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大众幸福学中的“自由” 徐 贲 ①幸福感是一个主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大众幸福学中的自由

徐 贲

幸福感是一个主客观结合的生存整体状态评估。心理学家赛利格曼在他的积极心理学中提出一个幸福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大众幸福学的前五方面都可以说是包含在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中了,有效的心理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先天遗传素质的不足,是追求幸福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己努力去实现的。只有自由关系到幸福的后天环境,需要放在一个更广大的社会环境中去理解和实现。从社会学和经济学来说, 这个大的环境是福祉,而从伦理学或哲学来说,就是好生活

从社会福祉好生活的角度来理解幸福与自由的关系,在诺贝尔经济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的《作为自由的发展》中有非常精辟的论述。阿马蒂亚·森特别关注的是,幸福到底是指什么?幸福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他认为,如果财富能在社会中能得以公正分配,财富和GDP确实是人类福祉的重要因素,因为这能提高人们的购买力。但是,财富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财富能帮助人们得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但财富本身并不是价值。

阿马蒂亚·森强调的是与人的福祉和好生活有关的发展,而不只是财富或经济能力的增长。 阿马蒂亚·森认为:发展的目标是扩展人的能力或者取得有价值功能的能力,这种能力又称为实质性自由,如长寿、经济交往、政治活动、食物安全、教育和就业的平等机会等,它们是好社会和好生活的相互联系的方面。

幸福只是福祉的一个部分,而福祉则又只是好生活的一个部分。阿马蒂亚·森提出改善人类生存状态的能力扩展理论,既不同于功利主义把幸福等同为主观的满足和快乐,也区别于市场主义把福祉简化为财富或收入的增长。他强调的是提升社会的整体自由,以帮助所有人都能获得有价值功能的能力,追求他们自己心目中的幸福。

因此,必须把自由放到制度环境中去理解,个人的可行能力严重依赖于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安排。在制定适当的制度安排时,必须超越个人全面自由的基础性意义,去考虑不同类型自由的工具性作用。制度设计不仅要促进经济的繁荣,而且还要促进民主化,增强社会透明度和社会保障实效。只有全面的制度设计才能同时兼顾多向度的个人自由,自由视角下的发展才成为可能。

以扩展大多数人的自由与能力为导向的发展,它的目标与其说是提升幸福,还不如说是改善具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如哲学教授怀特所说,毕竟,幸福的概念在一些方面相当粗糙,也太笼统;而社会科学研究者们经常对精细的研究结果更感兴趣。他们经常想知道是那些特定的心灵状态引导人们有哪些具体行动。例如,为某个特定的候选人投票,购买某种产品,接受某种社会态度等等。为此目的,泛泛而论幸福并不是很有用处

阿马蒂亚·森是一位印度裔的经济学家,他的发展观所表述的自由与幸福的关系,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伦理。以发展能力自由来形成政策框架的趋向,也反映在《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里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中。在对今天世界上人类生存处境进行评估和量化测定时,具有政策指导作用的不是笼统的幸福,而是从福祉中挑选出来的一些方面或部分。这些挑选的部分,如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社会机会不公正、环境恶化、缺乏民主和自由,由于它们与特定的发展目标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因此是有充分理由,也是特别迫切的。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幸福是由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决定的。福祉和好生活关乎人们的自由,而自由关系到幸福的后天环境

B.追求幸福者通过有效的心理训练,通过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改变先天遗传素质的不足,提高幸福指数。

C.虽然财富本身并不是价值,但是人们可以通过财富得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从而可能获得幸福。

D.制度设计和经济繁荣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民主反作用于制度设计。

E.幸福不等于主观的满足和快乐,也不等于财富或收入的增长,幸福还需要有一个自由的生存状态。

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阿马蒂亚·森认为,如果财富能在社会中得以公正分配,财富和GDP确实是人类福祉的重要因素。

