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秦始皇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秦始皇帝太后不谨,幸郎嫪毐,封以为长信侯,为生两子。毐专国事,浸益骄奢,与侍中左右贵臣俱博,饮酒,醉,争言而斗,瞋目大叱曰:“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窭人子何敢乃与我亢!”所与斗者走,行白皇帝,皇帝大怒。毐惧诛,因作乱,战咸阳宫。毐败,始皇乃取毐四支车裂之,取其两弟囊扑杀之,取皇太后迁之于萯阳宫,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从蒺藜其脊肉,干四支而积之阀下。”谏而死者二十七人矣。

齐客茅焦乃往,上谒曰:“齐客茅焦愿上谏皇帝。”皇帝使使者出问:“客得无以太后事谏也?”茅焦曰:“然。”使者还白曰:“果以太后事谏。”皇帝曰:“走往告之,若不见阙下积死人邪?”使者问茅焦,茅焦曰:“臣闻之,天有二十八宿,今死者已有二十七人矣,臣所以来者,欲满其数耳。臣非畏死人也,走入白之。”使者入白之,皇帝大怒曰:“是子故来犯吾禁,趣炊镬汤煮之,是安得积阙下乎?趣召之入!”

皇帝按剑而坐,口正沫出。使者召之入,茅焦不肯疾行,足趣相过耳。使者趣之,茅焦曰:“臣至前则死矣,君独不能忍吾须臾乎?”使者极哀之。茅焦至前,再拜谒起,称曰:“臣闻之,夫有生者不讳死,有国者不讳亡;讳死者不可以得生,讳亡者不可以得存。死生存亡,圣主所欲急闻也,不审陛下欲闻之不?”

皇帝曰:“何谓也?”茅焦对曰:“陛下有狂悖之行,陛下不自知邪!”皇帝曰:“何等也?愿闻之。”茅焦对曰:“陛下车裂假父,有嫉妒之心;囊扑两弟,有不慈之名;迁母萯阳宫,有不孝之行;从蒺藜于谏士,有桀纣之治。今天下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臣窃恐秦亡,为陛下危之。所言已毕,乞行就质。”乃解衣伏质。

皇帝下殿,左手接之,右手麾左右曰:“赦之!先生就衣,今愿受事。”乃立焦为仲父,爵之上卿。皇帝立驾,千乘万骑,空左方自行迎太后 阳宫,归于咸阳。太后大喜,乃大置酒待茅焦,及饮,太后曰:“抗枉令直,使败更成,安秦之社稷,使妾母子复得相会者,尽茅君之力也。”

    (选自西汉刘向《说苑·正谏》)

[]①假父:继父。②窭(jù)人:贫穷的人。③咸阳宫:秦始皇的住所。公元前238年,嬴政举行冠礼,而后执掌朝政,此时嫪毐(lào ǎi)作乱。④蒺藜(jí lí):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上长着坚硬的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毐专国事,益骄奢    浸:渐渐

B.窭人子何敢乃与我    亢:对抗

C蒺藜其脊肉    从:使用

D.抗枉令直,使败    更:变为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秦始皇残暴与茅焦敢谏的一组是(    )

A.取毐四支车裂之   君独不能忍吾须臾乎

B.取其两弟囊扑杀之  不审陛下欲闻之不

C.取皇太后迁之于萯阳宫   陛下有狂悖之行,陛下不自知邪

D.若不见阙下积死人邪   从蒺藜于谏士,有桀纣之治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嫪毐恃宠而骄,口出狂言,引得秦始皇恼怒,接着又因害怕被诛铤而走险,犯上作乱。结果战败,遭车裂之刑,且连累自己的两个弟弟被扑杀。

B.茅焦认为秦始皇的狂悖之行会损害自己的声誉,导致天下人心背离。秦始皇听后幡然悔悟,并亲自迎接母亲回到咸阳。

C.茅焦从秦国危亡的大局出发,指出秦始皇所行之弊,最后不但免于杀身之祸还得到封赏,表现了比较高明的进谏技巧。

D.秦始皇车裂嫪毐虽显残暴却迫于无奈;诛杀二十七名进谏者确属桀纣之行,但是能听从茅焦劝谏,及时改过,也算明智。

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是子故来犯吾禁,趣炊镬汤煮之,是安得积阙下乎?趣召之入!(4分)

②死生存亡,圣主所欲急闻也,不审陛下欲闻之不?(3分)

 

