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离魂记 (唐)陈玄祐 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离魂记

(唐)陈玄祐

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幼女倩娘,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镒常器宙,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

后各长成。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寮之选者(有位优秀的幕僚)求之,镒许焉。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宙阴恨悲恸,决别上船。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声甚速,须臾至船。问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泣曰:君厚意如此,寝食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投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倍道兼行,数月至蜀。

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之下,何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遂俱归衡州。

既至,宙独身先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惟亲戚间有潜知之者。后四十年间,夫妻皆丧。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玄祐少常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叔祖,而说极备悉,故记之。

                                        (选自《太平广记》卷三五八,略有改动)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             寤寐:醒着睡着,时时

B.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                 跣足:光着脚

C倍道兼行,数月至蜀                 倍道:离开大路

D在舟中                           见:通,现今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倩娘对王宙情深意重的一组是(3分)(   )

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              女闻而郁抑

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                  覆载之下,何颜独存

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            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倩娘和王宙长大以后,暗中相恋。张镒却言而无信,应允了他人提亲。

B.王宙因为意中人倩娘被张镒另许他人,心生不满,借故远走京城。临行前与倩娘密约私奔。

C.当舟中倩娘与闺中倩娘合为一体,衣裳也重合,始知当初追随王宙而去的乃是倩女离魂。

D.小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奇幻,情节曲折,倩娘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形象。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镒常器宙,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3分)

 

2)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投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4分)

 

3)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3分)

 

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3)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 有 之 父 兄 当 以 为 忧 不 可 以 为 喜 也 切 须 常 加 简 束 令 熟 读 经 学 训 以 宽 厚 恭 谨 勿 令 与 浮 薄 者 游 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选自《陆游家训》)

 

1.C 2.D 3.B 4. (1)张镒很器重王宙,经常说:“将来定当把倩娘嫁给王宙做妻子。”(“器”1分,“之”指代王宙而不是“你”1分,整句意思1分。) (2)如今父亲强行改变我的意愿,而我又知道你对我情深似海不会改变,我想要投身侍奉报答你,所以逃亡出来投奔你。(“夺”1分,“易”1分,“投身奉报”1分,“亡命来奔”1分) (3)我从前不肯辜负你的情义,背弃了礼仪伦常和你私奔。到如今和双亲隔绝分离,已经足足五年了。(“曩日”1分,“恩慈”1分,句意1分) 5.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需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倍道:兼程而行,指一日走两日的路程。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①②③⑤都能表现倩娘对王宙情深意重。④表现倩娘对父母的愧疚。⑥表现了肉体与离魂相合前的喜悦。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王宙临行前并未与倩娘密约私奔。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此类断句题目在断句时一定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能段破句子的意思。所以,一定要在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以及这个句子的意思来思考断句,尤其是要抓住关键词(介词、语气助词、连词等等)。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武则天天授三年(692年),清河郡有个张镒,因为到衡州做官,就在那里安了家。张镒性情简淡好静,少有知音朋友。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长女早年夭折,幼女名唤倩娘,端庄美丽,无人能及。张镒的外甥王宙是太原人氏,自小就聪明有悟性,貌美有风仪。张镒很器重王宙,经常说:“将来定当把倩娘嫁给王宙做妻子。” 渐渐地,倩娘和王宙各自长大了。他们私下里时时彼此爱慕思念,家人却并不知道。后来张镒有位优秀的幕僚向张家求亲,张镒就同意了。倩娘听说此事,郁郁寡欢;王宙知道后也深深怨恨。随即,王宙托词说应当调任,向张家请辞,希望去京城。张家劝止不住,于是厚礼相待送走了外甥。王宙心中暗暗悲怆,与舅舅告别上了船。傍晚时分,船行水路穿过山峦停在了数里之外。半夜里,王宙辗转不眠,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赶来,步履非常迅速匆忙,片刻间就到了船边。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倩娘赤着脚徒步追来。王宙欣喜若狂,抓住倩娘的手问她为何而来。倩娘哭泣着说:“你的情谊是如此厚重,我即使睡梦里都感念。如今父亲强行改变我的意愿,而我又知道你对我情深似海不会轻易改变,我想要投身侍奉报答你,所以逃亡出来投奔你。”王宙从未期望过,欢欣雀跃。于是就将倩娘隐匿在船中,连夜船行而去。两人加速赶路,不出数月就到了四川。 又过了五年,两人已经生了两个儿子,与张镒更是音信断绝。倩娘常思念父母,常常对着王宙哭泣说:“我从前不肯辜负你的情义,背弃了礼仪伦常和你私奔。到如今和双亲隔绝分离,已经足足五年了。活在天地间(天覆地载)却不能对父母尽孝,我还有什么脸面呢?”王宙听了,也为妻子的话伤心,说:“我们这就将要回去,再也不必为远离双亲而痛苦。”于是夫妻二人一起回到了衡州。 等到了衡州,王宙独身一个人先到了舅舅张镒家中,说明了自己带走倩娘的事,并谢罪。张镒诧异道:“我女儿倩娘明明卧病家中已经好几年了,你怎么这样胡说呢!”王宙说:“倩娘现在就在船上!”张镒大惊,忙派家人去察看,果然看到倩娘坐在船中,神情怡然欢畅,见到来验看的家人,还询问说:“我父母是否安康?”家人感到奇怪,急忙跑回来报告张镒。此时内室中卧病多年的女儿听闻后也欢喜地起身,梳妆更衣,笑逐颜开却不说话,这倩娘走出闺房与从外归家的倩娘相遇,二人身形叠合融为一体,就连衣服都是重合为一样。张家觉得这件事终究是离奇不正,于是隐瞒不说。只是偶有暗中知道的亲戚。后来又过了四十年,王宙、倩娘夫妇过世了。他们的两个儿子因为孝廉而获取了功名,当了县丞和县尉。 我年少的时候常常听说这个故事,或雷同或相异,有人说是假的。唐代宗大历年末(779年),我遇见了莱芜县令张仲规,他向我详细讲述了这个故事的本末。因为张镒是他的堂叔祖,而且他讲述得十分细致完备,我因此记录下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文言句式的角度,对下列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见犯乃死,重负国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而彼且奚适也   

今臣亡国贱俘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

对下列活用的加点字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左右欲相如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

而后乃今将图            宾主尽东南之          臣具以表,辞不就职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于是相如前进缶        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腹犹果然   惆怅而独悲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于是秦王不,为一击缶(高兴)      见犯乃死,负国(更加)

B衡少善文(连缀,写)              彼且乎待哉(何,什么)

C本图宦达,不名节(怜惜)          奉圣朝,沐浴清化(及,至)

D门衰薄,晚有儿息(福气)          遥襟畅,逸兴遄飞(刚刚,顿时)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道家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学派,其核心思想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的代表人物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和战国时期的庄子。

B.《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全面真实地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它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C.《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编撰者罗贯中以刘蜀集团为中心,以时间为顺序,全景式地反映了蜀(汉)、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D.古人纪年,主要有王公纪年、帝王纪年和干支纪年等三种。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五十年周而复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