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1969年的某天,有一只野猫闯进了日本漫画家藤子不二雄的家里,画家忙里偷闲为这只野猫抓掉跳蚤,而正是这场经历,他灵感一闪,画出了一只“机器猫”。
B.一个由各行业年轻人组成的民间义工组织,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招募3000多名义工和数十辆车,执行了1.8万多人次的志愿服务,转运物资3万多吨。
C.在10月26日上午,北京市公安局为一批因奥运会安保工作而推迟婚期的青年民警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集体婚礼,208对新人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旁缘定终身。
D.民族唱法一贯强调唱曲要唱情,所以即便一首歌的歌词写得很精彩,且唱出来的情感与歌曲的词意背道而驰,就不但感动不了人,反而会使听众觉得索然无味。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季羡林先生曾说:“如果翻译的是不需要的垃圾,翻译再多有什么意义?至于‘翻译强国’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定、谁来评?都说不准。”
B.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表示,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管“两高一资”行业(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消耗型),集中开展钢铁、涉砷行业专项检查,巩固饮用水源保护区集中整治成果。
C.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D.“春季高考也玩穿越!”2012的春季高考作文以《回到……》为题,对此,走出考场的考生们互相交流心得:回到童年,回到过去,回到激情燃烧的岁月……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________。
②中国独特的建筑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________同属于一个体系,________大同小异,如弟兄之间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③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________。
A.喜爱 或是 或是 浮光掠影
B.钟爱 不仅 而且 浅尝辄止
C.钟爱 或是 或是 浅尝辄止
D.喜爱 不仅 而且 浮光掠影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嬉闹 股份制 劳燕分飞 骨鲠在喉
B.编纂 笔杆子 各行其是 竭泽而鱼
C.狂躁 白内障 前倨后躬 唉声叹气
D.赝品 摄相机 要言不烦 磕磕绊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目前中学生使用手机现象非常普遍,为此,上海某中学在开学前推出一项新规:将手机请出校园。但此举引起不少争议。
材料二: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长尚庆莲建议“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引发广泛的争论,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力挺这一建议的,也有代表和委员持反对意见的。
请你用探因分析法对使用手机事件进行评论,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齐长城位于山东省境内,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修建的军事防御体系,距今已2500余年,为世界上最早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今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东至青岛市黄岛区;齐长城横跨济南市、章丘市等十几个县市区,长度在600公里以上;它是中国唯一起于黄河止于大海的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军事地位。
泰山两侧是齐、鲁接壤地带,是北、南争战与会盟的通道。特别是在齐国的西南部,济水与泰山之间构成依河临山之险,是中原各国的交战要道,是春秋战国时中原诸国进攻齐国的咽喉。所以,齐国在这里首先修筑了西段城障,以防鲁、晋诸国。
齐长城多依山势而筑,山岭之地又多筑在峰顶处,故齐长城又有“长城岭”之称。随山势而筑地段,城墙多系大小不一的自然石块砌成,一般不用灰浆等物凝固。而平原低谷地段所筑长城又多夯筑而成,土筑的城墙也称钜防或防门。
齐长城建筑时充分利用山险,既代替长城的作用又能节省人、财、物,城墙是长城的主体;烽火台多设在山岭的高巅之处,是军事设防传递信号的设施;而关塞和防门多设在平原低谷地段,是出入国境的必经之地,也是长城的要冲地带,这些地方一般修筑两层城墙。在沂水和临朐交界地带的大岘山上修筑的穆陵关,就筑了两道城墙,格外坚固,因此处是齐国当时通往南部的重要门户,由此向北可直达齐都临淄。据罗勋章先生实地调查,长城所经的临朐、安丘、沂水境内地段城墙,多为南北两道城墙,且两道城墙的修筑结构相同,故而证明长城要冲地带是有意重点加固的。
综观齐长城的建筑结构设计,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就地取材的特点,故而现今所见长城不是整齐的统一设计,而是多因山势和河堤渠而筑。平地、河流、低谷处重点设防,以确保进出方便,能攻易守。现在在山顶险要处见不到城墙遗迹,说明当时此处没有修筑城墙。在山岭脊外缘陡险处,长城内侧地势较外侧要高出许多,一般可高出2~3米,而外城墙内只填以3~4米宽的土沙或碎石,所以齐长城较多处地段为单城墙,即只有外墙,无内墙;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建长城中是仅见的,在历代所建长城中也是仅有的。
而平阴、长清地带的长城西端,既无山岭屏障,又无河道为阻,而此处又是齐国南通曹、宋、滕、邾、鲁、楚、周诸国,西通卫、晋、郑的要冲地带,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故齐国不惜耗费巨力在此用土坯筑成高厚的城墙,故史称钜防。这里因有钜防,在春秋战国长达五百余年的时间内未发生灭国之灾,确实起到了筑城卫国的作用。
1.下面对“齐长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长城是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泰山之南的齐国。
B.齐长城始于济南,终于青岛,绵延十几个县市区,长度600多公里。
C.齐长城的西段城障,是为了防御鲁、晋等诸国的侵略而建造的。
D.齐长城有“长城岭”之称,得名于它多依山而筑,且遇山岭之地时多筑在峰顶处。
2.下面对齐长城建筑设计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齐长城多顺势而筑,主要是为了降低建筑成本和减少对自然的过度破坏。
B.齐长城建筑时就地取材,山岭地段主要是自然石块,低平地段主要是土筑。
C.齐长城在设计上不是整齐的统一设计,是因为当时的建造技术还无法达到。
D.齐长城的单城墙建在山脊处,双层城墙多设在出入国境的必经之地。
3.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齐长城在山岭的高巅之处都设置烽火台,目的是为了传递军事信息。
B.钜防是土筑的城墙,建在齐长城西部,即今天的长清、平阴一带。
C.穆陵关筑了两道城墙,是因为这里是当时齐国通往南、北方向的重要门户。
D.齐长城绝大多数地段为单城墙,即有外墙而无内墙,个别地段才有两道城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