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要求续写下列文字中的人物对话。
要求:①要像胖工匠说的那样,具有个性;②文字要简练,语言含蓄;③各写一句,均不得超过15字。
四位能言善辩的工匠,振振有词地讨论着某建筑物围墙的门该怎样修的事。
胖工匠说:“门一定要宽,才能体现‘开放’。”
瘦工匠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矮而胖的工匠说:“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而瘦的工匠说:“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同样的交际任务可以通过不同的修辞手段、修辞方法来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如,传说曾国藩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屡次失利,于是上奏皇帝说“臣屡战屡败”,但这句话后被改成了“臣屡败屡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择不同的语序,就是完成同样交际任务的修辞方法之一
②后者则不一样,它突出了虽败犹战、不屈不挠的斗志
③这种修辞效果的取得,所依靠的主要是语序
④前者突出了屡战的结果屡败,暗含了指挥不利、作战无能
⑤修辞手段相同,语序不同,话语意义、修辞功能、修辞效果也不一样
⑥虽然只是细微的词序变化,但表达效果迥异
A.①⑤⑥④②③ B.③⑥④②⑤①
C.①③⑤⑥④② D.⑥①④②③⑤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俄罗斯航天部队司令说,俄罗斯正在对组成导弹预警系统的地面雷达站进行现代化改造,将有三座新雷达站加入这一系统。
B.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是国家提倡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之路。
C.这次行动重点对粮食制品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项目进行检验和监测,切实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谨防食品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D.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大对重点信息的研判、收集、处置和分析力度,这样才能得到更多更好的有效信息,有助于我们的成功。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世界第一CEO”杰克·韦尔奇首次来到成都,当谈到成都给以他的第一印象的时候,他惊讶地表示成都的发展太快了,那些高楼大厦就是最好的见证。
B.陕西省汉中市今年投资上百万举办“油菜花节”,甚至为了搭建会场及停车场,撂荒50多亩农田,这种奢华的做法引起游客广泛刍议。
C.在大学创新体系中,相当多的学校对本科教学不以为然,许多院士、博导和学术带头人,几乎没有人愿意在本科教学第一线长期耕耘。
D.公立医院改革不能按下葫芦浮起瓢,一方面药费降了,但是另一方面门诊费和其他医疗服务费却大幅提升,最终让患者来承担改革的成本。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绸缪/荒谬 裙裾/拮据 脊椎/椎心泣血 攒钱/人头攒动
B.屹立/起讫 馈赠/匮乏 沉疴/百舸争流 间谍/间不容发
C.旋律/舷梯 置喙/姻缘 赡养/瞻前顾后 横行/飞来横祸
D.饯别/栈道 作揖/通缉 裨益/稗官野史 着装/不着边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数学——美——爱情
一向以严谨著称的数学到底美不美?
