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每小题3分 从“变话”看六十年变化 李 勇 人民解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每小题3

从“变话”看六十年变化

李 勇

人民解放军进北京后不久,老同盟会会员、南社创始人、诗人柳亚子先生呈诗毛泽东,开首两句是:“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毛泽东唱和一首,最末两句是:“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两位诗人以独特的话语方式交流,其背后的深意,则需在那个天翻地覆的时代语境中去体会。

而在今日,人们的交往话语却是另一种风格。你可能接到朋友的这类短信:“别总当宅男,今晚请你出去‘撮’一顿。”收短信后可能这样回复:“只要老哥你埋单,我打的飞速赶到。”这番对话,散发着网络时代的话语气息。

中国语言文字曾数千年大体保持稳定。而肇始于清末民初的“白话运动”,是秦汉以后中国语言文字最大的一次变革。这次变革发端于民间,顺应了历史潮流。从中国社会巨变洪流中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敏锐捕捉、深刻理解了这种话语变化趋势,逐渐形成了明白通晓、生动活泼的话语方式,从“打土豪、分田地”到“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在革命年代不断号召和凝聚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伟人一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开启了全新的话语时代。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整个社会话语激情澎湃,呈现泛政治化和泛军事化的特点,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在“极左”时期,从“坚决打退”发展到“横扫一切”,连恋人之间的通信,也充斥着这类语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话语表达进入了又一次巨大的变化期。这种变化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呈现的特点是社会对知识的尊重,以及“经济建设为中心”语境下对财富的追求。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东南西北中,发财在广东”等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下海”、“申奥”、“入世”、炒股、买房、“奔小康”、依法治国……一长串热词相继涌现,见证了人们生活不断变化和国家发展的历程。而由于人员流动加快和传播技术进步,社会语言的流变也由点到面,由一隅走俏到风行全国。如广东方言词汇“的士”、“搞定”、“埋单”和东北方言“忽悠”,很快就成为全国人民通用的词汇。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等为代表的新话语日益深入人心。而互联网技术掀起的信息化浪潮,也使中国人话语表达呈现全新面貌,年轻人成为了推动语言变化的生力军。在网络时代,年轻的“新新人类”创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话语,如“东东、美眉、雷人”等等。这些话语创造,虽然还有争议,但已经开始影响国人的表达方式。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处在一个不断“变话”的时代。话语表达方式呈加速度变化,犹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不同时代的丰富内涵,映照出人们心灵世界的多彩变幻,构成了60年中国社会历史巨变的别样风景。

(选自《人民日报》)

1.下面对60年来曾经流行的话语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别总当宅男,今晚请你出去‘撮’一顿”等一类短信内容,散发着网络时代的话语气息,大多是“90后”的话语方式。

B.诸如“打土豪、分田地”、“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这些明白通晓、生动活泼的话语,曾是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力量源泉。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对知识尊重的话语特点。

D.“东东、美眉、雷人”等“新新人类”的创造话语,以个性鲜明的特点在争议中开始影响国人的表达方式。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和“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其背后的深意,离开特定的时代语境是难以领会的。

B.互联网技术掀起的信息化浪潮,使得中国人话语表达呈现全新面貌,年轻人因此成了推动语言变化的生力军。

C.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一些话语的表达呈现某种泛化意识,譬如“坚决打退”、“横扫一切”等话语曾充斥在恋人之间的通信中。

D.人员流动加快和传播技术进步,促成某些局部区域的流行语可能很快就成为全国人民通用的词汇。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肇始于清末民初的“白话运动”,是秦汉以后中国语言文字最大的一次变革;而此前中国语言文字曾数千年保持稳定。

B.社会的发展会引起语言文字的变革,这些变革发端民间、顺应历史,见证了人们生活不断变化和国家发展的历程。

C.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处在一个不断“变话”的时代;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话语表达方式呈加速度变化。

D.建国60年来,从泛政治化和泛军事化话语、尊重知识和追求财富话语,一直到网络新话语,这些“变话”现象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

 

1.D 2.B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可将选项中的语句带入原文,根据文意进行辨识,做出判断。A项“大多是‘90后’的话语方式”的表述无中生有;B项“曾是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力量源泉”的说法曲解文意;C项错在“改革开放以来”,应是“改革开放初期”。所以选D。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内容大意的细微差别,做出取舍。B强加“因果关系”,“中国人话语表达呈现全新面貌”不是“年轻人成为了推动语言变化的生力军”原因。所以选B。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可从文中找出作者的观点态度,然后仔细分析选项中的观点描述是否符合原文观点即可。A项应是“曾数千年大体保持稳定”;B项以偏概全;C项的逻辑关系混乱。所以选C。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表明,人人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                                                     ,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放弃的事物。

①一旦别人代替自己做出选择        ②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

③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            ④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

⑤而不愿意做被人控制的傀儡        ⑥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

A①⑥②③④⑤                   B③⑤①⑥④②

C④①②③⑤⑥                  D⑤①⑥②③④

 

查看答案

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祭祀神灵。

B.一次性用品已经成为文明生活质量的标志但是由于回收管理不及时消费者随意丢弃以及产品本身降解困难原因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

CTPR教学法的精髓就是要向幼儿提供充分的视听信息,使幼儿自己透过观察与模仿深入了解并加工信息,不知不觉地说出一口纯正的英语。

D美国医疗协会所出版的一份专门刊物中指出,一剂对人体无害的广泛使用的综合药物,在患者服用之后,会持续地破坏维生素C3个星期以上。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

A商业公司一般自己的业务员开拓市场,而不让其控制客户,以防备他们另起炉灶

B因为被双规官员的情况仅在小范围内公布且语焉不详,民众的猜疑也就四处流传发酵。

C在企业间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形下,没有什么联盟颠扑不破,所谓的价格联盟也不例外。

D虽来自非洲小国,可作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能在霸权面前保持尊严,从不低三下四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

①沾化冬枣以其脆甜的口感赢得消费者青睐,但屡屡遭遇山寨货       围攻,想突围却又苦寻无路。

②生活中,我们不怕困难,怕的是丧失前进的勇气;学习中,我们不怕       ,怕的是失去了目标

③这篇文章构思新颖、匠心独具,平淡中显示出作者不凡的文学功底,确实是我们学习的       

A.大力    停止    典范         B.大举    停止    典型

C.大力    停滞    典型         D大举    停滞    典范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面对困难和挫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考,请以“寄语人生”为副标题写一首诗歌,誊写工整后在班内交流。

B.我秉持正直的热忱,现身效劳国家已经45载,我希望我的过失会随着我不久以后长眠地下而淹没无闻。

C.在这里,我们将遥望初盛唐诗歌的恢弘气象,欣赏恣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领略宋词新巧而雅致的意境。

D.对情感慰籍的寻求越来越强烈,李商隐的《无题》七律,就为我们编制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迷离惝恍的情感世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