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美国对中国向来实施两手策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美国对中国向来实施两手策略:一方面接触中国,与中国保持经济往来;另一方面拉拢日本、印度、菲律宾等国家围堵中国,给中国制造麻烦。

B.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不仅有利于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也有利于铲除滋生唯利是图、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

C.备受众人追捧的中国好声音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选秀节目,更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树立了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标杆。

D.今年14月,我国共发生地质灾害631起,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45亿元人民币,个中原因是恶劣气候及人为的破坏造成的。

 

A 【解析】 试题分析:B.成分残缺,句末加“的土壤”。C.搭配不当,“中国好声音”与“第二分句”搭配不当。D.句式杂糅,删掉“造成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莫言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表示,从小耳濡目染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影响甚至决定了他作品的艺术风格。

B.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石油等丰富的矿物资源,在渔业等其他方面也有举足轻重的经济价值。

C.他坚信勤能补拙,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所以常常牺牲周末休息时间,一个人呆在教室给自己开小灶

D.目光短浅的人由于只看到自己的利益,进而忽视了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到最后往往得不偿失。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清人刘熙载云:昌黎诗,往往以丑为美。”(《艺概》)此言不错,但更准确的说法是,韩愈的诗往往能化平淡为神奇。

B.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祥和的图案企望吉祥,娃娃、莲花、葫芦等图案象征多子多福,而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剪纸,表现的内容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

C.人需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那么自身又具有一些什么特征呢?从音乐的基本性质来看,由于它源于人的性情抒发,所以也能感动人的性情,它对于人不具有强力制约,而只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来感染之,教育之。

D.全市新闻单位都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措施,做到家家有基地、人人有定点、天天有报道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回肠荡气 落草 春花秋实 闪铄

B.黄粱美梦 诺大 出尔反尔 幌子

C.哗众取宠 撤职 雕虫小技 竭力

D.凤毛鳞角 沮丧 咄咄逼人 濒临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树(tǎ)    火(bō)   (wǔ)逆              (qiāo)

B.洗(dí)        (ké)   (suō)             (kǎ)

C.玩(nòng)      (xiān)   维鞭(tà)            (liáo)

D(jī)       (jiè)  (jǐ)             (měi)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居太夫人            忧:此处指母亲的丧事。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        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      酬: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      弟:通,尊敬兄长。

2.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士有自京师来                夺项王天下必沛公也

B告之                      越国鄙远,君知其难也

C皆得从之游,公独不识        今人有大功击之,不义也

D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流  壮也,犹不如人

3.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体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  )

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①②⑥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4.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这一年()考中进士,开始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两位先辈。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人家写文章宣传就能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传。然而()不敢推辞的原因,()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

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间,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尊敬兄长),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