有位数学家极力主张数学同艺术一样美。这位数学家就是“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哈代。且听哈代怎么说:
数学家的造型,同画家和诗人一样,也应该是美丽的;数学概念应该就像色彩和词语一样,以和谐优美的方式结合起来。美不美是检查的第一关,蓬头垢面的数学不能与世长存。
力主数学美的,还有同是英国人的学界大佬罗素,他讲道:
数学,如果公正地看,包含的不仅是真理,也是无上的美——一种冷峭而严峻的美,恰像一尊雕塑一样。
为了说明数学的这种“冷峭而严峻的美”“无上的美”,我们可以举出一些初浅的例子。数学有简洁美。内涵深刻的数学往往在形式上简单得出奇,比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拉普拉斯方程、爱因斯坦质能转换公式等等,一个简明形式就囊括了世间万事万物。完全像我国晋朝文人陆机的《文赋》里歌唱的,“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数学具意念上的抽象美。我们所处的世界明明是三维的,数学家偏偏研究无穷维。抽象得不但世间常人找不到对应物,而且就在数学家本人的脑袋里,也只有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高扬精神状态进行关照。特别是,数学还带着一种创造上的通感(Synaesthesia)美。通感使人能够于色彩中听得到声音,在语词里看见颜色……而一个个高明的数学家,能够在代数里看得见形象的几何,于数论中听得到美妙的曲线,从博弈论当中嗅闻出经济数量关系和人性的味儿……
正因为数学美,所以她迷人;正因为她迷人,所以吸引着许多数学家终生孜孜不倦、苦心孤诣地为她而献身。数学是自然科学之中吸引力和亲和力最强的一门学科!真正的数学家把不懈追求当作无比欢乐,而又将欢乐当成艺术享受。雪莱有诗说:“美好事物是一种永久享受!”数学的美,只有数学家才会乐在其中吧。世上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把一个数学家从他的“美人”身边拉拽出去。数学家可以说是世上最忠贞的情人。他或者她一辈子会许多许多次堕入爱河,但每一次都是对同一个“人”。果然,有些大数学家有了数学,就真的不再同人结婚,像牛顿,伽罗华,哈代,诺特(现代代数创始人)等。当然,有人会因此而失去了一亲香泽和肌肤的机缘,但是数学却受到了加倍的呵护而更加娇艳。
那么,到底能不能给数学装上感情通道、让数学同人们的爱情相连相通呢?
法国曾经拍过一部爱情电影,《我爱上的是正切函数》,讲的是一个花季少女同一个盛年男人的故事,说明他们并不是两个没有交集的集合,肯定这两个地球高级生物邂逅相遇而堕入情网的概率不为零。电影最后暗示,数学同电磁场一样,是一片美丽的动情的场!
数学的美丽,还在于她像绝色佳人一样有一种“惹是生非”的挑逗美。数学研究得愈深入,就会发现更多哲学问题、艺术问题、美学问题,甚至陌生难解的人生问题,叫人争论,令人遐想,促人深思。这里有一个特别具有挑逗美的例子,美籍奥地利数学家哥德尔证明了“不完备性定理”。这定理大胆直面“严格”“完备”“和谐”等完美指标,斩钉截铁地说数学的形式系统都是“不完备的”,其中一定包含着无法证明的命题,既不能证明它“真”,又不能确认其“假”!定理使德国数学泰斗希尔伯特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严格完美大厦倾倒一旦。后来,这条定理引发了一场场数学和哲学的车轮大战。哥德尔定理于是有了许多首不同唱词。其中一个说法是:任何一部VCD或DVD都有不能够放像的碟片!于是,喜好深刻的好事者又推出了一个有趣的哲学命题:人类到底能不能认识自身呢?计算机科学奠基人图灵提出的“可计算性”的思想,也有这样强大的挑逗威力,而且又引出了计算机能不能超过人类哲学的问题……
一个孤高遗世的数学定理或理论,当它在数学之外引起大海汪洋的思潮、如痴如醉的辩论的时候,人们回眸一下,难道不承认这正是数学的美吗?美人尤物的特点难道不正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吗?能够挑拨起世界顶尖知识精英的无穷情思、澎湃心潮,不美,能够做到吗?
所以,一位德国数学家引用伏尔泰的话这么讲:
阿基米德脑海里的绮思遐想,比荷马的要多得多哟!
所以,英国大物理学家狄拉克说:
上帝使用了美丽的数学来创造这个世界!
1.综观全文,作者认为数学美在何处?请概括并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语言非常有特点,请赏析文中画线的第一处,解释第二处的含义。
(1)而一个个高明的数学家,能够在代数里看得见形象的几何,于数论中听得到美妙的曲线,从博弈论当中嗅闻出经济数量关系和人性的味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然,有人会因此而失去了一亲香泽和肌肤的机缘,但是数学却受到了加倍的呵护而更加娇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多处引用诗文名句和科学家的名言,请分析这两类引用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说,“内涵深刻的数学往往在形式上简单得出奇”。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简单”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