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何敞字文高,扶风平陵人也。敞性公正。自以趣舍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何敞字文高,扶风平陵人也。敞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司徒袁安亦深敬重之。是时京师及四方累有奇异鸟兽草木,言事者以为祥瑞。敞通经传,意甚恶之。乃言于二公曰: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今异鸟翔于殿屋,怪草生于庭际,不可不察。由、安惧然不敢答。居无何而肃宗崩。

时窦氏专政,外戚奢侈,赏赐过制。敞奏记由曰:赏赉无度,至于空竭帑

藏,损耗国资。寻公家之用,皆百姓之力。明君赐赉,宜有品制,忠臣受赏,亦应有度。今明公位尊任重:宜先正己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奏王侯就国,节省浮费,振恤穷孤,则恩泽下畅,黎庶悦豫。上天聪明,必有立应。由不能用。

窦宪为车骑将军,宪弟笃、景并起邸第,兴造劳役,百姓愁苦。敞上疏谏曰:臣虽斗筲之人,诚窃怀怪,以为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今百姓愁苦,县官无用,而遽起大第,崇饰玩好,非所以垂令德也。宜且罢工匠,恤人之困。书奏不省。

后拜为尚书,复上封事曰:昔郑武姜之幸叔段,爱而不教,终至凶戾。由是观之,爱子若此,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宪秉三军之重,笃、景总宫卫之权,而虐用百姓,奢侈僭逼,诛戮无罪。今者论议凶凶,成谓叔段复生于汉。虽知言必夷灭,而冒死自尽者,诚不忍目见其祸而怀默苟全。

敞数切谏,言诸窦罪过,宪等深怨之。时济南王康尊贵骄甚,宪乃白出敞为济南太傅。岁余迁汝南太守。敞疾文俗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故在职以宽和为政。及举冤狱,以《春秋》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又修理鲷阳旧渠,百姓赖其利,垦田增三万余顷。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

                                                     (选自《后汉书·卷四十三》,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太尉宋由府    辟:躲避

B.而起大第,崇饰玩好    遽:突然

C.奢侈逼,诛戮无罪    僭:超越本分

D.敞文俗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    疾:痛恨

2.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何敞为官正直的一项是(3分)    (    )

怪草生于庭际,不可不察    司徒袁安亦深敬重之  诚不忍目见其祸而怀默苟全

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  每举冤狱,以《春秋》义断之    宜且罢工匠,恤人之困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京城及周围地区出现奇异的草木鸟兽,有人认为是祥瑞之兆,但何敞却认为是皇帝即将驾崩的不祥之兆。

B.面对当时赏赐不符合礼制的局面,何敞劝说宋由送回所得到的赏赐,并请宋由上奏皇上让王侯回到各自的封国,节省开支,救济穷孤。

C.何敞心忧百姓。因为窦宪的两个弟弟大兴土木,他上奏皇帝,希望朝廷让二人遣归工匠,却没有被采纳。

D.由于何敞多次劝谏,指出窦氏诸人的罪过,遭到窦宪等人的嫉恨,后被窦宪排挤出京,做了济南王的太傅。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明公位尊任重,宜先正己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5分)

2)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5分)

 

