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对峙(zhì) 犒劳(kà...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对(zhì)        (kào)       追本(sù)        然回首(mò)

B(jiǎo)       (jiāo)      不屈不(náo)       勇善战(xiāo)

C.监(chá)        (chèn)      斩棘(jīng)      脸色(shuà)

D(chà)        很高(xīng)  防卫(dàng)      姗来迟(shān)

 

D 【解析】试题分析:“道行很高”的“行”读héng。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蝴蝶泉边蝶如雪

千年古雪像白色的篝火,晶亮地在大理苍山云弄峰的皱褶里燃烧。虽然雪花难得飘下苍山,但山脚的那潭泉水却满带着雪花的香味。

这是一个用大理石栏杆围砌的潭。潭底铺满鹅卵石,一尾尾红色的、黑色的鱼在里面游来游去。潭水深处有一个泉眼汩汩冒水,好像一朵朵雪花旋浮而出。

潭边一棵古老的合欢树把树枝横过水面。这棵树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每年农历四月开花,花色金黄,状如蝴蝶。花开时,花蕊间的奇异花蜜,会招来成群结队的彩蝶雪花般飞舞,它们累了就首尾相衔,一串串从树梢下坠到泉面小憩,成为奇观。明代学者徐霞客曾在其游记中记述: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

第一只蝴蝶是什么时候飞到泉边来的?谁也说不清楚。也许,它们真的是从一个传说里启程的。

我听到过一个白族的化蝶传说:苍山脚下有一对青年男女——雯姑和霞郎,他们深深相爱。不料俞王看上了雯姑的美貌,强抢她为自己的第八个老婆。霞郎闻讯后冒死将她救出,却又被俞王的爪牙追得走投无路,他们只好双双跳入潭中。此后就有一对彩蝶从潭中翩翩飞出……

蝴蝶最多的时候,莫过于农历四月十五日这一天.也是传说中雯姑霞郎殉情的日子,白族人民便把这一天定为蝴蝶会。每年的这天,周围村寨的白族青年都要穿上盛装到蝴蝶泉边来野炊。他们唱白族情歌,唱电影《五朵金花》的插曲,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我来到蝴蝶泉时却是初冬,见到的只是一池澄澈舔着苍山清浅的雪影,几片落叶轻悄地飘过幽寒的小径。没有蝴蝶的翩翩,金灿灿的合欢花没有开。而且据说前几年由于周围环境的改变,即使是蝴蝶会期间,蝴蝶也来得很少了。为什么美好的东西总是那么容易消失?我不禁黯然神伤。

这时候,我看见绿树掩映中有一排白色的玻璃房。偏西的阳光暖暖地照在那里,竞如春天般明媚。我不由自主地走过去,只见里面树丛中有许多蝴蝶在飞舞。这时候,一位身穿红得耀眼的白族服装的姑娘从封闭的玻璃房里拿出两筐蝴蝶来放飞。我问她,这些蝴蝶从哪儿来?她说:是刚刚孵出来的。我忙追着她隔着玻璃墙往里看,只见铁架一排一排,每排又分几层,上面绷着纱布,纱布上缀满了色彩斑斓的圆球。我问女孩那是什么。蝴蝶蛹!姑娘响亮地回答。

姑娘用手背抹一把额头沁出的细密汗珠,告诉我:这是一个蝴蝶养殖基地,养殖着上百种蝴蝶,近年来每到蝴蝶会期间,基地都会放出几万只蝴蝶,让它们雪花般漫天飘飞。而且,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善,自行飞到蝴蝶泉边的蝴蝶也越来越多……

也许该下班了,姑娘轻快地走出玻璃房。她沿着一条石板小径向浓密的树丛走去,在那里等她的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当年传遍全中国的电影《五朵金花》的插曲,从那姑娘口中悠然飘来了。绿荫中,我隐约看见了一对相依相偎的身影,他们相视而笑,眼睛明亮如太阳的光斑。

一切都在恍惚中变为蝴蝶了……

(有删改)

1.请结合全文内容回答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引述白族的化蝶传说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段在修辞手法上很有特色,请具体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以一切都在恍惚中变为蝴蝶了……”结束全文,韵味十足。请结合全

文探究这样结尾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实践表明,一个人无论知识再多,学历再高,能力再强,如果缺乏对自己心灵的养护,缺乏对自我欲望的驾驭,那么不知在什么时候他就会跌跟头。

B.从4月至6月,全国各地的团组织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以讲座、热线咨询等形式为中考高考考生进行考前减压,帮助考生和家长缓解焦虑情绪。

C.靖国神社内的游就馆,来源于荀子的君子游必就士,此句意为出行时应学习贤士的规范和品行,但现在被如此应用,实在令人不快。

D.红十字会接连陷入信用危机,表面上看我们的慈善机构财务不透明、管理不规范,但深层次的问题还是整个慈善业制度存在缺陷。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据悉,泉城美食节将于本月底举行,消息一经披露,美食家们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赶到济南,意欲大快朵颐

B被电脑的后果,在中学生的书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你让学生写篇作文,他大笔一挥,龙飞凤舞,而卷面字迹却无法辨认。

C.哈尔滨大桥垮塌、山东威海居民楼爆炸、济青高速淄博段特大车祸……一个个悲剧如影随形。人们不禁要问:安全监督部门是否尽到了应尽的职责?

