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实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变多头分散...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实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变多头分散执法为集中统一执法——文化市场管理的职能统一了、体制理顺了,力量加强了、能力提升了。

B.《小说月报》第3期的读者·编者栏里发表了一篇题为《对发表〈烟壶之乱〉一文的意见》的文章。

C.《周礼》有云: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台北故宫将这块玉璧与一件高度近50厘米的玉琮置于同一展柜。良渚文化晚期的玉琮,分为17节,每节左右两侧都雕琢了代表神祖的小眼面纹

D.《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A 【解析】试题分析:顿号应改为逗号,因为此处为谓语的并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既使 针贬时弊 纰漏 置若罔闻

B.必竟 唉声叹气 忸怩 如愿以偿

C.装潢 煮豆燃萁 赈济 流言飞语

D.勇跃 轻歌曼舞 峻工 怡笑大方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fēi)      (yùn)     心病(guān)        人广众(chǒu)

B(měng)     (mí)      (héng)        体裁衣(liàng)

C.拮(jū)       (zì)      马脚(lòu)         扣人心(xián)

D(zhuó)     (xiāo)    胃口(dǎo)         渭分明(jīng)

 

查看答案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中,风雪的描写对刻画林冲这个人物起到一定的作用。请你发挥联想与想像,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文字。

要求:(1)用第一人称;(2)使用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3)用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或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珠  宝

莫泊桑

那是一个去世好几年的外省税务局长的女儿,母女俩都是贫穷而可敬的,安静而温和的,因为女儿的婚事而来到了这里。那个年轻的女儿像是一位贤妻良母的典范,她那种带着含羞意味的美,具有一种安琪儿式的纯洁风韵,凡是认识她的人都忍不住地说:将来娶她的那个人真有福气,我们找不出更好的了。

朗丹先生当时是内政部的一个主任科员,每年的薪水是三千五百法郎。他向她求婚,娶了她。

婚后,她用一种极为巧妙的经济手腕治家,两个人好像过得很阔气。她对丈夫的注意、细心、体贴,真是罕有的;并且她本身的诱惑力也非常大,以至于在他俩相遇6年后,他爱她更甚于初期。

他仅仅责备她两个缺点:爱看戏和爱假珠宝。在整天工作后,对于爱戏这类的散心事,朗丹先生是骇然而感到疲乏的,于是他央求妻子跟着熟识的太太们去,并且由她们送她回家。开始她认为这种办法不大相宜,争执许久后,她出于体恤才答应了他,他因此十分感谢。

谁知这种看戏的兴趣,不久就在她身上产生了装饰的需要,并且养成了习惯。这种迷恋于浮光的爱好引起了丈夫的不满,每当他略有责备时,她总是从容地微笑说:你教我怎样?我爱的就是这个。这是我的毛病。我明明知道你有理由,不过,人是改变不了本性的。我当然更爱真的珠宝,我!她一面拿着珍珠软项圈在手指头上转动着,好教上面的宝石小切面射出光彩,一面不断地说:赶紧瞧吧,这做得真好,简直就像真的一样。

某一个冬天夜里,她赶到大歌剧院看戏,回家的时候她冻得浑身发抖。第二天,她咳嗽了,八天后,她害肺炎死了。

朗丹几乎跟着她到坟墓里去了,以至于在一个月之间,他的头发全变成了白的。

不过他现在的生活极为困难了,原先他的薪水在他妻子手里,不仅够得应付一家的种种需要,还能让他一直喝上等的酒和吃鲜美的东西,而眼下他竟不能应付自己一个人的用度。终于,他一个铜板也没有了,于是他动了念头要把妻子生前仿佛最心爱的一只大项圈卖掉。因为那固然是个假货,不过也的确下过一番很细致的功夫,他认为至少可以值六个或者八个法郎。

他选了一家小店进去,有点儿难为情地递过项圈。先生,他对那商人说,我很想知道您对这件小东西的估价。那个人接了东西,左看右看了好一阵,掂着它的轻重,拿起一枚放大镜,又叫他手下的店员过来,并且为了格外好好地鉴定它的印象,又把它搁在柜台上,远远地打量着它。

朗丹先生被弄得很不好意思,正当他拿起这个小东西,珠宝商人却说,可以出价一万二千法郎收购它。这让那个丧偶的人吃惊地睁大了眼睛,结结巴巴地问:您说?……您可有把握?另一个误解了他的惊讶,干脆地说:您可以再到旁的地方问问是不是可以多给些。在我看来,顶多值得一万五千。

朗丹先生简直成了傻子,他收回了项圈,心里只模模糊糊觉得应该一个人好好地想一想了。然而一走出店门,他简直忍不住大笑了,他暗自说道:低能儿!唉!眼见得那是一个不知道分辨真假的珠宝商人!

他又走到另一家珠宝店里,谁知那个老板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曾以两万五千法郎卖出的货,并答应以一万八千法郎的价格收回。这一次,朗丹先生因诧异而呆呆地坐下了。不过,……不过请您仔仔细细看一看这东西吧,先生,直到现在,我一直以为它是……假的。”“请问您的姓名与住址?珠宝商人翻开一摞账册,寻了一阵就高声说道:这项圈从前确实是送往朗丹太太家里去的,地点就是舍身街16号,时间是1876720日。

科员吃惊得发昏,在老板怀疑的眼光中,他折起老板打的收条,走出了店门。他昏沉沉的,极力去推测:他妻子从前远没有能力去买一件这样大价钱的东西——没有,那么——那是一件馈赠品了!一件谁送给她的馈赠品?为的是什么?——那么妻子其余所有的珠宝也全是他人的馈赠了!

他觉得天旋地转了,他张开了胳膊,失去知觉跌倒了。

1.从全文来看,朗丹太太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请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最后道出朗丹太太的珠宝是真的,这一结果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

请概括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朗丹先生被第一位珠宝商人的繁琐程序弄得不好意思,说明朗丹为用亡妻遗物换取金钱的行为而羞愧,也暗示出他因是假货而感到羞耻,情感很复杂。

B.朗丹是个法国平民阶层的小人物,他有尊严,娶上人人称赞的老婆曾是他最大的幸福,但却因妻子的欺骗更加痛苦。作者勾勒出一个大悲大喜的小人物心态,给我们展示了真实的社会风景画。

C.作者对女主人公采用了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的手法,但对她的不贞行为却留下了空白,一切都留给读者想象与思索的空间。

D.本篇小说的故事是简单的,这正是莫泊桑细微观察与严格提炼的结果。短短的故事却能容纳多层的主题,表现了作者的非凡才能。

E.从全文看,作者冷静的叙述,并非意味着感情的冷漠,而作者在文中旗帜鲜明的爱憎与是非评判,能给读者的想象与理解留下更为广阔的空间与余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见四方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二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

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也。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怨,然熟与夫一旦之危哉

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而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以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

(节选自苏轼《教战守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亦不矣                        然:……的样子。

B.此臣所谓大也                        患:祸患。

C.则又以军法从                        从事:部署办事。

D.而其上者,何故                    邀:通要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愚者见四方无事                翱翔蓬蒿

B.战者必然之势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

C.使民安乐无事之中                  仲尼岂贤子乎

D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              己欲立立人

3.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仲  尼  曰  善  哉  政  宽  则  民  慢  慢  则  纠  之  以  猛  猛  则  民  残  残  则  施  之  以  宽  宽  以  济  猛  猛  以  济  宽  政  是  以  和。——《左传》

A.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B.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C.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D.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