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虞美人》

2                  ,谈笑间                  。《念奴娇 赤壁怀古》

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 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 (3)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

严  仁

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柂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严仁,字次山,号樵溪,邵武(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一曲危弦断客肠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5分)

2.下片在写景抒情上有什么特点?结尾句让人联想到李煜的哪两句词?(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敬者,齐人也。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逾句注,二十余万兵已业行,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为官,今乃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后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矣。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封信侯。

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终,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奈何?刘敬对曰: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厚奉之,彼知汉嫡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讽喻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

                                                (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句注:山名,即今山西省代县西北雁门山。 阏氏:匈奴王后的称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此宜夸见所长。(矜:夸耀、矜夸。)

B.匈奴其壮士、肥牛马。(匿:隐藏。)

C.天下初定,士卒于兵。(罢:免去、解除。)

D.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厚奉之。(遗:给予、赠送。)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刘敬劝说高祖和亲理由的一组是(3分)(    )

未可以仁义说也然恐陛下不能为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

因使辩士讽喻以礼节 兵可无战以渐臣也  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①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敬出使匈奴,识破了匈奴布设的假象,建议高帝伏奇兵以制敌,表现出他的真知灼见。

B.刘邦没有接受刘敬的建议招致失败,但很快意识到刘敬的分析透辟入里,所经斩前使以自责,赐封刘敬以示其功。

C.冒顿不讲伦理,杀父代立,所以刘敬推演出,用修文德以来远的仁义道德可以不会使匈奴感化。

D.刘敬劝高帝与匈奴和亲,在当时是明智之举,而因为吕后的坚决阻止,鲁元公主才没有和亲嫁给冒顿。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

译文:                                                                

2)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讽喻以礼节。

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对于南方居民而言,竹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以竹子为主要原料的工厂、作坊星罗棋布。有的地方以竹林、竹楼和系列竹产品开展旅游业,游客云集。其实,在远离竹林的北方,也是须臾离不开竹子的。吃饭的竹筷,铺的竹席,织衣、烤肉串的竹针,剔牙的牙签,居室的竹帘,真是俯拾皆是。至于工程用的脚手架、跳板,打鱼用的桅杆、网竿、撑竿,竹篙,葡萄、豆角、黄瓜、西红柿等作物用的架竿,大多是竹子。就连我国最北部边境的黑龙江里,也有上下漂流的竹排。所以,从竹子的使用范围之广来说,把竹子叫作中华竹是再恰当不过的。

把竹子称为中华竹,还因为竹子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包括礼、乐、书、数、兵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一场《灿烂文明》中最精彩的一段当属竹简操了。演员们手持竹简表演,精彩绝伦。这竹简便是用竹片穿成的书——中国最早的书。韦编三绝里的,就是孔子读的《周易》,是用牛皮绳把竹简编在一起的。后来的四书五经,都是竹简书。再说乐,古代的音乐被称为丝竹管弦,这里的指的正是竹乐器,包括笙、管、笛、箫等。书法更离不开竹,用竹管插上兽毫就是笔,用笔又叫握管,字当然要写在竹子上,成语罄竹难书由此而来。算术用的筹是竹子做的,由发展到筹划,再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足见的重要。兵指的是战争。战争的主要武器——“,就是竹子做的,字义从竹而来。最早的盾、云梯、陷阱都离不开竹。现代的竞技体育有好多项目来自竹,如跳高、撑杆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在古代建筑中,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使用,创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固耐久的建筑奇迹,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便是最好的例证。

在成语词典里,带字的词语非常多,诸如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势如破竹竹节松贞青梅竹马等。文人墨客的诗文书画,好多以竹为题材。刘禹锡的竹含天籁清商乐,水绕庭台碧玉环,白居易的露荷散清香,风竹含疏韵都是咏竹的佳句。郑板桥则终其一生以画竹为乐趣,他的《竹石图》中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的诗和画堪称双绝。如今,以竹为题材、背景的文学作品、绘画、工艺品、编织品、装饰物比比皆是。带汉卿(汗青)等字眼的人名更是无法统计,关汉卿用戏剧为民请命而千古流芳,张汉卿以兵谏救国而青史留名。陶渊明笔下的良田美池桑竹,是世外桃源的自然特征。竹林七贤竹林中饮酒赋诗吹管潇洒一生。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大多选址于竹林,他们都以竹的精神品格而自省、自悟、自喻。难怪观世音菩萨的对联也用了碧莲台上主,紫竹林中仙

                                            (选自郑徳忱《中华竹》)

1.下列关于中华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远离竹林的北方,竹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吃饭的竹筷,铺的竹席,织衣、烤肉串的竹针,剔牙的牙签,居室的竹帘,真是俯拾皆是。

B.竹子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包括文学、音乐、书法、建筑等各个方面。在古代,甚至战争都离不开竹子。

C.竹在古代建筑中也有应用。赵州桥就是古人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使用,创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固耐久的建筑,赵州桥并由此而举世闻名。

D.带字的成语非常多,现代社会,以竹为题材、背景的文学作品、绘画、工艺品、编织品、装饰物也比比皆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竹子在南方居民的生产、生活中很重要。竹子被利用于工厂建设,竹林、竹楼和竹产品被加以利用开展旅游业。

B.中国最早的书,便是用竹片穿成的竹简。后来的四书五经都是用牛皮绳等物把竹简编在一起的竹简书。

C.文人墨客以竹为题材的诗文书画有很多,郑板桥终其一生以画竹为乐趣,他的《竹石图》堪称诗画双绝

D.用竹管插上兽毫就是笔,用笔又叫握管,字当然要写在竹子上,所以说,古代的书法更离不开竹。

3.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3)

A.其实,在远离竹林的北方,也是一会儿都离不开竹子的。就连我国最北部边境的黑龙江里,也有上下漂流的竹排,可见,竹子的使用地域很广。

B.古代的诗书、音乐、书法、算数、战争都和竹子有关。在现代,竹子也应用于生活的多个方面。

C.古代战争用到的的盾、云梯、陷阱都离不开竹。现代的竞技体育有好多项目来自竹,如跳高、撑杆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

D.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都选址于竹林,可能是他们都以竹自省、自悟、自喻,而且这些场所有时也通过对联来表达对竹子的推崇,可见竹子在文人心中的地位之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城市夏日,大雨滂沱,一摩托车停在齐腰深的水中,车上坐着一个穿蓝色雨衣的人,在雨中一动不动待了好几个小时。一些路人见状,以为这个人疯了,纷纷拍照发微博,以示嘲笑。

后经记者调查,才发现他是市政管理所工作人员,他站在那里是为了守卫一个下水道旁的井口。原来该井盖被大水冲走,为了避免危及行人安全,他站在那里提醒过往行人绕行。知道真相后,大家纷纷盛赞他的忠于职守,认为他传递了正能量。当初自以为是地发微博的人也受到了大家的谴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仿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式,要求结构相似,语意完整。(6分)

从古至今,分别都是使人痛苦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燕太子丹与荆轲之间的壮别             ,这是                          ,这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