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以下选段主要体现了孔子的哪两种重要思想(原则)?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

以下选段主要体现了孔子的哪两种重要思想(原则)?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答:                                                                                     

 

中庸之道,因材施教。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句的意思“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就可揣摩出孔子的中庸之道与因材施教的思想。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概括题(4分,各1分)

《论语》《孟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其中大量的语言已转化成今天的成语。请从以下选段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

孟子曰: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

孟子曰: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

 

查看答案

对以下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A.齐宣王对汤放桀、武王伐纣的举动提出质疑,认为那是以下犯上。

B.孟子认为桀、纣都是独夫,流放或讨伐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C.孟子认为君臣要各守其道,如果君不像君,便不能责怪臣不像臣。

D.孟子严厉警告齐宣王,如果他敢贼仁贼义,就要被流放或被讨伐。

 

查看答案

对以下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A.孔子诲人不倦                  B.孔子从谏如流

C.子路当仁不让                  D.子路学而不厌

 

查看答案

下列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强调要举一反三,说明他重视启发教育。

B尝独立,鲤趋而过庭。孔鲤接受庭训,说明母亲育我辛劳,要施行孝悌。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主张推恩,这有助于实现人和。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主张教化百姓,目的是使百姓依礼而行。

 

查看答案

孔子对从政的基本态度是:政治清明时,应积极贡献心力;若执政者失道,则暂时退出权力结构。下列《论语》文句,表现这种态度的一项是(      )

A.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B.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C.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D.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