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浣 溪 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浣 溪 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来的?(3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在何处?(4分)

 

1.①:淡淡的忧愁。(1分)②: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表现出来的。(1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来的。(1分) 2.它的奇,表现在:①“飞花”和“梦”本不相似,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2分)②,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可在整体感悟词的意境的基础上,抓住描写的关键词来理解,“细如愁”写出了词人的愁思,“淡烟”“丝雨”等这些意象词可概括为淡淡的忧愁。由“轻”“秋”“幽”可感悟出轻浅的秋季色调、幽渺的意境,也可体现出词人的忧愁。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可从比喻的本体与喻体相似的特点角度,结合着本体“飞花”,喻体“梦”的特点来分析,“飞花”和“梦”本无相似之处,但在这首词中“飞花”的特点是轻盈、美丽;“梦”也体现出了一种轻飘的美;因此体现出运用比喻的新奇;然后再结合着词人以抽象的“梦”来形容具体的“飞花”这一特点来作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甘罗列传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

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曰:昔日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愿先报赵,请许遣之。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

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注:节选自《史记》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战胜攻取,破城邑         堕:堕落

B.王不如臣五城以广河间     赍:赠送

C.武安君之                 难:意动用法,认为……难,诘难

D.赵襄王迎甘罗             郊:名词作状语,在……郊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燕     去咸阳七里而立死杜邮

B. 请张唐先报赵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鱼肉

C. 今燕必经赵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垄上

D. 得唐者百里之地             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

3.下列断句正确一项的是(    )(3分)

A.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B.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C.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D.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甘罗服事吕不韦的时候,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却帮吕不韦完成了游说张唐去赵国任相。

B.甘罗游说张唐采用了作比较的游说技巧,将张唐和武安君比,应侯和文信侯吕不韦比,借武安君被赐死警示张唐,达到游说目的。

C.张唐出行是甘罗游说的第一步,接着甘罗借张唐出行游说赵王,让赵王主动割了五城给秦国。

D秦国把燕太子送回去后,赵国攻打燕,得了三十个城,让秦国也得到了十一城的好处。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4分)

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3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甘罗游说成功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是出于对他人、国家的负责精神。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们往往通过听其言观其行而评判一个人是否君子,

出于对自己负责也不可轻易出言。

再则,是基于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经验教训,

古人重慎言,一方面是因为言必有信必果,估计能做到才可以出言,

这里就有一点明哲保身的味道了。

A⑤⑥②①④③   B⑤⑥④③②①   C⑤①②③④⑥  D⑤③①②④⑥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B.一个人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

C.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冷暖。

D.面对统计数据,专家指出,大家如果都能自觉遵守开车不喝酒的禁令,我国就可能减少百分之三十的交通事故。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如何管孩子,在中国的传统中,向来都是家庭的内政,他人不容置疑。有句歇后语道: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家长闲得手痒痒,都可以拿收拾孩子来解闷,家长忙一点,把孩子放在家里,似乎也无可厚非。总之不关别人的事。此外,也的确有很多家长,还在为温饱而奔波,孩子只能穷养,把孩子独自留在家中,也是常见的事情。

A不容置疑       B下雨天打孩子       C无可厚非       D奔波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收     采/     方兴未/自怨自艾     

B/衫     /邻     如法/火连天      

C/怅     /躬     螳臂/安步车 

D.苍/寇     后/智     妄自菲/如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