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清] 龚自珍[注] 漠漠春芜...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 龚自珍[]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濛濛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 龚自珍自幼博通多才嘉庆十五年(1810)应顺天乡试竟只中了副榜三年后再试又落榜这首《鹊踏枝》就写于这一时期。

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评析孤花这一艺术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运用了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或运用比拟手法,词人把花人格化,以“孤花”写自身。)一朵鲜艳明丽的孤零零的花,开在暮春时节的废园墙角,无人观赏、采摘,借花写人,寄托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 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超然世外、高标独立、不合时宜的形象。词人在下阕描写了一朵绚烂、充满生机的“孤花”在满园芜杂中明艳开放的情景,与上阕柳絮的曼舞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直接抒发“莫怨”无人问津、只因“不合”时宜的孤高情怀,生动而形象地呈现了一个遗世独立的文人形象,对随波逐流者具有警醒意义。 【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要结合注释,可以看出作者是借花写人,托物言志,还要扣住“孤花”“墙角”等词语所表达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形象的能力。要求评析物象“孤花”,不能单纯地指出形象的特点,还要略作评析,也就是指出作者塑造的这一形象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如“孤高情怀”“遗世独立”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日前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就叙利亚目前局势发表讲话提出了包括停火、对话、制定宪法和组建民主政府等内容的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倡议。

B美国底特律市的人口已经由鼎盛时期的185万人下降到71万人成为美国近60年来人口减少最多的城市这反映出该市的经济已经陷于低迷状态。

C吉林市国际雾凇冰雪节围绕大美吉林市快乐冬之旅为主题陆续开展了冰雪文化展览、趣味滑雪表演、青少年短道速滑比赛等活动。

D.“我心目中的十位国学大师投票评选结果揭晓记者就此分别采访了学者任继愈和邵建他们对评选结果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应明白:考试不是学校的唯一追求学校不是学习的唯一场合课堂不是学习的唯一渠道教师不是学习知识的唯一传授者。

B本次机构改革要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方针具体改革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进行调整,力求毕其功于一役

C公平和正义是治愈社会心理疾病的最佳良药:只有少一些拼爹门公民才会多一分平常心;只有机会公平才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自怨自艾感叹什么大材小用、怀才不遇。

D面对新交规严厉的处罚条款很多有车一族、有证一族小心翼翼恶补新交规尽管如此还有部分驾驶员因为学艺不精吃了苦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明赏罚则伯夷、盗跖不。如此则白黑分矣。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能于官以受职尽力于权衡以任事。人臣皆宜其能胜其官轻其任而莫怀余力于心莫负兼官之责于君。故内无伏怨之乱外无马服之患。明君使事不相干故莫讼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如此天下莫得相伤治之至也。

闻之曰:举事无患者尧不得也。而世未尝无事也。君人者不轻爵禄不易富贵不可与救危国。故明主厉廉耻招仁义。昔者介子推无爵禄而义随文公不忍口腹而仁割其肌故人主结其德书图著其名。人主乐乎使人以公尽力而苦乎以私夺威;人臣安乎以能受职而苦乎以一二。故明主除人臣之所苦而立人主之所乐上下之利莫长于此。不察私门之内轻虑重事厚诛薄罪久怨细过,数以德是断手而续以玉也。

使燕王内憎其民而外爱鲁人则燕不用而鲁不附。民见憎不能尽力而务功;鲁见说而不能离死命而亲他主。如此则人臣为隙穴而人主独立。以隙穴之臣而事独立之主此之谓危殆

释仪的而妄虽中小不巧;释法制而妄怒虽杀戮而奸人不恐。罪生甲祸归乙伏怨乃结。故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故圣人极;有刑法而死无螫毒故奸人服。发矢中的赏罚当符故尧复生羿复立。如此则上无殷、夏之患无比干之祸,君高枕而臣乐业,道蔽天地,德极万世矣。

[] 权衡:法令。伏怨:怀怨于心。马服:本指赵奢这里指其子赵括。夺威:夺权。离死命:冒死罪。隙穴:孔隙比喻隐患。仪的:靶子目标。

(选自《韩非子·用人》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则伯夷、盗跖不   乱:叛乱

B而苦乎以一二  负:担负

C数以德祸  追:补救

D释仪的而妄  发:放箭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君主善用人的一项是(3)(  )

循天顺人而明赏罚 使人不同功故莫争 不轻爵禄不易富贵 轻虑重事厚诛薄罪

有赏罚而无喜怒 发矢中的赏罚当符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①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君主遵循天道就能够少用气力而建功立业;君主顺应人情就能够少用刑罚而推行法令。

B因为晋文公鼓励廉耻之心提倡仁义之举所以介子推凭着仁义之心割下身上的肉给他吃。

C假如燕王对内憎恨本国民众,对外喜爱鲁国人,那么燕人就不为他所用,鲁人也不会依附他。

D君主实行赏罚不能凭个人喜怒如果放弃法制而乱发脾气即使大肆杀伐奸人也不会害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东马塍[]

[] 朱淑真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 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

1.第二句中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对于刚刚去世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无论今人后世如何褒贬,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确实再造了英国,并重回世界舞台的中心。

B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们却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C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严加整治是在普及一种公共生活常识那就是为一己之私谋取特殊便利是违法的或不道德的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人人有责。

D2013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非洲世界目光随之聚焦。有观点认为非洲大陆在未来2030年中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