D.改革开放之初,大家都一穷二白,连一辆自行车都是奢侈品,但现在不同了,家用轿车满街跑,由此我们感受到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qí)            (sù)  彰善(dàn)         韬光养(huì)

B.人(huán)          (jué) 寻瑕伺(xì)          臂为盟(niè)

C.抵(yǔ)            (gèn) 造福桑(zǐ)          疲力尽(jīn)

D.鞭(tà)            (gé)  转反侧(niǎn)        声中外(fēi)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种树小记

于  坚

有一天读希腊神话,尤利西斯流浪一生,经历无数磨难,几十年后回到故乡,认出了童年时跟着父亲种下的树。这是一种幸福。我小时候特别崇拜我们大院里的一位爷爷,他总是很得意地告诉我们,院子里的老枇杷树是他种的,然后咧嘴一笑:那个枇杷鬼也是我放进去的。我们在黄昏里吓得四处逃开,躲到母亲的背后。有一天与黑人诗人阿发聊天,他老家在美国,他说他的家门口有一棵老柳树,他母亲去世时,老柳树也倒下死了。

我平生第一次种树是在上小学的时候。那是1964年的春天,我正上小学,有一天,学校宣布,要种树了!我们高兴着,盼望着。那天,艳阳高照,我们提着水桶,扛着比我们的个子还高的锄头,唱着歌去种树。对我来说,这是个非常神圣的时刻。我有一种父亲般的感觉,少年时的一件大事开始了,我坚信我自己种下的树在我长成大人的时候,也会长成一棵高高的大树。我们种的是银桦树,我把种那棵树的坑挖得很深,埋下树苗,培土,浇水,最后把红领巾系在树脖子上,让它飘扬了一回。我激动而严肃,像在寺院里面对着佛像,我相信这是一件与永恒有关的事情,我的生命有了一个具体的期待,我埋下的那一小片黑暗是将来的一个丰功伟绩。树种好以后,我过几天就要提一桶水去浇,放学回家也要去看看,摇摇它,看它长结实了没有。

几个月后的某日,忽然发现我们种的几百棵树全部被拔了出来,丢在地上,被太阳暴晒着。几辆推土机停在附近。这里已经成为一个建筑工地,后来盖起了春城饭店。那个早晨我看见这情景的时候,脑袋嗡嗡地响。没有任何人通知我这件事情,也从来没有人向我解释过这件事情。大人们根本没有把这当回事,谁会向一个三年级的少年去解释什么呢?但一个少年却遭遇了世界猛力的一击。我种的树啊,我人生第一件完全是我自己干的正大光明的大事情。

这个世界还有比我的树更强大的东西,那一天我模糊地感觉到了这点。它可以根本不与我商量,哪怕我的事属于真理,它就那么在黑暗里咔嚓一下。春城饭店的设计师也一样,他一定严肃认真,以设计百年大计的激情干了一个夏天,在我的树坑上设计了他的,那是昆明上世纪60年代最早的高级饭店。但10年后,我发现那里再次成为一个巨大的坑,他的也被拔掉了。

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天,我去滇池游泳,忽然发现水是臭的。我才3个月没来啊,这里已经成了臭水坑!这不是一个盆,一个洗澡堂,一个水库,这是一片海啊!那个下午我仓皇逃出滇池,回到岸上坐着发呆。我又一次感觉到那个巨大的力量,它比滇池都强大啊!我看着太阳,说不定它什么时候会被一把大刷子刷成黑的,我不以为这是神话。

后来我又种过许多树,我几乎是在回家的路上就永远忘记了它们种在哪里,我不想像个守财奴或者庄园主那样把它们视为自己的财产。生命中还有无数的树等着我去种呢!种树只是生命的无数过程之一,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种树的时候你体验了某种喜悦或者悲痛。人生的意义并不在这些具体的事件中,种树只是种树这件事而已,这件事并没有什么根本的意义,它将来是否会死掉,或者长成一棵大树,那是另一件事情,那是宇宙的事情。天地无德,宇宙大千不是按照人类此一时彼一时的价值观、主义、尺度、喜怒无常的情绪来安排世界的。

多年前我曾经在澳大利亚的荒野漫游,看见一棵树。不知道是谁种的,那么遥远,那么自由蓬勃地生长着,那荒原上没有人,风吹过的时候,把树上的一点什么带去了远方。那些风就是荒原上的种植者,它们从来不在乎结果、意义,天地无德,因此它们的树遍布大地。

而且,也许,它们就是1964年的春天种下的。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段写的与滇池有关的内容似与种树无关,作者安排这一内容的

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种树这件事中悟到了哪些道理?请联系全文,任选两点进行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