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个人如果常有团体合作的训练,在学问上可以免偏陋,在性情上也可以免孤僻。
②材料的收集和整理,问题的商讨,实验的配置,贻误的检举,都必须群策群力。
③学生们尽管成群结队,实际上各人一心,每人独自上课,独自学习,独自完成学业,无形中养成个人主义的心习。
④他会有很浓厚而愉快的群的意识,他会深切地感觉到:能尽量发挥群的力量,才能尽量发挥个人的力量。
⑤现行教育有一个大毛病,就是许多课程的对象都是个人而不是团体。
⑥其实学问像其他事业一样,需要分工合作的地方甚多。
A.⑤③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①⑤②④⑥③ D.⑤③⑥②①④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潍坊对媒体称尚未发现有价值的举报线索,而网络上关于地下排污线索却不断涌现,潍坊寿光市的一个工业园区普遍存在地下排污。
B.胡萝卜在荷兰被列为“国菜”之一,这是因为胡萝卜素具有维护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防治呼吸道感染、激发免疫力等作用。
C.作家的写作不只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事件、一个领域,而是有可能放眼到国际视野中去书写、去观察、去感受,走出国门成为一种自觉。
D.公职人员掌握着公权力,其房产权属和交易信息涉及公共利益,不属于个人隐私,公开其房产信息能够维护公共利益,也可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一夜之间便洛阳纸贵。购书中心开门不到十分钟,上百本莫言作品存货被一扫而空。莫言是我国著名作家,获诺奖之前已经蜚声海内外,可是在获奖之前,他的作品湮没于众多包装得美轮美奂的书籍当中,无人问津。对于因得奖而引发的抢购、阅读莫言作品热潮,莫言很不以为意,他说:“我不希望出现所谓的‘莫言热’,即便有,也希望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冷却下去。大家该干吗就干吗。”
A.洛阳纸贵 B.蜚声
C.美轮美奂 D.不以为意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樊篱/繁复 拙劣/捉迷藏 哺育/捕风捉影
B.机杼/枢纽 调配/条形码 档次/荡气回肠
C.羁绊/畸形 涕泣/替罪羊 蓦地/栉风沐雨
D.譬如/鄙薄 矜持/禁得住 磨坊/漠不关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留别王维①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②。
当路谁相假③?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 ①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这首诗便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②违:分离。③假:提携。
1.诗中“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人沈德潜评价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请结合诗歌颔联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养竹记
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①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②,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③者斩焉,篲④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⑤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翦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⑥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注] ①庭实:原指将贡品或礼物陈列于庭,让人观赏。这里是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观赏。②殄瘁:枯萎凋谢的样子。③篚:竹制的盛器。④篲:通“彗”,扫帚。这里作动词用。⑤寻:古代八尺为一寻。⑥封:培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竹本固,固以树德 本:本来
B.始于长安求假居处 假:假借
C.履及于亭之东南隅 履:步履
D.刑余之材,长无寻焉 长:生长
2.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3分)( )
A.授校书郎 B.贞以立志
C.而见贱俗人之目 D.翦弃若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庭院中种竹子的人,大多是有道德修养的人。
B.相国死了之后,他的故居被捐赠出来,给人居住。
C.本文以“竹似贤”一句,统领全文,娓娓道来。
D.本文从多方面写“养竹”的方法,内容翔实丰富。
4.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4分)
乃 芟 蘙 荟 除 粪 壤 疏 其 间 封 其 下 不 终 日 而 毕 于 是 日 出 有 清 阴 风 来 有 清 声 依 依 然 欣 欣 然 若 有 情 于 感 遇 也
(2)翻译。(6分)
①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