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学于长安,显名太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学长安,显名太学。

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时避乱江南者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敬待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史曰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义,有原宪、伯夷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遂署议曹祭酒。苌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大夫争往焉。

建武初,延上书愿乞骸骨,归拜王庭。诏征为九真太守。光武引见,赐马杂缯,令妻子留洛阳。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又骆越之民无嫁娶之礼。延乃移书属县,皆以年齿相匹,其产子者,始知种姓。延视事四年,征诣洛阳,以病稽留,左转睢阳令,九真吏人生为立祠。

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帝亲见之,戒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弟子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吏民安息。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屯据要害,其有警急,迎击追讨,虏遂绝。河西旧少雨泽,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后汉书·循吏列传》)

[]功曹:官名。修书记:写好书信。议曹祭酒:官名。交趾:地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卒,令耕公田                       省:裁减

B.苌病卒,延自临殡                     寻:招致

C.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               宦:做官

D.龙丘先生躬德                       履:实行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令铸作田器                      今其智反不能及

B年十二学长安,显名太学            乃设九宾礼

C敬待师友之礼                      作《师说》贻之

D有原宪、伯夷                    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任延尊重、任用、培养人才的一组是(      

会稽颇称多士                 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

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   延自临殡,不朝三日

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           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4.将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4分)

2延视事四年,征诣洛阳,以病稽留。(4分)

3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4分)

 

1.B 2.B 3.C 4.(1)九真郡的民俗以打猎为业,不知道用牛耕种,百姓向交趾郡人买粮食,往往搞得很困顿。 (2)任延在九真郡干了四年,被朝廷征召回洛阳,但因病留了下来。 (3)后来任延因犯了擅自杀死羌人而没有先报告上司的错误,降官为召陵令。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B中的寻,不久的意思。故答案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B(都是介词“在”;A连词,“于是”/副词,“竟然”;C介词,“用”,表方式/连词,表目的;D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结合文章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①介绍会稽士人多的情况;③是称赞成丘先生的话;⑤表现郡中贤士大夫愿意为他所用。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任延字长孙,是南阳郡宛县人。十二岁时,在长安学习,闻名于太学。 更始元年(公元23年),授任延会稽都尉。当时他才十九岁,迎接他的官员看到他年纪轻轻的,为之惊奇。这时天下刚刚平定,道路交通阻塞,北方逃难到江南的都没有返回中原,会稽人才很多。任延聘请德行高的如董子仪、严子陵等,毕恭毕敬地以师友的礼对待他们。掾吏贫困的,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他们,裁减下来的人员,使他们耕种公田,解决他们的穷困问题。有时出外地巡视,常派人慰勉孝子,请他们吃饭。吴地有位龙丘苌,隐居在太末,不愿意入仕,属官汇报建议任延征召他,任延说:“龙丘先生亲自实行道德大义,有伯夷一般的节操。都尉为他洒扫院门,尚且担心让他感到羞辱,征召他是不可以的。”派功曹拿自己的名贴前去拜访,任延写了书牍,派人送去医药,前生的官吏使者在路上连绵不断。一年以后,龙丘苌就乘车来到任延的官府拜见,希望在有生之年被录用任职。任延多次辞让,最终请他暂任议曹祭酒。龙丘苌不久因病去世,任延亲去灵前祭祀,多日没有升堂办公。因此郡中贤能的士人都积极入仕了。 建武初年,任延上书希望告老还乡,他回到了朝廷。朝廷任命他出任九真太守。九真郡的民俗以打猎为业,不知道用牛耕种,百姓向交趾郡人买粮食,往往搞得很困顿。任延就命当地人铸造耕田农具,教他们开垦荒地。当地的田地一年一年地开拓,百姓们富足了。另外骆越的百姓没有嫁娶的礼法,任延就发公文给下属各县,各以年龄相匹配。那些生了孩子的人,这才知道孩子的父亲和姓氏。任延在九真郡干了四年,被朝廷征召回洛阳,但因病留了下来,降为睢阳令,九真郡的官吏和百姓为他立了生祠。 任延任职四年,又被任命为武威太守,皇帝新自召见,告诫他说:“一定要好好侍奉上级官吏,不要失去声明美誉。” 任延说:“我听说忠臣没有私交,有私交的臣子不忠。守正奉公,是做臣子的大节。上下一个声音,随声附和,不是皇上的福。对善事上官这一条我不敢奉诏。”帝叹息道:“你说的对。”任延到达武威,当时担任将兵长史的是田绀,田姓是郡内的大姓,国家的子弟宾客为人强暴害民。任延把田绀父子关押起来,田家父子宾客被刑法处死的有五六人。田绀的小儿子田尚聚集几百个轻薄之徒,自称将军,乘夜晚攻打郡府,任延出兵打败了他们。自此威名传于境内,官吏、百姓为之屏息。武威郡的北面为匈奴,南面连接着羌族各部落,当地百姓害怕外族掠夺,许多人废弃了农田。任延到后,挑选了一千名精通武艺擅长打仗的男子,明确赏罚,如果有紧急情况,就迎击追讨。匈奴人和羌人常常被大量杀伤,于是就不敢出来骚扰了。河西少雨,因而设置水官,修理沟渠,百姓受了好处。又设立学校,从椽吏子孙起,都规定入学校读书,郡里从此有了读书明理的人了。后来任延因犯了擅自杀死羌人而没有先报告上司的错误,降官为召陵令。永平二年,任延被征召至辟雍, 就被任命为河内太守。任延在郡任职九年,因病而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谈吟诵