1.C 2.D 3.A 4.①这个人故意来冒犯我的禁令,赶快烧开大锅里的水煮(死)他,这种人怎能堆积在宫殿门前呢?赶快去召他进来!②生死存亡的道理,是圣明的君主急于想知道的,不知道陛下想不想听呢? 【解析】 1. 试题分析:C项“从”意思是“使……跟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项后句为茅焦对使者的请求;B项后句体现茅焦善于进谏;C前句表现秦始皇不孝。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A项中“且连累自己的两个弟弟被扑杀”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本题翻译时应注意“趣”、“ 安得积阙下乎”、“ 急”、“ 审”、“不”等字的解释。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秦始皇帝太后私生活不拘谨,宠幸着一个男人叫做嫪毐(lào ǎi),封赏嫪毐为长信侯,为了嫪毐生下了两个孩子。嫪毐专注于国家大事,更加的骄纵奢侈,和侍中国君的近臣、众大臣一起博乐,喝酒,醉了,(大家一起)言语相斗,睁大眼睛大声说:“我是秦始皇帝的假父亲,窭人子怎么敢与对抗我?”一起和嫪毐言语相斗的人离开,到了皇帝那坦白说了这事,皇帝十分愤怒。嫪毐怕被杀,因此就作乱犯上,战于咸阳宫。嫪毐作战失败后,秦始皇于是就把嫪毐用四辆车车裂嫪毐,并且取得秦始皇的两个婴孩时期的弟弟,杀了他们,将皇太后迁居与萯阳宫,下命令说:“如果敢拿太后的事情进谏求情的人,就杀了他!用蒺藜戳肉,断他们的四肢并且累积到宫阙之下。”进谏的人死了二十七个。 齐国人茅焦于是就前往拜见,上书制止,说:“齐国人茅焦希望上书劝谏皇帝。”皇帝派使者离开,去问(茅焦):“你是为了太后的事情来进谏求情的吗?”茅焦说:“是的。”使者回去坦白说:“果然是为了太后的事情而进谏。”皇帝说:“离开去告诉他,(难道)想见到阙下堆积的死人吗?”使者告诉茅焦,茅焦说:“我听说这件事,天上有二十八宿,如今已经死了二十七个人了,我之所以来到这里,只是想要充满(二十八)这个数量罢了。我并非是惧怕死人,而进去坦言这话。”使者进来实说,皇帝十分愤怒,说:“这个人故意来触犯我的底线,快点去准备镬汤,是想去积累阙下(的死人数量)吗?快去召见他(茅焦)进来。 皇帝拿着剑坐着,口中正讲话。使者召见他进来,茅焦不愿意快速行走,足趣相过耳。使者驱使他,茅焦说:“我就要死到临头了,你就不能容忍我一下吗?”使者对茅焦极度哀伤。茅焦到了秦始皇面前,拜见了以后起身,说:“我听说这件事,活着的人没有了名讳就会死亡,一个国主没有了名讳就会灭亡;因为名讳不好而死的人不能够得以生活,名讳没了的人不能够得以生存。圣主想要急切听说这件事,不知道陛下想不想听这件事?” 皇帝说:“是什么?”茅焦回答说:“陛下有狂妄悖逆的行为,陛下自己不知道吗?”皇帝说:“是什么样的?希望可以知道。”茅焦回答说:“陛下用车裂的方式杀死了假的父亲,是因为有嫉妒之心;杀死了两个婴孩时期的弟弟,有了不仁慈的名声;把母亲迁居到萯阳宫,是有不孝顺的行为;用蒺藜害死进谏的人,是暴君的治理行为。如今天下都听说这件事,极尽全力瓦解无向秦者,我非常恐惧秦国因此而灭亡,为了陛下而涉险。想要说的都已经完毕,现在就沦为人质。于是就解开衣服沦为人质。 皇帝走下殿台,左手接住他,右手指挥近臣说:“赦免茅焦!先生你穿上衣服吧,如今希望接受这事。”于是立茅焦为仲父,爵位是上卿。皇帝坐上马车,千辆车万匹马,自左方亲自去迎接太后会咸阳宫,回归到咸阳。太后很高兴,于是大设酒宴招待茅焦,饮酒,太后说:“对抗皇帝的命令,使失败的行为没有成功,安定了秦国的江山,使我(和秦始皇)母子再次复合,全部都是因为茅焦的功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习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荣格指出,“集体人格”并不是形成于当代人们的有生之年。最早的种子,可能在神话中就播下了。每个古老的民族都有很多神话,这就是荣格所说的“梦”。神话或者梦,都会以“原型”(archetype)“原始意象”(primordialimages)的方式成为一个民族的“自画像”(seif-portrait),反复出现在集体心理活动中。这样一来,“集体人格”就有了长期稳定的象征意义。照荣格的一个漂壳说法,成了“有故乡的灵魂”。

顺着这个思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也是有“故乡”的。那“故乡”,首先是神话,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等。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都埋藏着这些遥远的“故乡”。当然,神话只是起点,“集体人格”的原型建立,是一个复杂的人类学工程。

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模式不少,其中衍伸最广、重叠最多、渗透最密的,莫过于“君子”。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庞大民族在自身早期文化整合中的“最大公约数”。

“君子”,终于成了中国人最独特的文化标识。世界上的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集体人格作为文化标识。比如“圣徒人格”和“绅士人格”,以及“骑士人格”“浪人人格”“牛仔人格”等等。这些标识性的集体人格,互相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很难通过学习和模仿全然融合。这是因为,所有的集体人格皆如荣格所说,各有自己的“故乡”。从神话开始,埋藏着一个遥远而深沉的梦,积淀成了一种潜意识、无意识的“原型”。

