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辽宁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氓》)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蚓无爪牙之利,______________,上食埃土,____________,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2.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3.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____。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识记。难度不大。(1),(2),(3)答案:(1) (2) (3)
(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_,檐牙高啄;____________,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2013·高考湖北卷)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字数不超过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
年龄段 选项 | 18-25岁 | 26-40岁 |
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 | 82% | 69% |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 | 72% | 23% |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 | 74% | 65% |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 | 35% | 61% |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高考江苏卷)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年龄人数作品 | 20岁前 | 21~25岁 | 26~30岁 | 31~35岁 | 36~40岁 | 41~45岁 |
处女作 | 72人 | 95人 | 36人 | 7人 |
|
|
代表作 |
| 8人 | 31人 | 96人 | 50人 | 25人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