1.A 2.B 3.A 4.(1)现在明公您地位高责任重,应该先使自己身正来给群下做出表率,送回所得到的赏赐物品,趁机陈述其中的得失。 (2)因此郡中的人没有怨言,百姓被他的恩遇礼待感化,那些与父母别居的人都回去赡养他们的父母,相互推让财物的有二百多人。 【解析】 1. 试题分析:辟:录用。解释实词应依据语境,联系上下文。例如:“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一句中“辟”的意思是“治理”。“周宣王辟国千里。”一句中“辟”的意思是“开辟,开垦”。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②④表现何敞受人敬重,⑤讲的是何敞的断案方法。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的方法,首先找出不能体现何敞“为官正直”的句子,然后根据所给答案选项进行排除。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今异鸟翔于殿屋,怪草生于庭际,不可不察。”何敞只是认为是不祥之兆,没有“皇帝驾崩的预言”。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以直译为主,要逐字翻译,把单音节字变成双音节词,然后组合,语句要通顺;注意特殊的句式。注意下列词语和句式:“正”“率”“因”“是以”“出居”“‘百姓化其恩礼’为被动句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附【参考译文】 何敞字文高,是扶风平陵人。何敞生性公正,认为自己取舍不合时务,每次召请他,他都说有病而不去。元和中,被征召到太尉宋由府中,宋由用特殊礼仪对待他。司徒袁安也很敬重他。当时京城和四方多处出现奇异的鸟兽草木,议事的人认为是吉祥的征兆。何敞通晓经传,心里很讨厌这种说法。于是向宋、袁二公说:“吉祥的征兆随美德而到,灾异现象因为政事恶劣而产生。现在奇异的鸟在殿屋飞翔,怪异的草在庭院生长,不能不明察。”宋由、袁安害怕,不敢回答。过了不久,肃宗就驾崩了。 当时窦氏专权,外戚奢侈,赏赐超过规定。何敞上书给宋由说:“赏赐没有限度,致使国库空竭,国资损耗。推究公家的花费,都是百姓的血汗钱。明君赏赐,应该有品级规范,忠臣受赏,也应有限度。现在明公地位高责任重,应该先使自己身正来给群下做表率,送回所得到的赏赐物品,趁机陈述其中的得失。上奏折请求皇上让王侯回到各自的封国,节省多余的开支,救济困窘孤苦之人,恩泽施与百姓,百姓就会高兴,上天听见看到,一定会很快感应。”宋由没有采纳。 窦宪任车骑将军,他的弟弟窦笃、窦景一起大造府第,征调劳役,百姓愁苦。何敞上书劝谏说:“我虽然是才识短浅的人,实在私下感到奇怪,认为窦笃、窦景是亲近贵臣,应当做百官的表率。现在百姓愁苦,朝廷没有救助措施,反而突然大造府第,崇尚玩物,喜好奢侈,不是用来体现美好品德的行为啊。应当遣归工匠,体恤人们的困苦。”书递上了却没有人看。 后来担任尚书,又上书劝谏说:“过去郑武姜宠爱共叔段,宠爱却不教育,最终使共叔段成为凶狠暴戾之人。由此看来,像这样爱儿子,好比在他饥饿时拿有毒的食物给他吃,恰恰是用这种方法来害他啊。窦宪掌握三军的重任,窦笃、窦景总管宫中护卫的大权,而残虐使用百姓,过分奢侈,诛杀无罪的人。现在人们议论纷纷,都说共叔段又在汉室再生了。虽然知道劝谏一定会有杀身之祸,但是我还要冒死进谏,说完我的意见的原因是实在不忍心亲眼看见他们有祸患却沉默以苟且保全自己。” 何敞多次极力劝谏,诉说窦氏诸人的罪过,窦宪等人深深怨恨他。当时济南王刘康地位尊贵非常骄横,窦宪就奏请让何敞出京担任济南王的太傅。一年多后升任汝南太守。何敞痛恨文官俗吏用苛刻之政谋求当时名誉,所以在太守任上以宽和为政。每到勘察冤狱疑案,就用《春秋》之义判断。因此郡中的人没有怨言,百姓被他的恩遇礼待感化。那些与父母别居的人,都回去赡养他们的父母,相互推让财物的有二百多人。又整修治理鲖阳旧渠,百姓靠它获得好处,开垦的田地增加三万余顷。官吏百姓一起刻碑,歌颂何敞的功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宋代家训的特点

家训指古代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宋代家训是家训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从所搜集的资料来看,宋代的家训,专著加上单篇计百余种,其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代。这些家训根据纂述者的身份,可分为宋代帝王家训、宗室家训、士大夫家训、百姓家训等类型。宋代家训集成了传统家训的散文、诗歌、条规等体裁,又有发展,如《集事诗鉴》将散文与诗歌融于一体。宋代家训体裁上的另一大发展则是辑录体家训的大量出现。辑录体家训就是将宋及宋前历代的训家教子的成文文献或者相关的家庭规范的活动汇集在一起,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如司马光的《家范》等。

宋代家训的繁荣,与宋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很大关系。宋代由以前的门阀政治时期转变到官僚政治时代。选官以科举为主,宋代长久不衰的世家大族已经很少,贫富无定势,甚至贫富易位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家族尤其是士宦家族积极地纂述家训,以期通过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等,令其家族成员修身、齐家,维持家族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达到兴旺、繁荣的目的。

