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伞,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 ,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散吏:闲散的官员。海昏:地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作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收留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前往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愉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因家庐江寻阳焉      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    与贼战,斩首数百

C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  访作长岐枨以距之

D弘大掷宝物于城外    又破之,奔于临贺

3.下列各句中的,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B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

C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

D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轻举妄动。

 

1.C 2.A 3.B 4.C 【解析】试题分析: 1. 2. 3. 4.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聊斋志异·棋鬼》)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九日登高,与客弈             会:相约

B.神情懊热,若不自已             已:停止

C.父愤悒赍恨而死                 赍:怀着

D.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系:捆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公礼之,乃坐                      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B.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C.酌之以酒,亦不饮                  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D.自晨至于日昃                      于今七年矣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癖之误人”的一组是(    )

①日携棋酒,游林丘间               ②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③父愤悒赍恨而死                   ④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⑤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⑥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

B.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

C.梁公对书生以礼相待,起初以为他只是个爱好下棋的穷书生,直到他“即地而灭”后,梁公才渐渐明白他原来是鬼。

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答吴充秀才书

欧阳修

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①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何其用功少而至于此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②文不难而自至也。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若杨雄、王通,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道未足也。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幸甚幸甚。修白。(有删节)

【注】①:伥伥,惆怅的样子。②道胜者:道理懂得多的人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而读之     发:打开

B.夫学者未始不为道    为:探求

C.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   工:精细工巧

D.何其用功少而至于此也    何其:多么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欧阳修表达谦虚之意的一项是(    )

A.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

B.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

C.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

D.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幸甚幸甚

3.对这篇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虽受人尊敬,但仍担心没有人开导自己以求更进一步,这是他好学自谦的话。

B.很多求学的人想探求道而不能到达道的境界,原因多是沉湎于文章之中。

C.欧阳修说吴充若追求不止,达到孟子、荀子的境地也是不难的,有说客套话的味道。

D.欧阳修主张要在实践中“充道”,反对作家脱离实际,在书斋里空谈作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西湖七月半

张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③,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①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中元节,又名鬼节。杭州旧习,人们于这天晚上倾城出游西湖。②张岱(1597--1679), 明末清初文学家。③昭庆:昭庆寺,在西湖东北岸。断桥:原名保佑桥,唐代改称断桥。里湖:西湖分外湖、里湖、后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灯火优傒    优良          B竹肉相发    歌喉

C.茶铛旋煮     不久           D轿夫擎燎    火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五类看之                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

B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    席其上

C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一一簇拥而去。

D以五类看之                看七月半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作者认为真正赏月的一组是(    )

①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②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

③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

④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

⑤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

⑥人散“始舣舟近岸”之“吾辈”

A.①②           B.③⑥           C.④⑤         D.⑤⑥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娃闺秀”“童娈”“名妓闲僧”“好友佳人”“韵友”“名妓”皆是作者眼中的“七月半之人”。

B.五种人,涵盖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不同类别,游湖的繁华,其实也是社会的繁华,更是作者醉心于繁华的现实生活的写照。

C.西湖七月半自有其迷人之处,俗人眼中似无可看,而在雅人的眼中,则处处是诗。作者的审美情趣自然是高雅脱俗的,但也不免传统文人孤高自赏的毛病。

D.本文是一篇绝妙的记游散文。文字简洁,描写生动,构思新奇。最后一段从前面的第三人称的叙述转为第一人称的叙述。开头奇警峭拔,结尾韵味悠长,艺术技巧委实高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宝 绘 堂 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本文有删节)

【注】①锻炼:打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病:祸害

B.然去而不复念也          去:归去

C.常与寒士角              角:较量

D.以蓄其所有              蓄:收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皆以儿戏害其国          几以捕系死

B.轻死生而重于画          不患贫而患不安

C.然为人取去              君为我呼入

D. 譬之烟云之过眼         不知东方之既白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凶其身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才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赅,文采斐然。

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贫穷。

B.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行为文雅。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学问广博精深。

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