“君子”作为一种集体人格的雏形古已有之,却又经过儒家的选择、阐释、提升,结果就成了一种理想人格。儒家先是谦恭地维护了君子的人格原型,然后又鲜明地输入了自己的人格设计。这种在原型和设计之间的平衡,贴合了多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选择,因此儒家也就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不少中国现代作家和学者喜欢用激烈的语气抨击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揭示丑恶的“国民性”。看似深刻,但与儒家一比,层次就低得多了。儒家大师如林,哪里会看不见集体人格的毛病?但是,从第一代儒学大师开始,就在淤泥中构建出了自己的理想设计。

这种理想设计一旦产生,中国文化的许许多多亮点都向那里滑动、集中、灌注、熔合。因此,“君子”两字包罗万象,非同小可。儒家学说的最简捷概括,即可称之为“君子之道”。甚至,中国文化的钥匙也在那里。对中国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么都有了;没有君子,什么都徒劳。这也就是说,人格在文化上,收纳一切,沉淀一切,预示一切。

任何文化,都是前人对后代的遗嘱。最好的遗嘱,莫过于理想的暗示。后代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中国文化由儒家做了理想的回答:做个君子。做个君子,也就是做个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国人。

我一直认为,中国文化没有沦丧的最终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溃。中国文化的延续,是君子人格的延续;中国文化的刚健,是君子人格的刚健;中国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国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

    (节选自余秋雨《君子之道》)

1.下列关于“集体人格”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集体人格是一个民族的“自画像”和最独特的文化标识。

B.集体人格形成于民族自身早期文化整合,是一个复杂的人类学工程。

C.集体人格是“有故乡的灵魂”,其“故乡”可追溯至远古神话。

D.不同民族的集体人格各有自已的“故乡”,相互间很难完全融合。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君子人格”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君子人格原型来自于“女娲补天”等神话的积淀,却又经过了儒家的选择、阐释和提升。

B.君子人格贴合了多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选择,使儒家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C.君子人格集中、灌注、熔合了中国文化的诸多亮点,被儒家学说简捷概括为“君子之道”。

D.君子人格完美无缺,它收纳一切,沉淀一切,预示一切,决定了中国文化延续不衰的命运。

3.“不少中国现代作家和学者喜欢用激烈的语气抨击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揭示丑恶的国民性。看似深刻,但与儒家一比,层次就低得多了。”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看待作家、学者揭示丑恶的“国民性”的行为?(5分)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03119    中国新闻发布买践与创新论坛    在北京大学举行,中央部委    企业新闻发言人    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与会,回顾过去十年新闻发布制度的发展历程,并就新形势下新闻发布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探讨。

时代的变迁,会给新闻发言人带来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老路已经走不通了    政府信息发布依赖主流媒体的做法,与年轻网民越来越多的现实,形成了一个剪刀差,“导致有时候政府发布的新闻没有及时被想要告知的人接收到    这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的判断。

A.《          ——     。”

B.“            ——  ”。

C.《                    ”。

D.“                    。”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图书馆不是游乐场,不能任由孩子玩闹,家长也应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但孩子进入图书馆不是为了玩闹,只是他们情绪不容易控制罢了,不能因此就一拒了之。

B.无证驾驶事件后,孙杨尽管及时致歉且言辞恳切,但是把过错归咎十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把法律意识淡薄又归因于训练繁忙,这显然是无稽之谈。

C.长期以来,乱扔垃圾、随意插队、乱写乱画、用餐浪费、缺乏礼让等陋习,跟着浩荡的旅行者走出了国门,不仅给个人形象抹了黑,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也跟着受损。

D.可悲的是,无沦是电影里还是现实中的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不能改变那种毫无表情地相爱,毫无表情地相处,一生都沉溺在某种僵局里。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很多进口婴幼儿奶粉的成本,一罐基本不会超过100元,但在国内的价格要比国外高出34倍。近日“发改委”对这些把持价格的洋品牌开出了巨额罚单。

B.船好多次几乎都要给风浪掀翻,好像随时都会倒扣过来一样,更糟糕的是由于出发前休息不好,出现了晕船的情况,肚子里翻江倒海,让人痛苦万分。

C.数字电子产品市场风起云涌,既有国外品牌的打压,又有国内同行的排挤,但该品牌手机就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应运而生,可谓一开始就风雨兼程。

D.岁末年终,许多商家抽奖促销,提供的奖品花样百出。尽管抽到大奖很幸运,但是,很多人得到奖品却没什么用处,于是奖品的网上转让风生水起。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取缔    美仑美奂    yùn   繁文rù

B.函盖    冥思苦想    sàn   有成效zhuó

C.联袂    不温不火    jīng    然长逝kè

D.辟谣    要言不烦    dāng    而散hòn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