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8分) (1) , 。登白蘋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8分)

1                            。登白蘋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屈原《湘夫人》)

2)丞相祠堂何处寻?錦官城外白森森。                           

                                           (杜甫《蜀相》)

3              ,须行即骑访名山。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鼎铛玉石,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3)且放白鹿山崖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4)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5)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鹊桥仙    吴潜【南宋】

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痴儿騃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

【注释】騃(ái):傻。

1.请对该词上片中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作简要赏析。

2.该词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外而臼中。其下唯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莱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鉤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洩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为乐,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注释】处:指处州府,治所在浙江丽水县。(wā)低洼地。陨箨(tuò):落下的笋壳。蓺():种植。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外而臼中      岸:水边的陆地。    B野蜂其间             巢:巢穴

C积热        已:止,治,消      D必重褥,食必珍美     寝:卧室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植物中人知乐为乐

B.剑溪之水出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

C人知乐之为乐,不知苦之为乐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D苦存乃欲生刧之

3.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具体分析理解,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记叙了苦斋主人的生活情况与乐趣、言读,从而说明了苦斋命名的由来及意义。

B.文章结尾议论意在明确人们的苦乐观与孟子、赵子的大致相同,更深一层说明了命名苦斋的深意。

C作者运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化景为趣,化趣为理,启发人们正确看待艰苦的环境,直面坎坷的人生。

D.文章介绍了匡山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在这无所不的环境下,主人却能乐在其中。

4.将下列三句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小题4分)

1)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

2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

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

民间外交更能打动人心

虽然中国的改革开放迅速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但中国还没有塑造自己全球形象的国际经验。以官方声音为主的宣传使我们的话语缺少了能够满足民间需要的说服力;崛起的喜悦中夹杂的狭隘民族主义成分所产生的众多解气的话语,不仅无助于中国说服世界的努力,反而成为外国主流媒体报道中国时出现负面内容的重要原因。中国迫切需要在对国际政治和中国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培育大量具有说服世界能力的民间人士。换句话说,中国人多,中国外交更需发挥民间优势。事实上,民众有意识的参与使众多涉外活动具有了外交意义,甚至比经过精心修饰的外交表述更能打动人心。

从二战结束到中美建交这段时间,中国和美国处在敌对、猜疑、相互隔绝和互不了解的状态。基辛格担任国务卿之后说:我们仍然认为中国是我们面临的最抱敌意的国家。但他第一次到上海时,早晨抽空跑出去看了看街上的人,回来却说:中国人是一个和平的民族,脸上带着佛一样的微笑。见到面目慈祥的中国人,观念就变了。基辛格转变观念的启示,也为我们解决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提供了思路。

长久以来,西方人坚信他们的文明是世界惟一成功的文明,它们是国家治理的范本,其生活方式值得向往,有些国家推行的所谓价值观外交就是以这种意识为思想蓝本的。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却必将证明价值观外交政治视野的局限性。2007年韩中贸易额为1500亿美元,相当于韩美和韩日的总和。韩中之间每周往返航班836架次,比韩国国内航班数量都要多,韩中之间已经建立了密不可分的经济关系。韩国驻华大使金夏中最近总结说:在世界上,能与中国人用杯子喝53度白酒的只有韩国人,通过老白干的实力能说明韩中贸易额连年激增的缘由。中韩两国人士炖上一盆狗肉,盘腿上炕谈生意时可能没想到外交,但却促进了外交,所以韩国赞赏中国的发展。事实证明,通过经济活动中民众的交流,中华文明逐渐扩大了在西方的影响,西方在如何看待中国走自己选择的道路方面逐渐变得客观起来,对中国持肯定态度的声音越来越多。

中国的文化中有朋友信之近者悦,远者来的传统。现在每年有将近4000万人出国。中国人、中国资本、中国企业已经遍布全球。这是我们的优势,这么多人出去容易让外国人听到中国真实的声音。

目前,外国对中国的了解和我们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我们的宣传太像宣传,官员学者出国很怕说错一句话,民众的声音出不去,外宣就不真实了。不要担心扩大民间的声音会带来负面影响,我们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说明了民间和外界的交往越深,中国文化的影响就越大。英国首相布朗称:2025年,中国讲英语的人将超过全世界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人数。若此,中国外交对外言说的能力将大增。

如今,国际事务中的言说能力正在与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共同成为主导国际政治的力量。现代政治就是言说政治,其突出特点就是,人们往往不仅仅要看一国的官员说了什么,更要看民众怎么说,说了什么。一个国家无论有多大的外交实力,有多少外交官,都不可能代替民间的交往。而在很多时候,几十个外交官说的官话,还往往不如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俗话更具有感染力。

1.民间外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外交强调民众有意识的参与,这使得基辛格第一次到上海就转变了对中国的敌对、猜疑观念。

B.民间外交不仅不可能为官方外交所代替,而且将极大增强中国外交对外言说的能力。

C.民间外交具有能够满足官方宣传需要的说服力,有助于消除外国主流媒体报道中国时出现的负面内容。

D.民间外交虽然不能弥补中国塑造自己全球形象的国际经验的不足,却能逐渐扩大中华文明在西方的影响。

2.对文中通过老白干的实力能说明韩中贸易额连年激增的缘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和韩国人喝老白干的实力相当,韩国通过与中国的白酒贸易使两国贸易额连年激增。  

B.韩中之间每周往返航班836架次,比韩国国内航班数量都要多,韩中贸易额相当于韩美和韩日的总和。

C.中韩两国民众在经济活动中的交流比官方外交更具感染力,它使双方增进了了解,建立了互信,从而促进了韩中经济贸易的发展。

D.韩国赞赏中国的发展,韩国人愿意和中国人谈生意,成交额因此连年激增。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必将证明西方国家建立在西方中心主义基础上的价值观外交存在政治视野的局限性。

B.扩大民间的声音不要担心会带来负面影响,它只会逐渐缩短目前外国对中国的了解和我们的期望之间的差距。

C.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使中国更易发挥民间外交优势,从而更易让外国人听到中国真实的声音。

D.中国讲英语的人比全世界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人数还多,中国外交对外言说的能力正在与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共同成为主导国际政治的力量。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唐代古文运动是指在韩愈、柳宗元实际创作成绩和理论倡导的影响下,中唐文风大变,清新流畅的新文体基本上取代了骈文统治地位的文体革新运动。

B.《三国演义》中,除了帝王将相,确实看不到普通人的生活,不过,《三国演义》毕竟不同于正史,作品的思想感情与下层民众是息息相通的。

C.唐吉可德认为但凡骑士都要有美妙绝伦的公主做意中人,在桑丘·潘沙的建议下,便选了个村姑,赐名杜尔西内娅·台尔·托波索

D.被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代表着莎士比亚艺术的顶峰,其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复杂丰满、发人深思的艺术形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

B.南朝后期,社会风气奢靡,朝纲日益堕落,士人所作诗歌大多内容空虚,充满脂粉气。庾信便是徐庾体代表作家(徐陵、庾信)之一。

C.高适、岑参、李颀等人的边塞诗,其源出自鲍照、刘琨,以边塞战争题材为主,表现了边塞风情,军中苦乐,以及诗人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和慷慨不平之气。

D.刘基的散文以短篇寓言著称,《卖柑者言》讽刺元末官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郁离子》中《楚有养狙以为生者》一章,指出以欺民者必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