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徐子曰:“仲尼亟①称于水,曰‘水哉,水...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选自《孟子离娄下》)

【注】 亟:屡次。混混:水流丰沛浩荡的样子。盈科:水注满低洼处。

1.此章用流水的特点来比喻学习,为什么说为学要如流水,盈科而后进? (2分)

答:                                                                                     

2.在这首水的赞美歌中,孟子以水比喻人的道德品质,孟子赞扬的是什么?批评的又是什么?(4分)

答:                                                                                     

 

1.因为水流遇到坑洞,必先填满,再继续向前流。(1分)而为学也必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一如水的“盈科而后进”。(1分) 2.孟子赞扬的是“有源之水”的本性:即有永不枯竭的安身立命之本,有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有为远大目标而不断进取、自强不息的高尚情怀。(2分)批评的是“无本之水”:即名誉声望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的沽名钓誉的现象。(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分析“盈科而后进”的原因,要抓住后面孟子所说“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来理解,如果不能持续满盈,流水很快就会干涸,因此说学习如流水,“盈科而后进”。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考查“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与“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这两句话的理解。换言之,一个人要想成功要有永不枯竭的安身立命之本,有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而不能做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的沽名钓誉的事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参考译文:徐子说:“孔子对水有极高的评价,他说:‘水呀,水呀!’对于水孔子取哪一点呢?”孟子说:“源头里的泉水滚滚涌出,日夜不停,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最后流入大海。有本源的事物都是这样,孔子就取它这点罢了。如果没有本源,像七八月间的雨水那样,下得很集中,大小沟渠都积满了水,但它们的干涸却只要很短的时间。所以,声望超过了实际情况,君子认为是可耻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任选一题作答。(5分,100字左右)

1)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中的故事,请问:歇后语讲述的是什么计策?为什么要实施这个计策?具体过程如何?结果怎样?

                                                                                         

2岂有此理!聂赫留朵夫同收拾好皮包的律师一起走进接待室时说,这样明明白白的案子,他们还要死扣形式,把它驳回。真是岂有此理!这里被驳回的是什么案子?为什么被驳回?请简述。    (《复活》)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刘备没了甘夫人,周瑜设下美人计,以孙权妹妹为诱饵,骗刘备到东吴,却被诸葛亮识破,他将计就计,派大将关羽陪刘备过江到甘露寺招亲,并授以锦囊,孙权之妹与刘备结亲后随其回到荆州,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国演义》)

B.诸葛亮隆中对策,向刘备提出联吴抗曹的立国之策,表明了他的政治家的远见,后来的形势发展完全证明其谋划的正确可行。                           (《三国演义》)

C.马超在西凉太守韩遂的帮助下兴兵为马腾报仇。马超亲自带一队人马向曹军冲杀。曹操大败,为了掩饰身份,先是丢弃所穿的红袍,后又割断长胡子,最后又扯着旗角包颈而逃,幸亏曹洪等人赶来,曹操才得以脱身。                         (《三国演义》)

D.玛丝洛娃是一个被污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典型,她先是被主人驱赶,继而被贵族少爷聂赫留朵夫诱骗,落到生活底层。                               (《复活》)

E.聂赫留朵夫向玛丝洛娃表示要跟她到西伯利亚去,玛丝洛娃重新爱上聂赫留朵夫,完全按照他希望她做的去做了,戒了烟酒,不再卖弄风骚。                    (《复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答题。(6分)

度大庾岭

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注】宋之问,初唐诗人。公元705年春,宋之问被贬为泷州参军,此诗是他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大庾岭,在今江西大余县和广东南雄县交界处,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因岭上多梅花,也称梅岭。轺(yáo):马车。翥(zhù:飞。西汉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1.颔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作简要分析。(3分)

 

2.有人评论本诗,诗人被贬之后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情绪,请结合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做简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以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于战场,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会马谡败于街亭,亮拔将西县千余家及维等还,故维遂与母相失。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

十二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延熙元年,随大将军蒋琬住汉中。琬既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六年,迁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十年,迁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是岁,汶山平康夷反,维率众讨定之。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于洮西。胡王治无戴等举部落降,维将还安处之。十二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维粮尽退还。明年,加督中外军事。复出陇西,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间狄道、临洮三县民还。后十八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维却住钟题。

                                                (节选自《三国志·姜维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羌、戎叛乱        值:赶上……的时候      B.亮维为仓曹掾       辟:征召

C.当遣宫            诣:到……去            D.兼其才武           负:背负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姜维有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 3分)

汶山平康夷反,维率众讨定之。     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

兼负其才武。                     姜伯约甚敏于军事。

维等乃俱诣诸葛亮。               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

A②③⑥    B③⑤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姜维担任中郎官职是因为父亲在平息羌、戎族叛乱中,挺身保卫郡太守而死有关。

B.姜维与母亲失散后,投奔了诸葛亮,诸葛亮称赞他,说他深解兵意,才力过人。

C.胡人头领治无戴等人带领整个部落投降姜维,姜维带领他们返回并好好安置他们。

D.天水郡太守在巡视途中趁夜逃走,这是太守自己的疑心所致,与姜维没有关系。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1) 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3)

 

(2)  十二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3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小题1分)

1.五更鼓角声悲壮,                  。           (杜甫《阁夜》)

2.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3.熊咆龙吟殷岩泉,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                       ,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5.心非木石岂无感?                   。          (鲍照《拟行路难》)

6.                     ,画船听雨眠。           (韦庄《菩萨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