伤(àn

D.浸血(dié堂(nòng不驯(à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