宋代家训都有治生、制用的内容。其中,治生方面,以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最为详尽;制用方面,以陆九韶《居家制用》更为具体。宋人重视家庭治生,与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有密切关系,这也是维持大家族正常运作所必备的经济基础。此外,科举也需要经济支持。宋代家训一方面提倡家庭治生,另一方面提倡辩证的节俭,量入为出是其基本原则。宋人把简朴当作自家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但对公益事业,则主张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如乡人有纠率钱物以造桥修路及造渡航者,宜随力助之(袁采《袁士世范》)。宋代家训注重道德教育,倡导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正、妇顺,即通过对家庭成员言行举止的规范,将儒家思想贯彻集中。除了道德教育外,宋代家训还重视参加科举考试,以入仕的教育及其它知识教育,以提高子孙的素质。宋人家训中也涉及许多教育原则,其中教育贵早、宽严相济这两点对今天来说仍有借鉴意义。家族对子孙等家庭成员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首先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之上。当好言相劝不能奏效时,家长便采取其他的惩罚方式,如庭训、笞、杖、役、经济惩罚、不承认身份、告官、驱逐、移乡等。

家训的纂述,是为家族的兴旺长久,所以一般不会违反朝廷的法律。有的宋代家训如范氏的《义庄规矩》及后续规矩还得到朝廷的许可与支持。家训、法律中都有儒家思想的渗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家训在强调修身、治家之后,仍然怀抱治国与平天下的崇高理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治天下也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繁荣。所以在礼法社会之中,家训与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家训与法律的出发点和目的还是略有侧重的,家训更侧重家庭的发展,而法律则更关注社会的长治久安。

1.下列关于宋代家训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代家训继承并发展了传统家训的散文、诗歌、条规等体裁,它汇集了宋及宋前历代的家训,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

B.宋代家训都有治生、制用的内容,提倡辩证的节俭,把简朴当作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但对公益事业,则主张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

C.宋代家训注重道德教育,倡导通过对家庭成员言行举止的规范,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正、妇顺等儒家思想贯彻集中。

D.宋代家训对子孙的训导首先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当好言相劝不能奏效时,家长便采取庭训、笞、杖、役、经济惩罚、不承认身份等惩罚方式。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家训发展史上,宋代家训是个重要阶段,其标志之一就是家训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了前代。

B.宋代选官以科举为主,一些家族为使其成员能科举入仕,积极纂述家训,这是宋代家训繁荣的重要原因。

C.为提高子孙素质,宋代家训既对子孙加强道德教育,又重视参加科举考试以入仕的教育及其他知识的教育。

D.家训是为家庭的兴旺长久,而社会的长治久安又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繁荣。因此,家训并不违反朝廷的法律。

3.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

A.重视家庭治生,这是宋人维持大家族的正常运作及参加科举考试经济基础得到保证的重要原因。

B.在宋人家训的诸多教育原则中,教育贵早、宽严相济这两点对今天仍然具有借鉴的意义。

C.因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宋代家训在强调修身、治家之后,还提倡治国与平天下的崇高理想。

D.在礼法社会中,家训与法律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制订的出发点和目的方面又略有侧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

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常常强调要做真实的自我,认为在他人面前展现最真实的自我,才能呈现最美好的一面。但是,真实的自我就是最美好的自己吗?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

20131011,正当新一届的高三毕业班的一些同学为报考国际知名大学开始准备时,辽宁省2013年高考文科第一名考生刘丁宁却从香港大学退学,重回母校本溪高中复读,备战2014年高考。这则消息一出,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议论。

你对刘丁宁的选择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例句,以“汉字里”为开头,另写一句话。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

  同。(2)

例句:汉字里藏着一份愁思,这种愁思如飘摇不定的柳絮。 

 

查看答案

依次填人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

标点,散落文字下角,或者后边。对文章而言,读者        一点,忽略它们,一扫而过,也        。标点看似文字的随从。其实不尽然,用好标点会          文字,给文字以灵性。

A.轻狂  无伤大雅  激发    B.轻慢  无伤大雅  激活

C.轻慢  无关痛痒  激发    D.轻狂  无关痛痒  激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