陈向春

吟诵是什么?或者,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吟诵是什么?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初次接触到吟诵的人们,新奇之后,往往会问:古人是这么的么?这是原汁原味的古调子么?事实上,现在所有古典诗词的吟调,包括出自那些已经八九十岁、曾经接受过私塾教育的老人之口的吟调,都非古调。理由很简单,一是数千年语音变迁,所谓的正宗古音并不存在。其次,古人吟诵皆口耳相授,声音实况没有记载。古调绝响,无从谈起。但是,语音变迁之中,仍有不变的因素。比如入声被认为是一种原生态,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台湾地区的方言就有入声,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当地一些八九十岁老人还能以此为我们传递唐诗宋词微妙的声情韵味。

吟诵这个词,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两者兼有,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吟诵合称,表明至少有两种方式,即吟和诵。从有利于传承的角度说,概念或者叫法还是统一为好。台湾统一叫吟唱,大陆统一叫吟诵。吟诵的叫法,好在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吟唱的也并非一般的歌唱,是从吟读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且不受固定乐谱束缚的自由唱。或许,比较方便简单的分类有三:诵、吟、唱。这当中,为基础,是结果,是升华。一个现代人,要想得到古人那种自由吟诵的境界,一是要吟出自己的调;二是要随随出,想吟就吟;三是音情并茂,韵味十足。

其实吟诵的根并不是一般说的古诗词文,而是传统蒙学【注】经典。传统蒙学的本意在于播种于心,求其日后自己发芽,用经典打底,扎根在童心之内,故所读所诵必为精挑细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中华文明,日积月累,不断生发,产生了众多的人文经典。多且文字繁难的经典,须经过中介的智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个转化的结果,便是各种蒙学教材的诞生。于是,中华经典 的核心思想化作朗朗上口的韵读文字,随着熟诵、吟诵渗入人心。

古人把作诗称之为吟咏情性",诗在性情里,把诗从情性里吟咏出来,即为诗。而诗的鉴赏,则是从相反方向进行,靠吟咏作出来的诗,还须回到声音里体会。所以,吟咏的作用,不单是所谓语言的艺术问题,或艺术的审美问题,最根本的是它内涵着传统的性情

                                 (选自2013329《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蒙学,即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

1.关于吟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其独特内涵。

B.吟诵,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

C.大陆吟诵的叫法,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

D.台湾吟唱,是从吟读中随意生发出的不受固定乐谱约束的自由唱。

2.对于吟诵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语音变迁中有不变的因素,我国一些方言中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

B.儿童吟诵精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播种经典求其日后自己发芽

C.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凭借蒙学教材化作韵读文字,通过吟诵渗入人心。

D.鉴赏诗歌要反向而行,通过吟咏(诵)在声音中体会其情感美和艺术美。

3.下列表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吟诵出原汁原味古调的原因就是数千年的语音变迁使正宗古音已不存在。

B.吟诵比较简便的分类为诵、唱和吟,这三类可以分别看做基础、结果和升华。

C.今人学吟诵,一要吟出自己的调,二要想吟就吟,三要有声有情,韵味十足。

D.吟咏(诵)不是语言的艺术,也不是审美的艺术,而是内涵着传统性情的艺术。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今生。(《红楼梦》)

B.爱斯梅拉达是个美丽而纯洁善良的法国女郎,当她看到加西莫多在受刑台上干渴难耐的情形时,毫不计较加西莫多相貌的丑陋并已经曾经劫持过自己,走上刑台,大声质问围观的人为什么不给他水喝,并拿起水壶给他喂水。(《巴黎圣母院》)

C.曹操是一个奸雄,他的信条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他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不仁,是一个政治野心家。这与历史上的真实曹操是不能混同的。(《三国演义》)

D是《论语》一书中宣扬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其核心是人与人的相亲相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实行的重要方法。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文学创作离不开技巧和形式,但是,它又不仅仅是技巧和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从更深的层次上发挥文学对文明进步、社会进步的作用

技巧再高超,形式再华丽

没有对人的心灵的震撼和提升

也只能使作品停留在悦耳悦目的初级阶段

文学更核心的力量和价值来源于它所提供的精神内涵

而不能悦心悦意”“悦神悦志

A①④⑥②③⑤    B②③④⑥⑤①

C③④⑥②①⑤        D⑤③②④⑥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了不少钢琴变奏曲,甚至可以说,变奏曲这种形式是通过贝多芬的艺术实践才日益发展和成熟的。

B11241055分,贵州盘南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响水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26日中午,救援人员找到最后一名遇难矿工遗体,至此,此次事故共造成23人死亡。

C.唐玄奘不辞劳苦去西天取经,心中自始至终抱定一个信念,那就是佛能够解救普天下所有的芸芸众生。

D.美国国务卿希拉里410在华盛顿与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举行会晤后对记者表示,朝鲜若真的实施发射计划,美国将在安理会寻求对朝鲜采取适当行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乔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的雕塑精品。

B.我们正不遗余力地建设和谐社会。但何为和谐,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在我看来,只有人心向背的和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C.张老师的家离学校较远,足足有七八华里,但他每天上下班却都是安步当车,健步如飞,也倒练就了一身好筋骨。

D.到半夜,历时一年多的长篇小说终于脱稿了,他踌躇满志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