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仔细观察右图,请你发挥联想与想象,对杜甫画像写一段文字。 要求:(1)侧重描写中...

仔细观察右图,请你发挥联想与想象,对杜甫画像写一段文字。

要求:(1)侧重描写中议论;(2)情景交融;(3)使用排比修辞和第二人称;(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5)不少于2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急天高,残阳西下,淡云渐染。杜甫,你端坐于兀石之上,却为何如此的孤独、忧郁?我知道,是身世的飘零,为国事的渐衰。你愁眉紧锁,如一抹挥之不去的浓云久久地笼罩在你那沧桑的额头。你的目光幽然,若有所思;你的两鬓霜染,面容憔悴;那稀疏的胡须在秋风中瑟瑟作抖。你注视着远方,用目光亲抚着这一片你深爱着的大地,然天空地迥,你越发地孤寂。你双手抱膝,宽大而陈旧的衣袍却永远罩不住你那旷世的傲骨。秋风为你的飘泊而痛苦,淡云为你贫病的窘境而忧愁,苍石为你难酬的壮志而低泣,但你依然用高远的目光寄托着对盛世的期盼。 【解析】 试题分析:要做到情景交融,第一观察杜甫之像的背景(环境描写),如云与石头,并进行联想与想象。第二对环境的描写要与杜甫的精神面貌相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

A.黛玉应贾母之召来到了荣国府,与宝玉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此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红楼梦》)

B.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对明月,奠长江,横槊赋诗,高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让我们看到一位慷慨豪壮、壮志凌云的历史英雄。(《三国演义》)

C.孔子赞扬自己的弟子子路具有安贫乐道的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

D.巴金的《家》中,觉新是一个能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又怯于行动的多余人形象,他的二弟觉民、三弟觉慧接受西方文化知识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家》)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红楼梦》里,贾政原本是工部员外郎,好比现在的建设部下属厅局的副局长。后来,局里一把手(即工部郎中)出缺,贾政开始主持工作。

B.从23岁到33岁,曹禺用十年时间写完了《雷雨》、《日出》等一生中最著名的作品,随后的人生中,却难有佳作。在他诞辰100周年之际,大家仍在讨论曹禺胸中那块通灵宝玉是怎么破碎的?

C.领导干部要处理好权与责、权与利、权与钱的关系,在工作上大胆,用权上则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

D. 仁山和尚是大师兄,他一天就是这样不衫不整地这里走走,那里走走,发出母猪一样的声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自驾游属于自助旅游的一种类型,是有别于传统的集体参团旅游的一种新的旅游形态。自驾车旅游本身具有自由化与个性化、灵活性与舒适性及选择性与季节性。

B.最近实施的《快递服务》国家标准规定,快递公司收派员将快件交给收件人时,应告知收件人当面验收快件。这意味着快递公司将无权要求消费者先签字后验货

C.由于水资源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人工降水试验作为开发水资源的一种潜在手段,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上先后有大约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这项试验。

D.刀耕火种的原始居民,在赤热的阳光下,巫师们为了求雨使尽了花招,有时戴上面具手舞足蹈,有时放开喉咙咿呀歌唱,还常常向冥冥中的神灵祭献牛羊牲灵。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悭吝 要挟 去世 立竿见影

B.痉挛 装祯 砥砺 绞尽脑汁

C.亲怩 服罪 湎怀 穿戴花哨

D.揣摩 惬意 安祥 登锋造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葬石记

韦 名

老李头一生只打过一次仗,在一个遍布雨花石的山头上,打了一次惨烈无比的仗。那一仗回来,老李头左裤袋里装了大小不一的20块雨花石,右裤袋里也有16块。

几十块雨花石中,有扁圆、椭圆、鼓圆、鸭蛋圆,形状各异;有桃红、柳绿、杏黄、青紫,五彩斑斓。这些雨花石伴随着老李头走过辉煌的几十年。老李头带着这些雨花石,一次次去演讲,感动了无数的人。

