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赢家 杨国峰 天空飘着雪,寒风霍霍地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赢家

杨国峰

天空飘着雪,寒风霍霍地刮,天很冷。我专程爬上老鸹坡去做家访。

我要去的目的地是学生石头家。石头家住在老鸹坡,离学校15华里远,平时寄宿在学校。每到双休日,不管是天晴还是落雨,石头都要回家,回家了却又不按时返校。

老鸹坡四壁苍翠,一涯竹林。经村民指点,我在村子的南端山坡脚找到了石头的家。一栋破烂不堪的木屋里有一位五十开外的妇人在喂鸡,妇人见我到来,先是傻傻地发呆,后来就有点激动,嘴里唔唔哇哇说着什么。折腾了半天,才知那妇人竟是个哑巴。我心一沉,这就是石头那位身体不健全的母亲吗?

妇人总算明白了我的来意,就用手指了指对面的竹林,示意石头进竹林去了。

我终于发现了石头正在撅着屁股挖冬笋,看到我,怯怯地叫了一声老师,就停止了挖笋。

我火了,大声问他为什么不按时返校读书,却有闲心拱进竹林里挖冬笋?

一连串的诘问,把石头逼急了,他涨红着脸,嘴唇一阵痉挛,还是像往常一样哑着嘴不说话。我与石头僵持了一阵,石头一直回避我的诘问。末了,他终于说话了,说在这大雪天来老鸹坡走一趟不容易,还是到他家吃了饭再说。我生气地说你不说清楚我不吃饭,就陪着你挖笋,你挖多久我就陪多久。我索性蹲在地上,作出打持久战的姿态。我摸出一根烟点上,一摸兜却发现忘了带打火机。石头说他去家里给我找火,说着就想走。站住!你想借机开溜吗,你今天就是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撵上你!我把香烟折断,捏在手心碾成一撮烟末,一甩手把烟末抛洒在雪地里。他急了,蹲在地上哭起来……

他说他怎么不想好好读书呢,他甚至还想过读高中,上大学,可是……父亲死,母亲病。虽然现在免了学费,他作为特困生伙食费学校也给免了一部分,但他买学习用品,理发、乘船、坐车常常掏不出一分钱,让他难熬又难堪。母亲治病需要钱,他只好利用双休日上山采倒勾藤、挖野生姜、冬笋,但是商贩杀价杀得厉害,需要嘴巴和时间磨才能卖个好价钱。石头慌着返校上课,他没时间也没耐心同商贩讨价还价,自然难卖高价。他无奈地向我透露,他不想再读书了,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绩老挣扎在及格线上很丢人,给老师添了麻烦,没意思。

我怔住了,这是个苦命而倔强的孩子,老师一直在误解他,他需要有人帮他一把,可是谁来帮他呢?

我心中突然冒出一个离奇的念头,说,我和你定个君子协定好吗?冬笋你可以挖,但书也得读,只要你好好读书,你挖的冬笋我来收购,我开你最高价。

他陷入沉思.好久不说话……

以后石头挖到冬笋就送到我家里,我象征性地检查一下冬笋的质量,没有剔除个头小的挖烂了的冬笋,也没抖掉袋子里的泥沙,一股脑儿过秤。过秤后我立马把现金付给了他。他每次从我手中接过钱时,眼里总是漾着感激和困惑。

此后他再没旷课,成绩也一天天进步了。

四年以后,他成了一名大学生。

一天,石头给我寄来了一包玉兰片,玉兰片里面藏着一封信。信中言词恳切,浸漫着深情,让我感慨万千、唏嘘不止。

杨老师:我是寒冬里的一个冬笋,冬笋是孱弱的,它需要呵护。您是一缕春风,一帘春雨,让我这棵雪地里挣扎的笋芽长成一棵挺拔的修竹。我知道你收购我的冬笋赚不到一分钱,而且彻底赔本了,我心里一直不安,我迟早会报答您的……这是我和母亲亲手制作的一包玉兰片,这玉兰片寄托着我们母子的一片深情,您收下吧!