B.哲学教授怀特认为幸福的概念太笼统,泛泛而论幸福并不是很有用处,而社会科学研究者们经常对精细的研究结果更感兴趣。

C.从福祉中挑选出来的诸如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环境恶化等在对今天世界上人类生存处境进行评估和量化测定时具有政策指导作用。

D.文章中大量引用阿马蒂亚·森及怀特的话,目的是使文章富有文采。

3.什么是幸福,文中有哪三种不同的看法?(4分)

答:                                                                                    

 

4.我们的幸福由什么决定,请结合文章列举。(4分)

答:                                                                                    

 

 

1.BD 2.D 3.①功利主义认为幸福等同于主观的满足和快乐。②市场主义认为幸福是较多的财富和收入的增长。③马蒂亚·森的能力扩展理论认为提升社会的整体自由,获得有价值功能的能力,追求自己心中的幸福。(1点1分,2点2分,3点4分) 4.①主观方面: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主观满足和快乐等。②客观方面: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财富多寡、社会自由等。(1点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考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B项“完全可以改变”不正确,据原文第1段,“有效的心理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先天遗传素质”的不足”,是“在一定程度上”。D项,表述错误,根据第5段“制度设计不仅要促进经济的繁荣,而且还要促进民主化”可知,制度设计和经济繁荣不是相互促进的。文章也没有讲社会民主可以反作用于制度设计。所以选B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D项引用“使文章富有文采”不正确,引用他们的话主要是使文章理论性更强,更有说服力。所以选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对幸福的看法,可以从第4段中的提示性语句来分析,如“既不同于”“也不同于”“强调的是”可根据提示性语句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解答时可根据对第1段和第4段的内容的理解,进行概括。第一段“幸福感是一个主客观结合的生存整体状态评估。”“幸福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第四段的三种幸福看法的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4.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宿龙宫滩

韩愈

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

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

注释: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韩愈任监察御史时,因长安附近饥旱,上书请宽免灾民租税而被贬为阳山县令。韩愈曾由阳山沿江赴连州府述职,夜宿龙王宫。

1.诗的前两联写出了龙宫滩水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2.最后一句作者说一半是思乡,那另一半是什么?试做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险衅,夙遭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将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希冀?但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选自《文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夙遭                         闵:通,此指所忧愁的事。

B 至于成立                        成立:成人自立。

C.形影相                         吊:安慰。

D.拜臣郎中                         郎中:医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外无期功强近

项伯杀人,臣活

B.急星火

人为可讥

C.有希冀

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臣险衅

刘日薄西山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密原是亡蜀之臣,对新建立的晋有所顾虑,他一再不应诏,违抗皇命,是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想矜守名节,做一名隐士。

B.李密为了打动晋武帝,没有直陈其事,而是围绕着孝情二字,造成一个感人至深的情境,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和怜悯。

C.作者慈父早亡,母亲改嫁,自幼体弱多病,全赖祖母抚养成人;家门人丁不旺,祖母年老体弱,全靠自己侍奉汤药。

D.作者从年岁比较,说明自己正当年,感恩报国,来日方长;祖母古来稀有,风烛瓦霜,瞬息可灭。自己尽孝之时短,尽忠之日长。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3分)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4分)

2)请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李密处在什么样的两难处境?(3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舍,在佛教里面就是布施的意思。                              ?否则秋天怎么会有收成呢?

所以我们在世间希望长命百岁、荣华富贵

你播没播下春种

布施,就如同尼拘陀树

首先要问问自己

种一收十,种十收百,种百可以结果千千万万

A③⑤①④②     B③⑤①②④    C①④②③⑤     D①②④③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就是计算机群,每一群包括了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计算机,其中的计算机可以随时更新,保证长生不老。

B.甲流危害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因为不仅甲流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影响了发展。

C.广东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擅长生活环境的描摹,旋律流畅明快、悠扬悦耳,表现手法丰富多变,流露着活泼的南国生活情趣的状况。

D.李、王两家有很深的家族矛盾,但是经过村委会的多次调解协商,两家的矛盾不但没有得到半点缓和,反而越闹越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