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6分) 景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好勇力,崇乐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6分)

景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好勇力,崇乐以从嗜欲,诸侯不说,百姓不亲。公患之,问于晏子曰:古之圣王,其行若何?

晏子对曰:其行公正而无邪,故谗人不得入;不阿党,不私色,故群徒之卒不得容;薄身厚民,故聚敛之人不得行;不侵大国之地,不耗小国之民,故诸侯皆欲其尊;不劫人以甲兵,不威人以众强,故天下皆欲其强;德行教识加于诸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故海内归之若流水。今衰世君人者,辟邪阿党,故谗诌群徒之卒繁;厚身养,薄视民,故聚敛之人行;侵大国之地,耗小国之民,故诸侯不欲其尊;劫人以兵甲,威人以众强,故天下不欲其强;灾害加于诸侯,劳苦施于百姓,故仇敌进伐,天下不救,贵戚离散,百姓不兴。公曰:然则何若?对曰:请卑辞重币以说于诸侯,轻罪省功,以谢于百姓,其可乎?公曰:诺。

于是卑辞重币而诸侯附,轻罪省功,而百姓亲,故小国入朝,燕鲁共贡。

墨子闻之曰:晏子知道,道在为人,而失为己。为人者重,自为者轻。景公自为而小国不与为人而诸侯为役则道在为人而行在反己矣。故晏子知道矣。

(选自《晏子春秋》)

[]省功:减免劳役。

1.“∕”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2分)

  景 公 自 为 而 小 国 不 与 为 人 而 诸 侯 为 役 则 道 在 为 人 而 行

在 反 己 矣 。

2.全都属于晏子提出的古之圣王治国之道的一组是(2分)(    )

其行公正而无邪                不阿党,不私色

诸侯皆欲其尊                  慈爱利泽加于百姓

劫人以兵甲,威人以众强        轻罪省功,以谢于百姓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②④

3.下面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齐景公轻视诸侯和百姓,好勇纵嗜,导致国家内外交困。当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便向晏子求教。

B.晏子以古之圣君和今之昏君的治国之道作对比,目的在于让齐景公知道宽厚爱人的重要性。

C.齐景公依晏子的开导行事,其结果虽然违背了个人的利益,但却获得了诸侯附百姓亲的好处。

D.墨子听说此事后,称赞晏子懂得治国之道,明白为人者必受人尊重、为己者将被人轻视的道理。

 

1.(2分)景公自为(∕)而小国不与∕为人(∕)而诸侯为役∕则道在为人(∕)而行在反己矣。 (括号处的断句为可断可不断,故不做要求。“小国不与”之后和“诸侯为役”之后必断。错划或漏划一处扣1分,扣满2分为止。) 2.D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翻译中的断句。解答时要先回到上下文语境中,心中默译一遍,翻译时要关注句中的名词、动词、重点虚词,例如本句中的“为、而、则”,这些地方有可能就是应该断开的地方,再根据翻译用斜线断开。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③是古之圣王治国有道的结果;⑤是当今衰世君王的做法;⑥晏子向齐景公提出的建议。解答类似题目要善于运用排除法,根据③可排除AB,再揣摩⑤⑥就可选出正确答案。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齐景公改错后使得“诸侯附”,“百姓亲”,这符合齐景公个人的根本利益,因而说“违背了个人的利益”有误。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参考译文: 景公对外傲慢诸侯,对内轻视百姓,喜欢武力,崇尚享乐以致放纵嗜欲,诸侯不喜欢他,百姓不亲附他。景公很担心这种处境,问晏子说:“古代的圣王,他们的行事怎样?” 晏子回答说:“他们行事公平正直而没有邪念,所以谗诌的人不能接近,不袒护私党,不偏爱女色,所以结党聚众的人不被容忍;自身节俭而对百姓供养丰厚,所以贪婪聚财的人不敢横行。不侵占大国的土地,不耗损小国的民力,所以诸侯都希望他地位尊崇;不用武力胁迫别人,不以人多势大去威逼别人,所以天下人都希望他强盛;他用自己的美德言行教诲诸侯,用慈爱恩惠对待百姓,所以四海之内的人像流水归大海一样归附他。现在衰世的国君,行为乖僻而袒护私党,所以谗诌阿谀和结党聚众的人多了起来;自身供养丰厚,而对百姓供养微薄,所以贪婪聚财之人就横行一时。侵占大国土地,耗损小国的民力,所以诸侯不想尊崇他;用武力胁迫别人,凭人多势众威逼别人,所以天下人都不希望他强大。给诸侯带来灾害,给百姓带来劳苦,所以仇敌攻打他的时候,天下人都不去救援,公卿王族纷纷逃散,百姓也不亲附。”景公说:“如此那将怎么办?”晏子回答说:“请以谦逊的言辞和厚重的财物,游说诸侯,减轻刑罚免去劳役,来向百姓谢罪,这可以办到吗?”景公说:“是。” 于是景公用谦逊的语言、厚重的财物游说诸侯,诸侯归附他,减轻刑罚减免劳役,百姓也亲附他,因此小国入齐朝拜,燕国、鲁国一起前来进贡。 墨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晏子懂得治国的方法,治国的方法在于为别人,失策在于为自己,为别人着想的人就受到尊重,为自己着想的人就被轻视。景公为自己着想,而小国不亲附他,为别人着想,而诸侯都甘心被他役使。这就是治国之道在于为别人着想,行为要能反躬自求。所以晏子懂得治国之道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2分)

译: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分)

译: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2分)

译:                                                                                      

 

查看答案

按要求分别指出下面句子的特殊句式(填序号)(4分)

将有事于西畴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急于星火

《齐谐》者,志怪者也     之二虫又何知?        而刘夙婴疾病

富贵非吾愿               彼且恶乎待哉?

(1)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句:           (2)宾语前置句:          

(3)被动句:              (4)判断句:             

 

查看答案

按要求分别对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进行归类(填序号)(3分)

扶老以流憩                     琴书以消忧

徐孺陈蕃之榻                   雄州列,俊采

奚以之九万里而为               当敛裳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动词: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5分)

1.时矫首而观                 遐:          

2.翳翳以将入              景:          

3.承化以归尽               聊:          

4.披绣,俯雕甍              闼          

5.遥襟畅,逸兴飞         甫:          

6.天高地,觉宇宙之无穷       迥          

7.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8.我决起而飞,榆枋而止       抢:           

9.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三秋:               

10.寻蒙国恩,臣洗马           除:           

 

查看答案

名言名句填空(6分)

1.引壶觞以自酌,               (《归去来兮辞》)

2.               ?曷不违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

3.山原旷其盈视,                 。(《滕王阁序》)

4.                    ,彩彻区明。(《滕王阁序》)

5.既无伯叔,                      ,晚有儿息。(《陈情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