原来这个秘密早就被石头识破——我哪有时间做冬笋生意,我收购的冬笋一个也没有出售,除了自己吃了一部分其余的都烂掉了。但是我想大声地对石头说,如果说我收购冬笋赔了本的话,那么我赚取了一个濒临失学的孩子的心,基于此,我又是最大的赢家……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3年第3期,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小说运用白描手法,叙述了在寒冷的雪天到石头家中家访的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小说着力描写天寒雪飘,远离城区,道路难行,木屋破烂不堪,以暗示石头退学的原因,有利于揭示小说的主题。

C收购石头家的冬笋,一方面是自己吃着方便,一方面是帮助石头克服暂时的困难,使他努力读书学习改变命运。

D.石头经常不能按时返校,利用课余时间挖冬笋以补贴家用,在的帮助下,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E.小说描写石头妈妈的神态、动作等,揭示她家经济困难、生活拮据使石头产生退学的念头,巧妙地过渡到收购冬笋的情节上来。

2.简要分析第一段的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3.小石头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最后写,是最大的赢家,有人认为石头才是最大的赢家,你的看法呢?谈谈具体理由。(8分)

 

1.答A得3分,D得2分,E得1分;答B、C不得分。 2.①“天空飘着雪,寒风霍霍地刮,天很冷”,交代故事发生的季节,渲染了一种特定的氛围。②烘托人物的心境,暗示了人物可怜的命运,揭示人物性格。③为下文写老师收购冬笋的情节做铺垫。(每点2分) 3.①善解人意,孝敬母亲。石头体谅老师大雪天来老鸹坡不容易,请老师到他家吃饭,还要回家给老师找火。②坚强有韧性,勇于承担责任,积极改善生存条件。父亲死,母亲病,为给母亲治病,他利用双休日上山采倒勾藤、挖野生姜、冬笋补贴家用。③知恩图报。石头成大学生后,给老师寄来了一包玉兰片和一封感谢信,表示要报答老师。 4.观点一:“我”是最大的赢家。(2分)①“我”有善良的品行,为学生的前途和未来着想,牺牲自己的利益,并赚取了一个濒临失学的孩子的心。(2分)②“我”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感恩和回报。(2分)③石头教育的成功,坚定了“我”教书育人的信念。(2分) 观点二:石头才是最大的赢家。(2分)①石头在“我”的教育与帮助下,经济明显好转,有精力专心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2分)②石头不仅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认识到杨老师的一片至诚的苦心,性格走向成熟与独立;(2分)③一个人孤立奋斗很难成功,石头因他人的帮助实现了腾飞的梦想,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2分) 观点三:“我”与石头都是最大的赢家。(2分)综合上边两种观点分析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B石头退学的原因不是“天寒雪飘,远离城区”等自然原因,主要是贫穷、妈妈残疾等原因;C“自己吃着方便”的说法不妥,主要是挽回石头退学,以便能使他专心读书;E“巧妙地过渡到‘我’收购冬笋的情节上来”不全面,还包括“我”到竹林里去了解石头的思想行为。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①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内容作铺垫;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③衬托人物心理;④象征和暗示;⑤交代人物活动场所;⑥展开、推动故事情节。本题中“天空飘着雪……天很冷”,交代故事发生的季节,渲染了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心境;为下文写老师收购冬笋的情节做铺垫。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小石头善解人意、坚强、知恩图报,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请老师到他家吃饭,还要回家给老师找火。(善解人意)利用双休日上山采倒勾藤、挖野生姜、冬笋补贴家用。(坚强)给老师寄来了一包玉兰片和一封感谢信,表示要报答老师。(知恩图报)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回答,大的赢家既可以是“我”,也可以是小石头,还可以是二者。要有理有据,分析到位。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海日生残夜,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庄子《逍遥游》)

