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芦山县和宝兴县的部分乡镇受灾严重,这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B.4月上旬以来,受H7N9型禽流感影响,全国各地活禽交易跌入谷底,大量积压,养殖户资金压力倍增。
C.国和家的命运攸关,是中华民族漫长历史中最为深刻的总结,国家兴衰始终都在塑造个体命运中扮演核心角色。
D.近期该公司出台多项管理办法,从源头上建立起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舌尖上的浪费”。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月来,随着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新闻的持续发酵,其作品广受热捧甚至一书难求。
B.从“白岩松”点评时事、“李开复”推荐书单,到“贾平凹”论说韩寒,伪造名人语录在网络上周而复始地出现。当事人虽然几经辟谣,却依然不能限制造伪者的想象力和传播力。
C.冯小刚执导的电影《一九四二》所反映的那场饿死300万人的河南灾荒,成为中国历史上令人发指的悲剧。
D.火遍大江南北的《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一饭一菜表现出中华大地的美食生态,同时展现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食伦理文化。
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安装 真知灼见 枢纽(shū) 同仇敌忾(qì)
B.般配 仗义执言 包扎(zā) 牵强附会(qiǎng)
C.株连 渊远流长 感喟(kuì) 舐犊情深(shì)
D.陨石 既往不咎 挟持(xié) 蔫头耷脑(yā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绝 境
金文吉
远山如黛。
如黛的远山下,便是米芾晚年隐居的墨园。
墨园之所以驰名天下,与一个叫“洗砚池”的池塘有关。“洗砚池”原本只是一方普通的池塘,池水清澈,虽无沙鸥翔集,但有锦鳞游泳。米芾少时习字,便在池中洗砚,经年累月,池水成了墨色,甚至岸边的梅树,开出的花竟然也是黑色的,素有“墨梅”雅誉。米芾辞官以后,将池塘周围的土地都买了下来,建立庄园,名曰墨园。
米芾初习书时,每逢挥毫临帖,必依古法,头顶瓷碗一只,碗里盛满清水,腕悬青砖半块,以此苦练笔功。
初,米芾下笔草率,日耗纸百张,然进步无多。一天,家里来了一位游方僧人。僧人在看了米芾的用笔后连连摇头。“那当如何?”米芾问。僧人说,想和我学笔法,需要用我的纸,五两银子一张。
纸贵,米芾凝思三天,才敢落笔。字写出后,米芾不敢相信,短短三天,他的字竟然大有长进。僧人留下了那五两纹银后悄然而去。至此,米芾明白,写字不但要用手,更要用心。
米芾学书,方式独特,称为“集古字”。及至晚年,铅华洗尽,登堂入室,成为宋朝四大书法家之一。
世人不知,在书法上,米芾虽负盛名,但自比书圣羲之,仍感不足。然墨园不同,洗墨黑池,梅开墨花,墨园已成书家圣地。天下墨客不远千里,舟车劳顿,朝觐墨园,不过为求池中黑水一杯,以砺其志。墨园成就了米芾冠绝古今的勤奋之名。
隐居墨园之初,米芾每书皆用大笔,且每砚只蘸点墨,余墨均淡入池中,园中研墨、洗砚之人达十数人。
然求池水者众,米芾索性将无数墨块暗投池底,池水愈墨,池鱼竟黑鳞墨目,池边草木亦为墨色,墨园之名愈隆。
每有宾客到访,米芾必奉茶一杯,杯为白瓷,茶多为绿茶,但茶水却如淡墨,其味辛、苦。米芾自捻须摇首悠然品饮,诸宾客纷纷效仿,轻吹慢品,并频呼好茶。
及至清净之时,米芾或悬腕泼墨,或行吟浅唱,陶然于自家黑白园林之中。
米芾爱园成痴,一日突发奇想,何不将园中景致录之笔端,以传诸后世?米芾遂弃书从画。一木一石、一山一水皆烟云变幻,自成一绝,人称“米氏云山”。
居墨园日久,米芾身体每况愈下,先是手脚无力,后是剧咳颤抖,到后来,眼睛竟也出了问题。过去日挥三百纸而不馁,现在画一幅画都需数次停笔小憩。
一日,墨园来了一位僧人。僧人只临池叹息,不发一言。
米芾近前仔细观看,始认出他竟是自己幼时的授业恩师。米芾倒头跪拜,请僧人入室上座,敬茶。寒暄毕,米芾面露得意色,捧出画卷,请老师品评。
僧人凝思良久,连叹:病园、病画、病人、病心,囿于绝境而不自知。米芾愣怔,不知恩师所言何意。
僧人说,外面桃红柳绿,园中却只黑白两色,无四季之分,此为病园;画意清冷瘦绝,全无春色,此为病画;久居墨污之地,百毒侵身,此为病人;书画与虚名纠结,此为病心。四者中心病最甚。
一语惊醒梦中人。米芾两股颤颤,几不能持。再拜,求恩师赐脱困之方。
僧人拿出一墨,说,昔年我五两银子卖你草纸一张,今日我五两黄金再卖你清墨一块。池水清澈之日,当是你目明心聪之时。
米芾接过墨块,奉上黄金五两。僧人持金出门,“咚”的一声将金子投入池塘,转身移步而去,竟不回头。
待僧人远去,米芾即让家人将自己所画的木石山水悉数翻出,堆积在洗砚池畔,亲自将多年心血付之一炬,“米氏云山”从此绝迹。
火焰飞舞跳跃,明亮的色彩中,墨园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生机。
(摘自《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
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无论是临帖学书的顶碗悬砖和“集古字”,还是挥毫作画,米芾都是不落俗套,独具一格的。
B.米芾晚年的书法铅华洗尽,后又创作出自成一绝的“米氏云山”,说明他的书法艺术造诣很高。
C.文章写墨园池鱼草木受染成墨,庄园成黑白园林,以一种荒诞的手法突出书法艺术的神奇。
D.从动作描写看,“捻须摇首”表现了米芾自得的心态;“轻吹慢品,并频呼好茶”表现了宾客附和的心态。
E.文章用“虽无沙鸥翔集,但有锦鳞游泳”来描写“洗砚池”的景色,化用古人文句,用词典雅,句式工整。
2.小说两次写到僧人,在情节关联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说“池水清澈之日,当是你目明心聪之时”,这句话有何含义?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诸葛瑾奉命到荆州见关羽,为孙权的儿子求亲。关羽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断然拒绝了这门亲事。(《三国演义》)
B.为了暂时搁置觉民的亲事,觉新到祖父那里去替觉民讲情。他以为可以感动祖父,没想到却遭到祖父痛骂。(《家》)
C.冯云卿通过女儿从赵伯韬那里刺探到了商业机密,然后不惜动用女儿的垫箱钱来做“多头”,最终大赚了一笔。(《子夜》)
D.弗罗洛要爱斯梅拉达在绞刑架和他当中选择一个。爱斯梅拉达对他说,绞刑架还没有你那样使我害怕。(《巴黎圣母院》)
E.葛朗台瘫痪后,仍掌管密室钥匙,不愿将家用开支大权交给欧也妮。欧也妮心系夏尔,对父亲很冷淡。(《欧也妮·葛朗台》)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据报道,近年来,报名参加美国高考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的考生人数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其中中国考生更是翻番,占非美国本土考生的比例越来越大。中国考生大都来自各省排名靠前的重点中学,学习成绩至少中等偏上,目标是美国排名前50位的高校。他们普遍从高二就开始准备SAT考试,一部分人甚至与学校签了协议,放弃中国高考。
对于中学生如此热衷于参加美国SAT考试的做法,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