一个胖子兵,大大咧咧地攻上山头来。我斜靠着一棵松树,举枪瞄准他的大脑袋……”老李头从左裤袋里掏出一块圆圆鼓鼓紫罗兰色的雨花石,枪响人倒,这个兵立马见阎王去了……”

一个矮子兵,往山上攻了几次都被打了回去,想从侧面偷袭。一块扁平的桃红雨花石被老李头拍到桌子上,我掉转枪口,屏住呼吸,看着他慢慢上来……近了,近了,近得不能再近了,我扣动了扳机……”

左裤袋里20块雨花石一一被老李头摆到了他面前的桌子上,一块雨花石代表一个被老李头击毙的敌人。台下,热血沸腾。

这个是敌人的探子,贼眉鼠眼的,趁我们歇息,偷偷出来打探情况。我发现时他正往山下跑。老李头从右裤袋掏出一块三角形的黄褐色雨花石,说时迟,那时快,我举起了枪。可惜了,那一枪只击中他的左肩。我再次举枪时,埋伏着的敌人向我反击了……让他捡回一条狗命!

总攻开始了,我们像猛虎下山,一个正在逃窜的敌人被赶上了,我二话没说,冲上去就是一枪托。老李头从右裤袋里掏出一块斑驳的雨花石,一枪托下去,敌人在地上打滚。顾不了结束他了,我们一路冲下山……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右裤袋里16块雨花石也在老李头讲演过后被摆在桌子上。一块雨花石代表一个被老李头击伤的敌人。台下,掌声雷动。

多年后,请老李头作演讲报告的越来越少了。但老李头每天仍然把雨花石分装在两个裤袋里,到处走。石头把草绿色的军装撑得鼓鼓的,老李头一有空就把雨花石掏出来,一遍又一遍地看,一遍又一遍地数,然后自言自语。这是战斗英雄老李头不作演讲报告的全部生活。

生活虽然单调,老李头却幸福无比。就是在中风最严重的日子,老李头讲话异常艰难,也每天看雨花石,数雨花石,一脸满足。

老张头从台湾回来,专程到干休院找老李头。两个老头相见,抱头痛哭。老李头和老张头是光屁股长大的兄弟,老李头大老张头三岁,老李头参加革命后,两人就失去了联系。新中国成立后,老李头到处查找老张头的下落,无果。

你参加革命走后,我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我那一批被抓壮丁的有二十多人,都是穷苦人家。苦啊!一路上跑了两个,一个被抓回来打断了腿,其他的糊里糊涂上了战场,最后只剩下两个活着到了台湾……”老张头老泪纵横。

老张头走后,老李头很长一段时间不看不数雨花石。

大病了一场,老李头出院后,行动不利索了,每天靠着干休院的北墙晒太阳。看着落叶飘飞,老李头眼角潮湿。…………房间。老李头让护士推他回房间。在房间角落里,看着两小堆雨花石布满蜘蛛网,一只小小的蜘蛛还在辛勤地织网,………………来!

护士好不容易才弄明白老李头要把房间里的这两小堆雨花石装回裤袋,首长,您装这些石头干吗?

……埋了……”老李头示意护士推他出房间,

……生命……”

在干休院南边的一丛杂草里,老李头让护士扶他坐到草地上,用手一丝不苟地刨开两个深深的土坑。老李头哆嗦着手先从左裤袋里一块块掏出雨花石,然后异常庄重地放进坑里,填土,压实……完了,又把右裤袋的雨花石掏出,放进另一个土坑……

两个裤袋的雨花石分别放进了土坑,埋成了两个小土堆。做完了这一切,老李头呆呆坐着一动不动,泪流满面,……生命……”

夜晚,下起了冬天的第一场雪。早上雪停,干休院银装素裹,阳光把两个雪白的土堆照得异常耀眼。

老李头随着冬天的第一场雪走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小说第二段对雨花石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中的老李头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品大量引用了老李头演讲的内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让故事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就是老张头的突然出现。你是否赞成这一说法?请结合作品情节、人物和主旨等方面的内容,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