3.    ,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

4.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

5.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李白《蜀道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阴

朱弁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竞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注释】朱弁,曾出使金国,被拘留十五年,此间他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此诗就写于他被拘金国时期。迢递,高远的样子。

1.诗中的前两联描绘了金国之春怎样的景象?请做简要分析。(5分)

2.请简要分析诗的后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何敞字文高,扶风平陵人也。敞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司徒袁安亦深敬重之。是时京师及四方累有奇异鸟兽草木,言事者以为祥瑞。敞通经传,意甚恶之。乃言于二公曰: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今异鸟翔于殿屋,怪草生于庭际,不可不察。由、安惧然不敢答。居无何而肃宗崩。

时窦氏专政,外戚奢侈,赏赐过制。敞奏记由曰:赏赉无度,至于空竭帑

藏,损耗国资。寻公家之用,皆百姓之力。明君赐赉,宜有品制,忠臣受赏,亦应有度。今明公位尊任重:宜先正己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奏王侯就国,节省浮费,振恤穷孤,则恩泽下畅,黎庶悦豫。上天聪明,必有立应。由不能用。

窦宪为车骑将军,宪弟笃、景并起邸第,兴造劳役,百姓愁苦。敞上疏谏曰:臣虽斗筲之人,诚窃怀怪,以为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今百姓愁苦,县官无用,而遽起大第,崇饰玩好,非所以垂令德也。宜且罢工匠,恤人之困。书奏不省。

后拜为尚书,复上封事曰:昔郑武姜之幸叔段,爱而不教,终至凶戾。由是观之,爱子若此,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宪秉三军之重,笃、景总宫卫之权,而虐用百姓,奢侈僭逼,诛戮无罪。今者论议凶凶,成谓叔段复生于汉。虽知言必夷灭,而冒死自尽者,诚不忍目见其祸而怀默苟全。

敞数切谏,言诸窦罪过,宪等深怨之。时济南王康尊贵骄甚,宪乃白出敞为济南太傅。岁余迁汝南太守。敞疾文俗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故在职以宽和为政。及举冤狱,以《春秋》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又修理鲷阳旧渠,百姓赖其利,垦田增三万余顷。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

                                                     (选自《后汉书·卷四十三》,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太尉宋由府    辟:躲避

B.而起大第,崇饰玩好    遽:突然

C.奢侈逼,诛戮无罪    僭:超越本分

D.敞文俗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    疾:痛恨

2.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何敞为官正直的一项是(3分)    (    )

怪草生于庭际,不可不察    司徒袁安亦深敬重之  诚不忍目见其祸而怀默苟全

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  每举冤狱,以《春秋》义断之    宜且罢工匠,恤人之困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京城及周围地区出现奇异的草木鸟兽,有人认为是祥瑞之兆,但何敞却认为是皇帝即将驾崩的不祥之兆。

B.面对当时赏赐不符合礼制的局面,何敞劝说宋由送回所得到的赏赐,并请宋由上奏皇上让王侯回到各自的封国,节省开支,救济穷孤。

C.何敞心忧百姓。因为窦宪的两个弟弟大兴土木,他上奏皇帝,希望朝廷让二人遣归工匠,却没有被采纳。

D.由于何敞多次劝谏,指出窦氏诸人的罪过,遭到窦宪等人的嫉恨,后被窦宪排挤出京,做了济南王的太傅。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明公位尊任重,宜先正己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5分)

2)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宋代家训的特点

家训指古代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宋代家训是家训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从所搜集的资料来看,宋代的家训,专著加上单篇计百余种,其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代。这些家训根据纂述者的身份,可分为宋代帝王家训、宗室家训、士大夫家训、百姓家训等类型。宋代家训集成了传统家训的散文、诗歌、条规等体裁,又有发展,如《集事诗鉴》将散文与诗歌融于一体。宋代家训体裁上的另一大发展则是辑录体家训的大量出现。辑录体家训就是将宋及宋前历代的训家教子的成文文献或者相关的家庭规范的活动汇集在一起,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如司马光的《家范》等。

