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从孔子、杜甫、贝多芬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

请从孔子、杜甫、贝多芬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要求: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的境遇;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内容充实;60-100字。(4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是一个真君子,他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志向;他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执著;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追求。竭尽全力,一生何憾?(内容2分、修辞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关键在于理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君子处事,就应该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止。由这句话的含义结合题干中所给出的人物特点回答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将这则消息改为一句话新闻。(要求:必须是单句,不遗漏要点,30字以内)。(4分)

根据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将对实施多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将有助于中国人口实现更加均衡的增长,同时不会造成人口激增。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计划生育、提倡独生子女以来,中国人口总规模得到有效控制,但也出现了生育率下降、老龄化步伐加快等问题。有专家说,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少出生4亿人口,这是积极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人口迅速老龄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习题。(18分) 

老海棠树

史铁生

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带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干校。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的成分随了爷爷算地主。虽然我那个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归天,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说什么?人家说: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年的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容。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 

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对奶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表现了对奶奶认识的变化和感情的深化。

B.文中第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类比的艺术手法,写出了老树枝桠的粗壮,突出了老海棠树的

C.本文段写奶奶为了贴补家用而忙于劳作,一刻不闲。尽管得不到儿孙的理解,也一直坚持劳动。

D.本文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表现了对奶奶深深的怀念和愧疚之情。

E.本文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如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

2.根据段对奶奶的描写,概括奶奶的形象特点。(4分)

3.作者为什么写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4分)

4.本文以老海棠树为题,你认为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长沙》)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沁园春·长沙》)

3.                     ,冷漠,凄清,又惆怅。(《雨巷》)

4.撑一支长篙,                   。(《再别康桥》)

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记念刘和珍君》)

6.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7.己所不欲,               。(《论语·卫灵公》

8.岁寒,                   。(《论语·子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习题。(8分)

郑敏

根从很远处伸来

走过了几千年的地下通道

当我想去除掉它

好种上光辉的花朵

我追踪着,挖掘着

直到,猛抬头

看见一棵美丽的大树

我用带血的手指

画着避邪的符号

我知道我挖不了它

它是我们的坟墓的母亲

1.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2.诗歌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限划6处)(4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