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险衅,夙遭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将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希冀?但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选自《文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夙遭                         闵:通,此指所忧愁的事。

B 至于成立                        成立:成人自立。

C.形影相                         吊:安慰。

D.拜臣郎中                         郎中:医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外无期功强近

项伯杀人,臣活

B.急星火

人为可讥

C.有希冀

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臣险衅

刘日薄西山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密原是亡蜀之臣,对新建立的晋有所顾虑,他一再不应诏,违抗皇命,是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想矜守名节,做一名隐士。

B.李密为了打动晋武帝,没有直陈其事,而是围绕着孝情二字,造成一个感人至深的情境,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和怜悯。

C.作者慈父早亡,母亲改嫁,自幼体弱多病,全赖祖母抚养成人;家门人丁不旺,祖母年老体弱,全靠自己侍奉汤药。

D.作者从年岁比较,说明自己正当年,感恩报国,来日方长;祖母古来稀有,风烛瓦霜,瞬息可灭。自己尽孝之时短,尽忠之日长。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3分)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4分)

2)请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李密处在什么样的两难处境?(3分)

 

1.D 2.D 3.B 4.A 5.(1)①因此我不能停止奉养祖母而离她远去。(3分)②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4分)(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或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做题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并结合语境来确定字词义项,力求做到“信达雅”。D郎中:古今意义不同,这里是官职名,晋至南北朝是尚书省的属官。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代“他”。B项第一个“于”是介词,“比”;第二个“于”是介词,“在”。C项第一个“所”是助词,在动词前,表“……的事”;第二个“所”和“以”组成复音虚词,表“……的原因”。D项均是连词,“因为”。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名词做主语宾语等等。此题可根据句意和人物及官职做主语和宾语判断。故B项正确。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这篇文章表达了李密的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但绝非看透官场,不想做官,而是对晋武帝不了解此时不宜做官。所以选A。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5.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抓住古汉语特殊语言现象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①“以”,因此;“区区”,这里是谦言私情;②“之”:的;“辛苦”: 辛酸苦楚。“明知”:内心明白。(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信息筛选,抓住李密忠孝不能两全方面的内容,用原文语句或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考查后推举臣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人才。臣下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臣下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舍,在佛教里面就是布施的意思。                              ?否则秋天怎么会有收成呢?

所以我们在世间希望长命百岁、荣华富贵

你播没播下春种

布施,就如同尼拘陀树

首先要问问自己

种一收十,种十收百,种百可以结果千千万万

A③⑤①④②     B③⑤①②④    C①④②③⑤     D①②④③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就是计算机群,每一群包括了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计算机,其中的计算机可以随时更新,保证长生不老。

B.甲流危害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因为不仅甲流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影响了发展。

C.广东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擅长生活环境的描摹,旋律流畅明快、悠扬悦耳,表现手法丰富多变,流露着活泼的南国生活情趣的状况。

D.李、王两家有很深的家族矛盾,但是经过村委会的多次调解协商,两家的矛盾不但没有得到半点缓和,反而越闹越大。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中唐时期,诗人另辟蹊径,有的诗作雄奇险怪,有的诗作通俗平易,都各具鲜明特色。他们多姿多彩的创作,再一次让诗国的天空落英缤纷。到了晚唐,风韵犹存。诗人关注民生,抨击时政,感叹兴亡,讴歌爱情,为唐诗的落幕留下了色彩斑斓的一笔。

A.另辟蹊径           B.落英缤纷            C.风韵            D.落幕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收    /    /

B.险/恤    陨/石    /

C/范    /怅    炯有神/然不同

D.苍/孑    宽/素    色彩斑/壮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出来化缘,满心不情愿,看见几尾逆水而游的鱼,便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可它们正在享受奋斗的快乐呢!”老和尚说,顺手一指河面上的落叶,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享受这种随波逐流的安逸和舒适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