宋代家训的繁荣,与宋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很大关系。宋代由以前的门阀政治时期转变到官僚政治时代。选官以科举为主,宋代长久不衰的世家大族已经很少,贫富无定势,甚至贫富易位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家族尤其是士宦家族积极地纂述家训,以期通过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等,令其家族成员修身、齐家,维持家族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达到兴旺、繁荣的目的。

宋代家训都有治生、制用的内容。其中,治生方面,以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最为详尽;制用方面,以陆九韶《居家制用》更为具体。宋人重视家庭治生,与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有密切关系,这也是维持大家族正常运作所必备的经济基础。此外,科举也需要经济支持。宋代家训一方面提倡家庭治生,另一方面提倡辩证的节俭,量入为出是其基本原则。宋人把简朴当作自家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但对公益事业,则主张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如乡人有纠率钱物以造桥修路及造渡航者,宜随力助之(袁采《袁士世范》)。宋代家训注重道德教育,倡导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正、妇顺,即通过对家庭成员言行举止的规范,将儒家思想贯彻集中。除了道德教育外,宋代家训还重视参加科举考试,以入仕的教育及其它知识教育,以提高子孙的素质。宋人家训中也涉及许多教育原则,其中教育贵早、宽严相济这两点对今天来说仍有借鉴意义。家族对子孙等家庭成员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首先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之上。当好言相劝不能奏效时,家长便采取其他的惩罚方式,如庭训、笞、杖、役、经济惩罚、不承认身份、告官、驱逐、移乡等。

家训的纂述,是为家族的兴旺长久,所以一般不会违反朝廷的法律。有的宋代家训如范氏的《义庄规矩》及后续规矩还得到朝廷的许可与支持。家训、法律中都有儒家思想的渗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家训在强调修身、治家之后,仍然怀抱治国与平天下的崇高理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治天下也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繁荣。所以在礼法社会之中,家训与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家训与法律的出发点和目的还是略有侧重的,家训更侧重家庭的发展,而法律则更关注社会的长治久安。

1.下列关于宋代家训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代家训继承并发展了传统家训的散文、诗歌、条规等体裁,它汇集了宋及宋前历代的家训,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

B.宋代家训都有治生、制用的内容,提倡辩证的节俭,把简朴当作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但对公益事业,则主张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

C.宋代家训注重道德教育,倡导通过对家庭成员言行举止的规范,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正、妇顺等儒家思想贯彻集中。

D.宋代家训对子孙的训导首先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当好言相劝不能奏效时,家长便采取庭训、笞、杖、役、经济惩罚、不承认身份等惩罚方式。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家训发展史上,宋代家训是个重要阶段,其标志之一就是家训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了前代。

B.宋代选官以科举为主,一些家族为使其成员能科举入仕,积极纂述家训,这是宋代家训繁荣的重要原因。

C.为提高子孙素质,宋代家训既对子孙加强道德教育,又重视参加科举考试以入仕的教育及其他知识的教育。

D.家训是为家庭的兴旺长久,而社会的长治久安又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繁荣。因此,家训并不违反朝廷的法律。

3.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

A.重视家庭治生,这是宋人维持大家族的正常运作及参加科举考试经济基础得到保证的重要原因。

B.在宋人家训的诸多教育原则中,教育贵早、宽严相济这两点对今天仍然具有借鉴的意义。

C.因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宋代家训在强调修身、治家之后,还提倡治国与平天下的崇高理想。

D.在礼法社会中,家训与法律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制订的出发点和目的方面又略有侧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

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常常强调要做真实的自我,认为在他人面前展现最真实的自我,才能呈现最美好的一面。但是,真实的自我就是最美好的自己吗?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