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2分) 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 世界越来越喧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12)

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

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

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曾经有一个时代,广大的世界对于我们只是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说,我们每个人都被锁定在一个狭小的角落里,如同螺丝钉被拧在一个不变的位置上。那时侯,我刚离开学校,被分配到一个边远的山区,生活平静而单调。日子仿佛就此停止了,不像是一条河,更像是一口井。

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错了。我也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道动荡不宁的急流。

而现在,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跌宕之后的平静。在经历了许多冲撞和曲折之后,我的生命之河仿佛终于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成一片浩淼的湖泊。我曾经流连于阿尔卑斯山麓的湖畔,看雪山、白云和森林的倒影伸展在蔚蓝的神秘之中。我知道,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

我的日子真的很安静。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与我无关。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外面各种寻欢作乐的场所和玩意也都与我无关。我对这样的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

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侯,饱涨的生命力需要向外突奔,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托尔斯泰曾说:“随着年岁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人们或许会把这解释为衰老的征兆,但是我知道,即使是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更富有生命力。或者毋宁说,惟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发展。

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就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内在的精神世界里。在那里我们最为深切渴望的,乃是在成就之上的安宁。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他接着又说明:“上帝就是灵魂里永远在休息的情爱。”他所说的情爱应该是广义的,指创造的成就、富有的精神以及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的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热闹也可以是有内容的。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追求为目标,那么,不管表面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因为它们总是让我想起了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1.“我”的生活经历了从像“一口井”到像“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河”,再到如“浩淼的湖泊”这样的变化过程,请用文中的词语依序概括各阶段的特点。(各不超过5个字)(3分)

2.根据文意,具体说明文中“某种热闹”的含义。(2分)

3.请写出作者借画线句表达的具体思想。(3分)

4.文章引用托尔斯泰、泰戈尔及莎士比亚的话有何作用?(4分)

 

1.平静单调(或“封闭静止”);动荡不宁(或“奔腾起伏”、“冲撞和曲折”);丰富的安静。(3分) 2.在生命力饱涨的阶段,以对生活的极大热忱不断追寻自己的目标、理想,探索实现理想的途径。(2分)(表达相同和相近意思的酌情给分)若答“饱涨的生命力需要向外突奔,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给1分。 3.丰富的安静不是死寂的静止;正因为拥有内在丰富的精神世界,才使人能够摆脱虚名浮利的诱惑,拥有平静的心境。(意思对即可)(3分)。 4.(1)借引用表明对生命的看法——人应该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富有。(2分)(2)丰富了文章内容,使观点表达更透彻有力,使文章富有文采。(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关键词语的能力。要理解题干中“一口井”“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河”“浩淼的湖泊”的特点,然后从文中选取能够体现这种特点的词语,并依据不超过5个字的要求回答。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要结合句子来分析,不能把词语孤立理解。结合文中最后一段“一种精神追求为动力,一种精神价值追求为目标”和倒数第三段组织答案。答案中不能缺少“追寻自己的目标、理想,探索实现理想的途径”。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结合文中画线句子的段落和倒数第二段组织答案。作者写湖实际上是写人,重点理解“湖的深邃”和“湖面寂静如镜”是指“内心的丰富”和“心境的平静”。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通过引用使语言更有说服力、权威性,增强文采美、文化含量。文章引用托尔斯泰、泰戈尔及莎士比亚的话,一是表明对生命的看法,二是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富有文采。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9分)

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起来,讲出这个真理——“我们相信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所有的人生而平等”。

我有一个梦想,从前奴隶的后嗣和奴隶主的后嗣,有一天,可以在佐治亚州红色的山峦上,平起平坐,兄弟相称。

我有一个梦想,即如蒸发着热气的密西西比州,蒸发着不平等的热气、蒸发着欺压者的热气,有一天,将会转化为自由正义的绿洲。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再没有人以肤色来评价我的孩子,而单单看中品格内涵,因为他们将活在一个平等的国家,再没有种族歧视。

今日,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在种族主义者猖獗的阿拉巴马州,在州长仍就仲裁及决绝执行联邦政府法令大放厥词的阿拉巴马,有一天,黑人男孩女孩,和白人男孩女孩,可以无拘无束地手牵着手,情同手足。

今日,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一切山洼都要填满,大小山冈都要夷平,高高低低的要改为平坦,崎崎岖岖的必成为平原,上帝的荣耀必然显现,凡有血气的,必一同看见。

这是我们的希望,这是我们回南部去时要带回的信心。凭借这信心,我们能够把绝望的大山,凿成希望的石块;凭借这信心,我们能够将我们国家刺耳的争吵声,转化为歌颂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乐章;凭借这信心,我们可以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挣扎、一起为自由奋斗,因为我们深深知道有一天会一同获得自由。

1.结合文章背景,说说作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15个字以内)(2分)

2.以上文段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3.“凭借这信心,我们能够将我们国家刺耳的争吵声,转化为歌颂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乐章。”请结合全文内容,探究这句话的深刻含义?(3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2.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3.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4.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5.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6.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7.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8.丰草绿缛而争茂,                     。(欧阳修《秋声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5分)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1.诗歌描写的是      时节,简析诗中的哪些景象表现了这个时节的特点?(3分)

2.“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庭中始为篱,为墙。        已:不久

B.客逾而宴。                庖:厨房

C去,以手阖门。            比:比较

D.令人长不自禁。            号:哭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指叩门扉曰                 臣险衅,夙遭闵凶

B.先妣抚甚厚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

C.家有老妪,尝居此             州司临门,急星火

D.汝姊在吾怀,呱呱泣           涂有饿莩不知发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3分)

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3分)

4.请用斜线(/)给下文断句,只断6处。(3分)

余 读 归 震 川 文 之 为 女 妇 者 一 往 情 深 每 以 一 二 细 事 见 之 使 人 欲 涕 盖 古 今 事 无 巨 细 唯 此 可 歌 可 泣 之 精 神 长 留 天 壤

                                                  (黄宗羲《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因此,只有喜欢聆听的民族,才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①他们只会坐井观天

②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们的进取

③他们只会浅尝辄止

④贪欲和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⑤他们只会穷兵黩武

⑥浮躁和短视制约了他们的识见

A.④⑤⑥③②①                          B.①②⑤④③⑥

C.⑤④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