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对于刚刚去世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无论今人后世如何褒贬,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确实再造了英国,并重回世界舞台的中心。
B.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们却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C.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严加整治,是在普及一种公共生活常识,那就是为一己之私谋取特殊便利是违法的或不道德的,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人人有责。
D.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非洲,世界目光随之聚焦。有观点认为,非洲大陆在未来20或30年中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滚石30年”演唱会在重庆成功举办,观众们见证了重庆有史以来演出规模最大,演出时间最长,参与明星最多的一次历史性盛会,同时也见证了重庆这座城市的影响力。
B.“住一处,红一片;走一路,红一线。”雷锋精神宣讲者、66岁的河北老人段荣会说,“宣传雷锋精神要立足邯郸,辐射石家庄,进军北京。”
C.秦少游《踏莎行》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个迷字便摄住了月光的精髓。
D. 是如此秀美的自然风光孕育了馥郁的人文资源?还是如此绵长的文脉书香守护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其实,这两者本来就是一体,只有两者的融合——“天人合一”才是世上最美的风景。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让反贪倡廉持续迈进,是十八大以来党与政府的自我________,也是对人民的郑重承诺。
②信息的大爆炸与注意力的分散共存,需要人们对纷繁的信息进行仔细分析和积极________。
③在由两个独生子女组建的家庭中,作为父母辈的四个人,几乎把全部心血都________在了孩子们的身上。
A.期许 甄选 灌注
B.期盼 甄选 灌注
C.期许 甄别 贯注
D.期盼 甄别 贯注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干练 凋敝 流线型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B.震撼 搏弈 辩证法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C.痉挛 蜂拥 口头禅 攻其不备,出奇不意
D.伶俐 凑合 势力眼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夜 读
肖功勋
①对于识字的人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读书,宋人尤袤云: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可谓得读书之真意。对于读书人来说,最好的时光莫过于夜读。“青灯有味似儿时”是南宋大诗人陆放翁先生追念儿时对灯读书的趣味,千载之后读之仍觉亲切温馨。苦雨翁的《夜读抄》令今人在夜晚读时有着深切的怀念。在万籁俱寂、夜深人静时,当我抖落一身的疲惫静静坐在斗室内的台灯下,手捧一本书,独自和书交谈,将自己完全融入那字字行行编织的全新世界中,情感和理智被百分之百地调动起来,思维也展示了充分的自由。此时,只有墙上的挂钟和心在聆听。
②夜读是一种境界,是寻求跟自己内心对话的一种方法。
③夜读,是属于我的幸福。我喜欢昏黄的灯火斜照在书面上泛起的暖意。夜能掩盖白日里所有的浮躁,夜读能排挤人世间所有的噪声。此时,手拿一本书,白日烦心的电话以及那些烦人的心事,统统忘掉。翻动书页,会带来哗啦哗啦的响声,阅读的快感在我翻开书页的那一瞬间开始启动,让自己进入一种清纯如水的境界。叶灵凤先生的《读书随笔》中说:“在这冬季的深夜,放下窗帘,封了炉火,在沉静的灯光下,靠在椅子上,翻着白天买来的新书的心情,我就像是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着新的伴侣。”看到前辈文人也如此沉迷于夜读之中,我仿佛找到了知音。
④也许是性格与气质使然,我所阅读的基本都是文学书籍,优美的文章使我乐不思蜀,悲戚的文章使我泪如雨下。阅读过程中的种种感悟仿佛夜里渐渐疯长的藤蔓,往往也会在夜读中爆发出一种创作的灵感,让思想和想象张开双翼,任意翱翔。
⑤我们都是矛盾的动物,既想向别人敞开心扉,又害怕那种被人看透后的尴尬。而书就是一颗颗心的成长史,小说也好,散文也好,诗歌也好,都是心的家园。从字里行间我寻找到钥匙,开启貌似有森严壁垒的门,漫游在别人的后花园中,兴致盎然地猜那一个个悬于树上的灯谜。
⑥夜读也是一种情调。
⑦在春花香飘、春雨潇潇的晚上,静坐书房,聆听那窗外潺潺的春雨肆意打在花瓣上的声音,清凉沁透心房,手执一册散文,追寻先哲的背影,或感伤,或叹息。在明月星稀的夏夜,
取一卷小说,于静寂中领略人世间的大喜大悲,情感与心交融。在酷暑退尽、有些凉意的秋夜,找来一本俄罗斯的著作,体验着“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不知东方既白也。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在季节的氛围中,享受一种情调,也在夜读的情调中,为自己添加无限的智慧。这种情调真是人生的美好和快乐,是生命的光彩。
⑧夜里的生活是寂寞的,但对在寂寞的夜里读书的我来说,是一种意境,一种氛围,一种情调,一种特有的轻松。真的,夜读的滋味是那么富有情趣,那么亲切温馨。
1.本文以“夜读”为题,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作答。(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⑦段的内容进行简要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夜读是一种境界,是寻求跟自己内心对话的一种方法”,如何理解这句话?请结合自身体验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章开头引用尤袤的话,意在突出作者的“对于识字的人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读书”的主张,同时也为下文引出“夜读”这一话题做了恰当的铺垫。
B.作者引用陆放翁的名句和叶灵凤的《读书随笔》意在突出夜读的趣味。但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儿童的角度突出其趣味的,后者是从成人的角度突出其趣味的。
C.文章第③段中,作者形象地描写了夜读的种种幸福,这种幸福可以掩盖白日里所有的浮躁,可以排挤人世间所有的噪声,进入一种清纯如水的境界,找到自己的知音。
D.文章第④段中的“往往也会在夜读中爆发出一种创作的灵感,让思想和想象张开双翼,任意翱翔”一句采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了夜读的妙处。
E.作者以“夜读”为线索,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突出了夜读可以带给人富有情趣、亲切温馨的感觉。
下列各项中,对有关名著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的情节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一百余年。作者罗贯中围绕以刘备为代表的蜀国、曹操为代表的魏国和孙权为代表的吴国,展开了三方角逐的宏大场面,表现了他“拥刘反曹,恢复汉室”的政治倾向。
B.《红楼梦》中的贾府是一个典型的贵族大家庭,包括荣国府、宁国府两支。作者曹雪芹对这个贵族家庭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都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这个钟鸣鼎食的诗礼之家“树倒猢狲散”的没落过程。而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无疑是作者悲悼的主要内容。
C.《论语》成于众手,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记述者以孔门弟子为主,也有孔门以外的人。《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意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D.《家》描写了觉慧、觉新、觉民三兄弟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同遭遇。他们的爱情或者刚萌芽就被旧礼教所扼杀,或者屈服于包办婚姻而酿成悲剧,或者反抗家长的干涉争取自由结合,这种种遭遇,在当时有各自不同的代表性,表现了当时青年人的不同生活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