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2013·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秦中吟·歌舞 [...

(2013·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秦中吟·歌舞

                       []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注】狱,中有冻死囚。

【注】 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脉相承。

解析:答案:

2.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2.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 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以及对诗句的背诵默写能力。结合诗句“贵有风雪兴,富有饥寒忧”,“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及题干中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可知诗人将朝廷贵官的糜烂生活与狱中的“冻死囚”相对照,来揭露封建社会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 试题分析: 2.本题考查赏析对比这种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的前十六句详尽铺写朝廷贵官的生活,共描写了两个场面:开头八句记叙朝官们雪中退朝的场面;下面八句紧承“追游”,转入特写,具体描绘秋官、廷尉歌舞宴饮的场面。上面两个场面,已经将秋官、廷尉这帮官僚们的腐朽糜烂、醉生梦死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末尾“冻死”一词极写囚犯之惨状,简洁而有力。从而使这个对比变得格外强烈和鲜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钓船归

                     贺 铸

绿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___”句 。

2.简析首句中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2013·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 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2013·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 眠

                 唐 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 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1.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2013·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古风(其十)

                 李 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 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法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2.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2013·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

                       []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 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